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兴诗:抗战胜利那天,想起逃难路上爬着喊妈妈的小女孩
最后更新: 2021-08-16 08:38:1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兴诗】
74年前(本文作于2019年)的8月15日,抗战胜利那一天,印象很深刻,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时候,我在重庆,刚刚14岁,是南开中学初二三组的学生。当时正是暑假,天气热得要命。在磁器口附近的詹家溪家的附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玩。
记不清的不知是上午,还是中午。我们在山坡上,忽然听见下面人声嘈杂,有人噼里啪啦放起了鞭炮。跑过去一看,才知道日本投降了!
我们这里是工厂,工人们全跑了出来不上班,商店也不做生意了!
有人搬出了收音机。不停播放着“中央广播电台,XGOY……”
这个“XGOY”就是这个电台的国际编号,总是随着台名播放的。电台反复播放的就是日本投降的消息,大家不由不相信。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图为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前排右)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新华社发
远远近近的工厂汽笛尖声响个不停,人们高兴得又跳又喊,不管认识不认识,互相拥抱祝贺,简直像发疯了一样。
这时候,许多人向车站跑去,爬上各种各样的的公共汽车、卡车……
不要车票了,一车又一车,直往城里开去。车上的人高声欢唱,有的人紧紧抱在一起就在车上蹦蹦跳,只差吧唧吧唧亲吻了。把汽车弄得东偏西倒,同样疯狂的司机也不制止一下。沿途到处都是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出来了,把本来就不宽的路挤得满满的。司机使劲揿喇叭,不是叫大家让路,而是表示庆祝和高兴的心情。
经过磁器口附近的时候,远远嘉陵江上的小轮船也拉起了汽笛。一路上的鞭炮声,锣鼓声响个不停。我亲眼看见,有人拿着洗脸盆也使劲敲打,似乎打破了也不心疼。
一路上到处挥舞着中国国旗和同盟国的旗帜,也不知道这些旗子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如果这时候有德意日轴心国的旗帜,必定扔在地上撕得粉碎。
汽车开得很慢很慢,经过沙坪坝的时候,我们几个孩子跳下来。我引着他们直往南开中学跑去,想寻找和我一样返校的同学。在那一片乱哄哄里,当然一个也没有找到。
我们没有进学校,卷进了一股人流,在沙坪坝的街上又叫又喊转了一圈,然后又转身赶到另一个方向的小龙坎。所有的人都在笑、在蹦跳、在使劲喊叫,似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有一股股人流往这边走,另一股股人流又往左边走,把本来就很狭窄的路面塞得满满的。大家一身都是劲,不知道究竟要到哪儿去。
一路上,两边的商店全都大大敞开,没有一个人进去。我瞧见一个小杂货店的店老板,站在路边高举着双手来回挥舞。像是在笑,却瘪着嘴巴,满面泪水,嘴里呢呢喃喃像是对过路的群众,也像是对自己说:“胜利了!胜利了!回家了!回家了!都不要了,都不要了……”
她的太太,一个身材瘦弱的矮小女人,也满脸是眼泪和笑容,从店里拿出一包又一包东西,直往过路人的怀里硬塞,嘴里用细细的江浙口音说:“拿去吧!拿去吧!明天大家都要回老家了……”
我们走到小龙坎的十字路口,那边豫丰纱厂的女工也涌出来了。身上还穿着工装,头上戴着紧紧包住头发的帽子,满身都是乱七八糟的棉花丝,完全不管好看不好看了。从另一个方向挤进来,也统统涌进了欢呼的队伍。
这时候,有报纸派人散发传单。不要钱,高高撒在空中,大家争着抢。我抢到了一张,竖排五个大字:“日本投降了”,其他几行小字,简单的新闻。别的报社都很远,可能是就近李子坝《大公报》发的。这张传单我珍藏了21年,文革抄家被视为“反革命罪证”,才被没收抄走。如果保留下来,也是文物了。
在这个拥挤的十字路口,有的要经过临江的土湾、化龙桥、李子坝一条路继续进城。有人喊一声:“到伤兵医院去!”
我们几个紧紧挨靠在一起,转了一个方向,朝向高滩岩那边的医院,一路上唱着抗战歌曲,呼喊着口号,直朝那边去了。赶到医院门口的时候,那边早就挤满了人,唱着歌、呼喊着口号向受伤的战士致敬。也不知哪里来的那么多鲜花和水果,各种各样的礼品,一齐送到了医院门口。
那边有一些白衣服的医生护士,也高兴得直跳。可是却牵着手阻挡无休无尽的人群涌进医院,不停解释说:“重伤的战士需要休息。”
这句话鼓动了一些人,一起站在门外,临时组成一道人墙,希望大家不要都挤进去,影响一些伤兵的治疗和休息。
话虽然这样说,还是有一些涌进去了,抬出一些包裹着雪白纱布和缺胳膊少腿的伤兵。大家把他们高高抬起来,有的就骑在脖子上,接受大家的致敬。
我亲眼瞧见一个年纪不大的伤兵,露出孩子似的面孔,跟着大家喊口号。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伤兵,满脸都是眼泪,已经低头哭不成声。嘴里只反复不停念叨着几个字:“弟兄们、弟兄们……”,
他是在怀念牺牲的战友,想把胜利的消息告诉他们吧?
这一天,我和几个伙伴不知是怎么过去的。在拥挤的人群里,手挽得紧紧的,深怕被挤散了不好回家。
我们就这么发疯一样又喊又叫,又蹦又跳走了大半天,这才想起还没有吃饭喝水,应该回家了。
重庆庆祝抗战胜利的游行队伍。(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我们又累又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家的,天色已经晚了。回到家里,不消说受到爸爸妈妈一阵责怪,不过倒也没有过多数说。爸爸只是催促我赶快吃饭,赶到城里去。
两个弟弟太小,被妈妈关在家里。我就这样跟着爸爸跳上汽车,又一次直朝城里赶去。一路上到处都是人。我们的汽车上也爬上来一些不认识的人,不知费了多大的劲,好不容易才进了城。
街上的人太太多,汽车已经不能再往前开。爸爸紧紧抓住我,用尽了气力才挤进了市中心的精神堡垒广场(就是今天的解放碑广场),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只听见如雷震耳的欢呼声。
这时候,天完全黑了,只能依靠周围的灯光,才能看清楚情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