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竹: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性意义
关键字: 五四五四运动五四一百周年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意识中国共产党【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寒竹】
从宏观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五四运动是中国从近代步入现代的转折点。
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遭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农耕社会的自然发展过程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被迫中断,中国由此进入了对外抵御强敌入侵,对内进行社会变革的近代历史。
但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的自救运动并未走出传统社会的基本框架。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只是在形式上推翻了帝制,整个社会的基本框架和精神面貌仍未突破传统社会的桎梏,中国并没有因为这场结束帝制的革命进入现代社会。
真正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五四运动。正是五四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包括发端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的现代社会意识开始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科学观念、民主精神以及现代政党开始涌现。而五四运动在引进和介绍西方各种思潮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中国从此进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现代建国进程。
正是基于这个基本判断,本文坚持认为五四运动并不属于中国近代史的历史范畴,而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笔者不同意中国近代史持续到1949年的观点)。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具有奠基性意义。要认识现代中国,必须理解五四运动。
一、中国的现代民族与国家意识形成
一般说来,五四运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特权的要求而发动的爱国主义运动。广义的五四运动则包含了发端于1915年并持续到二十年代初的新文化运动。所以,广义的五四运动既是一场因特定事件而起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思想文化运动。
本文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讨论其历史意义,当然不是从编年史的意义上来考察狭义的五四运动,而是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探讨广义的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性意义。所以,当本文提到五四运动时,并非局限于发生在1919年5月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指持续数年的思想文化运动。
本文坚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从近代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最根本的理由是五四运动孕育出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意识,中国开始进入了以革命方式建构现代国家的历史进程。
何为现代意识?社会意识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但其中最根本的是现代民族的自我意识与国家意识,科学观念和民主精神。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的自我定位早有华夷之辨。但是,中国传统的华夏意识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一直到晚清时期,中国人仍习惯于从族裔的意义上来理解民族。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虽然在海外成立,但在民族问题上仍未走出中国古代传统观念。同盟会政治纲领中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实际上来自朱元璋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所以,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专门以大总统身份带领新政府百官拜谒明孝陵,发布了《祭明太祖文》和《谒明太祖陵文》。
孙中山拜谒明孝陵
不可否认,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社会已经有了超越族裔的民族思想。梁启超早在1901年就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康有为也在1902年提出了“满洲蒙古,皆吾同种,何从别而异之”的说法。1905年,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做了现代意义上的界定: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也逐渐形成“五族共和”的思想。
但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现代民族意识仅仅局限在少数知识精英圈内,社会大众,包括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在思想上仍未走出“华夷之辨”的窠臼。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宪法,虽然借用了西方国家的概念,但基本上是脱离社会大众的一纸空文,对社会并无实质性影响。只有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由于社会大众的觉醒,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和主权国家的概念才开始深入人心。
众所周知,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走上街头的游行是因为1919年1月的“巴黎和会”完全无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中国代表的要求,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这个消息传到国内,立即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率先走上街头发起抗争运动,很快,这场捍卫国家主权的运动席卷全国。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重庆、成都、南昌、武汉、长沙、厦门、济南、开封、太原等地的青年学生都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而这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主义运动迅速扩展到其它社会群体,城市工人、文化界、教育界、实业界和商界都迅速参与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巴黎和会会场
为什么“巴黎和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会在中国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众所周知,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凌辱,结局大多以中国政府屈辱地割地赔款而告终。但即使像甲午战败和八国联军入侵这样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和屈辱的事件,也未激起像五四运动这样的全国性激烈抗争,原因何在?
自鸦片战争以降,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但是,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并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和国家观念。绝大多数的民众对国家的理解就是朝廷即国家,国土的沦丧只是朝廷的失败。所以,除了少数朝廷官员和知识精英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痛心疾首,大多数的民众并不关心。
但是,到了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经过四年多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民众已经开始觉醒,这是理解五四运动的一个关键。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最后更新: 2019-05-04 22:44:08
-
德云社回应:家属将公开花费,郭德纲将提供帮助
2019-05-04 22:22 明星那点事儿 -
花重金送女上名校 步长制药又被曝17年前老板行贿丑闻
2019-05-04 21:38 -
“干脆面”都被喂成“大碗宽面”了,还喂呢?!
2019-05-04 20:32 中国游客 -
100年,致青春!
2019-05-04 20:26 -
中国游客巴厘岛遭性侵:教练在摩托艇培训时就动手动脚
2019-05-04 19:23 中国游客 -
台当局称大陆“干涉”选举,淘宝躺枪
2019-05-04 17:17 台湾 -
有车有房都不能卖?德云社演员众筹100万治病引争议
2019-05-04 15:41 明星那点事儿 -
奔驰维权女车主:压力大时想自杀 有人找代言价码随便开
2019-05-04 15:33 奔驰车主哭诉维权 -
青年朋友的知心人习近平
2019-05-04 15: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向泰王国国王致加冕贺电
2019-05-04 15:08 中国外交 -
“买短乘长”致超员退款,铁总道歉
2019-05-04 14:23 观察者头条 -
网传轿车“飞下”大桥,交警回应
2019-05-04 14:14 网络谣言 -
女子高铁拒绝查票气哭乘务员,旁边小孩说了句大实话…
2019-05-04 13:51 -
-
夜晚公交车疯狂“飞站”,乘客却疯狂叫好?
2019-05-04 13:34 暖心闻 -
吴谢宇的男模人生:长相中上,每晚都有客人点
2019-05-04 13:21 -
河北滦平命案致4死,嫌犯畏罪自杀
2019-05-04 13:10 -
“女副局长耍官威”续:未道歉,群众问题也没解决
2019-05-04 12:45 基层治理 -
外籍男子扒开香港地铁门 港网友怒了
2019-05-04 11:56 老外在中国 -
做好青年工作,习近平这样要求全党
2019-05-04 11:20
相关推荐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