-
刘中民:“誓言报复”迟迟未落地,伊朗的顾虑是什么?
距离前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遭遇以色列刺杀已过去两周时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誓言,伊朗有责任为哈尼亚的死“复仇”,但实际的报复行动至今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当地时间8月16日,卡塔尔、美国和埃及发布联合声明表示,过去48小时在多哈举行了关于加沙地带停火和被扣押人员释放的密集谈判,并提出了一项过渡性提案,未来几天将继续就细节的实施开展工作。
此前,伊朗高官曾透过媒体放风,若停火谈判失败或以色列拖延,就会发动袭击。为何伊朗这一次的报复行动迟迟未见落地?伊朗政府高层存在哪些顾虑与掣肘?本轮停火谈判的结果会如何影响地区形势?
就相关问题,观察者网对话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刘中民,带来解读。
【整理/观察者网 郭涵】
观察者网:过去两周来,伊朗在哈尼亚遇刺事件上承诺的“报复”未见落地,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刘中民:首先,我认为外界对于伊朗承诺“复仇”的认知与事实可能存在一定偏差,部分媒体将伊朗报复的规模与程度定性的非常严重,甚至很夸张,认为伊朗同以色列有可能走向大规模冲突,乃至引发中东地区的大战。之前我也写过评论,认为这种前景的可能性不大。
从一般意义上说,自从哈尼亚遇刺后,伊朗及支持者势力的低烈度报复行动便已经启动了,包括近期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的军事基地遭遇零星打击,真主党武装对以色列北部方向发动火箭弹与无人机袭击等。这类冲突在不断升级,可以说同伊朗和以色列当前的矛盾有一定关系。当然,由伊朗直接发动的报复攻击还没有开始。
目前,伊朗把对以色列的报复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加沙停火谈判联系在一起,这相当于维持着灵活且开放的政策选项。如果谈的顺利、实现加沙停火,伊朗可以选择不再报复;反过来,伊朗仍可以选择采取报复行动。我认为,伊朗首先要占据道义层面的高地。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作为一个非阿拉伯国家,伊朗长期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反对以色列,这是一个重要的道义抓手。
当然,这一政策也存在较大问题,也就是伊朗并非选择支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而是选择支持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等反美、反以力量,并与“输出革命”相联系,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支持宗教政治组织反以色列的激进政策,并引发伊朗与以色列的对抗不断加剧。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遇刺身亡就是伊以长期对抗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伊朗因支持哈马斯遭到的反噬。但伊朗目前没有妥协退让的余地。
8月1日,伊朗在首都德黑兰为哈尼亚举行悼念活动和葬礼游行。 视觉中国
其次,当前的形势也体现了伊朗政策中灵活的一面。一方面在政策宣示上非常高调,另一方面,依然只见到零星有限的还击。在未来可能报复的方式、程度等方面,伊朗掌握着主动选择权,它可以选择低烈度的还击,或者中等烈度的还击。但我认为,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其理由有三。
首先是伊朗正处在一个内政外交的特殊时期。从前总统莱希遭遇坠机事故逝世,到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刚刚完成就职典礼,这位代表改革派的总统希望奉行对内改革、对外缓和同西方国家关系的路线。
如果伊朗选择在此时大规模地报复以色列,甚至是走向全面冲突,将很可能逆转伊朗的新内政外交路线,导致改革无法推行下去,同美西方对话的大门也会彻底关闭。我想这不会是伊朗政府高层目前想看到的结果。
其次,域外大国正以不同方式来试图抑制冲突升级。美国正不断加强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包括调集航空母舰与核潜艇。但美国的目的是威慑伊朗,并不想被卷入冲突中。俄罗斯方面,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对伊朗进行访问。考虑到目前库尔斯克地区的战事,俄罗斯的关注重心显然不在中东,也难以向伊朗提供更多支持。
