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正:如果李鸿章穿越到今天,能抵挡住电信诈骗吗?
最后更新: 2023-10-10 10:58:50【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傅正】
今年国产电影《孤注一掷》上映后,反响颇为热烈;截至目前,已收获近39亿票房的佳绩。
这部电影通过真实案例改变,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东南亚电信诈骗集团的恐怖面貌,更给我们展示了诈骗集团是怎么骗人的,他们会通过怎么样的话术去PUA一个人,受骗者又是怎么上当的。
本文的故事就是一个真实的诈骗案例。只不过诈骗者不是某个民间集团,而是一个腐朽没落却贪婪成性的王朝。受骗者也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在他的背后,同样是一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
故事主角是我们的老朋友,中堂大人李鸿章。这是一个李鸿章、乃至整个大清王朝被心理PUA的真实历史。诈骗的标的是一段铁路,一段后来困扰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铁路。
一、骗局乍现
1892年8月,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末期的股肱之臣谢尔盖·维特(Сергей Юльевич Витте)正式出任财政大臣。
维特是在铁路建设中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并得到俄国决策中心重视的。对于他而言,自己的使命或者首要任务就是把俄国的欧洲部分与太平洋西岸连接起来——这就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当这条铁路修筑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分歧出现了:往东的线路该怎么走?阿穆尔沿岸省总督杜霍夫斯科伊(С. М. Духовский)主张,铁路应该绕着黑龙江左岸俄国境内,修筑到海参崴。这条线路因此被称为“阿穆尔线”。
这就遭到了维特的坚决反对。确实从技术角度来讲,阿穆尔线远路,而且它离中俄边界太近了。来自中国境内的军事力量随时都有可能切断铁路线,也就截断了海参崴俄军的后勤。
对此,维特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满洲线”——还绕什么绕呀?直接穿过中国境内直达海参崴,这不挺好吗?
1896年4月12日,维特撰写了一份《节略》进呈沙皇御览。他在《节略》中赤裸裸地写道:
(俄国)必须想方设法将中国北部的铁路网转入自己手中,首先要将由外贝加尔湖穿过满洲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干线握在手中。……(这是)最适合经济的、政治的及战略的要求。
他接着强调:
从政治和战略上看,……它使俄国能在任何时间内,在最短的路线上,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并集中于满洲、黄海海岸及离中国首都的近距离处,……从而大大增加俄国在中国和远东的威信和影响,并将促进中国的属部同俄国接近。
毫无疑问,想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一条归俄国人所有的铁路,只有一个办法,把东北变成沙皇俄国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维特甚至狂妄地设想,一旦这条铁路干线建成,“短期内自然会由该线建筑支线到中国内地”。[1]
1896年开始修建的这条铁路就是后来的中东铁路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案无非两种,第一种战争,逼迫清政府割地赔款。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项,毕竟俄国在远东最大的假想敌是日本,以及跟日本越来越接近的英国。把清政府推到对立面去,实在太不划算了。即便俄国人能在战争中取胜,也将面临他们难以承受的巨大耗费。
于是谈判就成为了唯一的途径,怎样才能让清政府乖乖地把铁路送上门来呢?这就需要一场巧妙的外交骗局。
俄国人的设想并不是无的放矢。甲午战争后的大清朝野展现出了浓厚的“亲俄”倾向。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还曾指示驻俄公使许景澄向俄方表示,如果俄国对日本用兵,“中国愿与订立密约,以酬其劳。”[2]
《马关条约》签订后仅仅六天,1895年4月23日,俄国邀请法、德两国共同照会日本,“劝告”其放弃辽东半岛。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干涉还辽”让清政府感恩戴德。三天以后,4月26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就电请总理衙门代为上奏,其中竟然建议把新疆一部分割让给俄国,把西藏一部分割让给英国,换取英俄两国出兵援助中国跟日本人再打一仗。
盖俄、英本强,然历次条约尚无吞并中国之意,即以重利酬之,于彼有益,于我尚无大损。[3]
十一天以后,这个人又电请总理衙门代为上奏,提出干脆再把云南也割让给法国人好了:
朝廷若肯以回疆数城让俄,以后藏让英,以云南极边之地让法,三国同助,则不惟台湾可保,倭约竟可全废,断无战事。[4]
不要觉得可笑,清朝洋务派大概也就这种水平,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了。
不久以后,消息传来,日本被迫答应放弃辽东半岛。这下让清王朝振奋得不得了。1895年7月7日,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朝廷,竭力主张与俄国结盟。这份折子写得贼精辟,我摘几段给大家欣赏欣赏:
或谓俄与中国,接壤最宽,将来必为害于中国,臣前此亦以为然,今则颇知其说之谬,亦视我之抚驭如何。
就这知识水平还是别“抚驭”了,不“抚驭”还好,一“抚驭”不都白送了吗?俄国人不就等着你抚驭吗?接下来一段话更搞笑:
俄疆宇已广,且信义素敦,与我修好二百数十年,绝无战事,实为千古未有。前以伊犁还我,此次与法德争还中国辽东,其为德于我更大。而顾疑其有他,不复推诚相与,则是合者离之,厚者薄之,将谓中国不足为缘,益成孤立之势。[5]
你看看这个话,俄国人“信义素敦,与我修好二百数十年,绝无战事”,废话,人家通过外交忽悠就能从你这里拿到想要的东西,干嘛还要打仗?什么《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我们今天觉得是奇耻大辱,清朝人无所谓的,不懂的。
十多天以后,7月19日,张之洞也上折子,配合刘坤一的论调:
查俄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本与他国之屡次构兵者不同,且其举动阔大磊落,亦非西洋之比。
这玩意儿估计俄国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关键是接来下一段话:
如俄国用兵于东方,水师则助其煤、粮,其兵船可入我船坞修理,陆路则许其假道,供其资粮、车马。一切视其所资于我者,量为协济。[6]
所以你看,俄国人不忽悠大清,还能忽悠谁呢?
当然,具体人选么,肯定有比他张之洞、刘坤一更合适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相关推荐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73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6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62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3欧盟高层想让她走人?“上梁不正下梁歪” 评论 178最新闻 Hot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
巴拿马总统:不存在与此相违背的其他协议
-
“中国对美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揭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
“巴基斯坦已向中方提出请求”
-
“若勒庞被禁止参选,那么我上”
-
美国LNG行业明说了:我们无法遵守特朗普政府新规
-
又炒作:想赢中国,这件事至关重要
-
中日友好医院:开除肖某党籍,解除聘用关系
-
日本下一代战机要命名为“烈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