中国方面,外交部长王毅已经同埃及、约旦、伊朗外长通过电话,一方面是从道义舆论方面支持伊朗;另一方面,王外长也在通话中提到了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加沙停火等问题的重要性。埃及、约旦等地区国家也表示不希望看到冲突升级。从美国的威慑,到中俄的斡旋、沟通,主要大国都不希望此时扩大冲突。
至于最后一个方面,我认为伊朗领导的“抵抗轴心”这支力量,目前很难支持同以色列的全面冲突。对立双方的阵营划分很明显,美国不断支持以色列,最近又通过了200亿美元的军售。而“抵抗轴心”方面,哈马斯遭受重创,军事力量和领导层损失严重,但仍在抵抗以色列;胡塞武装与伊拉克、叙利亚的什叶派宗教政治组织开展了袭扰,但自身力量有限。目前来看,只有真主党的力量相对比较强,但相对于美以的军事力量也处于劣势。
此外,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等力量都属于分散的非国家行为体,或者说宗教政治力量。从实力对比的角度来说,他们其实很难在军事上直接抗衡以色列与美国的联盟。因此,我认为伊朗领导下的这些力量,不具备与美以开展可持续的大规模冲突的物质基础。
以上这些因素,会对伊朗开展报复的方式构成一定制约。当然,最后的报复形式可能会类似今年4月的情况,由伊朗向以色列本土发射导弹,同时由真主党、胡塞武装以及伊拉克、叙利亚的什叶派宗教政治组织对以色列进行打击,或对美国进行袭扰。但我认为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观察者网:现在伊朗方面把对以色列的还击同加沙停火谈判联系起来,您认为谈判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大吗?
刘中民:目前,新一轮巴以冲突及其外溢冲突正处在一段比较微妙的僵持时期。就当前形势来说,由于哈尼亚遇袭身亡,双方都在展现示强、不肯退让的姿态。
以色列近期在加沙发起的军事行动更加残酷,造成伤亡更加惨重,其军事行动的烈度并没有降低,而是继续保持对哈马斯的高压姿态。
哈马斯方面,过去坚持强硬路线的军事领导人辛瓦尔继承了哈尼亚的职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妥协空间比较小,我认为目前并不是一个达成停火协议的好时机。哈尼亚遇刺事件的余波依然对哈马斯、以色列构成考验。
当地时间8月10日,以军空袭加沙一所学校并造成超过100人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批评法新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以官员:哈马斯武装已“几乎被消灭”,以军在加沙作战“基本结束”
2024-08-17 07:23 巴以恩仇录 -
俄称在库尔斯克州打击乌军,乌称战斗仍在继续
2024-08-17 07:18 -
“密封舱门出现故障”,万斯所乘波音737迫降
2024-08-17 07:17 -
中老缅泰同意加大力度联手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境犯罪
2024-08-17 07:00 打击网络诈骗 -
联合国、欧盟、英法猛批以色列
2024-08-16 22:44 巴以恩仇录 -
越共总书记苏林访华,中越铁路互联互通将成重头戏
2024-08-16 22:36 观察者头条 -
中老缅泰同意加大力度联手打击网赌电诈等跨境犯罪
2024-08-16 21:39 打击网络诈骗 -
美警方供应商遭竞争对手起诉:你们摄像机用了中国芯片,得封杀
2024-08-16 20:28 中美关系 -
佩通坦当选泰国新任总理,外交部回应
2024-08-16 20:19 泰国政局 -
王毅:没有人比缅甸的邻居更希望缅甸恢复稳定和发展
2024-08-16 19:43 中国外交 -
特朗普:别劝我,我有权对她人身攻击
2024-08-16 19:42 特朗普 -
中国领导人是否在不久的将来访俄?外交部回应
2024-08-16 19:28 中俄关系 -
她访华期间是否劝说中方改变对俄关系立场?外交部回应
2024-08-16 19:23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拦截摧毁12枚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导弹
2024-08-16 19:13 俄罗斯之声 -
“早在一年前,印度就游说美方别这么干…”
2024-08-16 18:29 -
“去碳化和‘去中国’相矛盾,铜供应链离不开中国”
2024-08-16 18:16 -
孟加拉国要从印度引渡哈西娜?
2024-08-16 16:46 -
民进党当局向美求购E-2D预警机?国防部批:自我安慰
2024-08-16 16:35 台湾 -
新西兰总理称要向传统盟友靠拢,对华政策生变?
2024-08-16 16:21 -
“都说‘干就完了’,但中美不是一个意思”
2024-08-16 16:02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