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现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会瓦解世界秩序”
最后更新: 2023-01-22 08:42:18【导读】 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开始有多意外,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避免这场战争?谁是乌克兰冲突的主要受益者?这场冲突是否让美欧损失惨重?在2022年2月举行的“普里马科夫读书会”学术专家论坛间隙,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普里马科夫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接受了俄媒《侧面》记者的采访。
【翻译/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夏青】
《侧面》:在过去一年中,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我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并没有意义。因为答案非常明显。所以我要问您另一个问题:您对这次军事行动的发生有多意外?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说实话,我相信在顿巴斯问题、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一系列安全问题上是可以找到妥协方式,以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的。但是,这不仅需要莫斯科的政治意愿,也需要基辅、华盛顿、巴黎和柏林的政治意愿。
2021年年底,俄罗斯提出的建议事实上并不是最后通牒,而是呼吁对方达成妥协,但同时明确表示准备使用武力。然而,对方没有人愿意听。
我认为,明斯克协议本身没有问题,如果有关各方都愿意的话,是可以实行的。然而,从一开始美国就没有为明斯克协议的实施提供保障,这已经表现出他们对明斯克协议的态度。早在2014年,奥巴马政府就对明斯克协议的执行表达过异议,为与俄罗斯的系统性对抗奠定了基础。
乌克兰当局不听法国和德国的话,只认为美国的立场对它有意义。而美国向乌克兰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做你想做的事。对于乌克兰领导层而言——无论是波罗申科政府还是泽连斯基政府——要做的都只有一件事:轰炸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切断克里米亚的供水,不用遵守任何规则。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现在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会瓦解世界秩序”,截图来自《侧面》网站。
《侧面》:不久前默克尔明确表示,签署明斯克协议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冲突,而是为了争取时间让乌克兰变得更强大,她的这番言论有没有改变您的看法?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默克尔的表态具有典型的政治企图,试图推翻现在的观点,证明她先前的举动是正确的。显然,默克尔说这些话是为了解决她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基民盟/基社盟的问题。
至于明斯克协议,我相信在当时,这是一个真正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做的尝试,而不是为了给基辅政权喘息的花招。无论如何,我们是在真诚地寻找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政治和外交方案。
然而,这种尝试并没有很成功,实施协议的运转机制构建得不够完善。当时的情况与现在完全不同,那时候的乌克兰也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俄罗斯也是。而俄罗斯与欧盟的关系主要在于经济联系。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迅速恶化,但这完全不是俄罗斯的问题。美国很想把乌克兰变成俄罗斯安全中的永恒性问题,同时又指责俄罗斯,对其进行制裁、限制,展开对俄信息战。
《侧面》:那当时为什么要签署明斯克协议?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事实上,明斯克协议是一个暂停冲突的方案,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这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然而,在现实中,只有俄罗斯在为之努力。我们非常希望冲突得以解决,尽管我们也明白,许多安全问题和风险问题与乌克兰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愿望有关。
因此,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我并没有对特别军事行动感到多么惊讶,因为可以想象得到,俄罗斯的耐心是有限的。但我还是希望各方都能明白升级冲突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应该尽量努力避免冲突升级。
《侧面》:我也没有对特别军事行动感到意外。不是因为我有先见之明,而是因为国际关系专家已经发出警告:世界秩序正在瓦解,而瓦解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战争。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战争都不是会瓦解世界秩序的战争。这种瓦解世界秩序的战争一定是全球性规模的,而不是一场混合战争。以前发生过的世界大战多多少少都会导致部分参与国毁灭,从而使整个国际关系体系发生变化。我真的不希望再发生这样的战争。
另外,现代世界秩序的转变是出于客观的、经济的原因。我指的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非西方中心,这些国家的影响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即西方在世界的主导地位和美国在西方内部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渐减弱。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正在崛起,还有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尽管非洲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但它也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心之一,还有拉丁美洲国家——虽然这必然不会是明天或者后天马上发生的事情。
《侧面》:在我们国家,与西方的冲突经常被定义为生存问题。大家都在说,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关乎国家生存的问题,但于对方而言,这更像是一个关乎精英们的生存问题。但是,如果这是一个关于重塑整个世界秩序的问题,这场冲突不也就成为了西方的生存问题?因为如果他们输了,不仅仅是西方精英,是整个西方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都将结束。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对于西方的不同国家,这场冲突具有不同的含义。对美国来说,从一开始就无法接受俄罗斯挑战其使用军事力量解决战略问题的垄断地位。在叙利亚,这种垄断地位第一次被动摇,俄罗斯在叙利亚无视美国和几个地区大国的行动,帮助阿萨德继续执政,实际上是拯救了叙利亚。第二次是俄罗斯通过动用武装力量使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第三次就是这次的军事行动,俄罗斯直接在乌克兰使用武力。因此,美国的反应很激烈。这毕竟是对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建立的全球霸主地位造成了打击,美国希望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这一地位。
对美国而言,公开惩罚俄罗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仅仅是在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也是在挑战美国的霸权。美国无法接受俄罗斯在任何地区拥有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后苏联空间。就像美国也无法接受中国在亚太地区内拥有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美国认为只有他们才能拥有全球利益。
以欧盟国家为例,他们对在乌克兰发生的事情的态度可以理解为:这场危机表明了支撑欧盟外交政策、并具有优先等级的意识形态构建已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欧洲人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把所有邻国变成亲西方的市场化和民主化的国家,这样欧洲就会永远和平。然而,这并不妨碍欧盟国家在后苏联空间推行一系列政策——基于西方价值观、完全出于实用主义利益的政策。
而如今,欧盟中的主要国家被迫回到了冷战时期、甚至更早的国际体系中。这使欧盟的精英层产生了巨大的挫折感——事实证明,他们所建造的专门保障欧洲安全的“姜饼屋”是不可靠的、不稳定的。所以他们很害怕,为了重新获得舒适感和安宁感,他们再次向美国寻求保护。
让欧洲精英们感到失望和恐惧的原因还有一个:欧洲一直以来都相信,可以与俄罗斯建立一个经济合作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俄罗斯,但这个想法似乎也破灭了。因此,他们不仅热衷于惩罚俄罗斯,也热衷于惩罚俄罗斯的精英和人民——我们不会让你们进入欧洲,不会向你们出售我们的货物,也不会购买你们的石油。
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欧盟国家似乎一直愿意为了幻想中的意识形态牺牲经济利益。毫不夸张地说,早在2014年,欧盟开始与俄罗斯切断、或者说急剧减少经济联系,这就是一种神圣的牺牲。拒绝俄罗斯的能源对欧洲的经济安全、竞争力和主权形成了打击。
作为一个研究美国的专家,我对此感到十分惊讶!美国人是非常理性的,他们正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为俄罗斯边境的冲突创造了条件,他们支持一个准备参与这场冲突的国家,现在俄罗斯被迫在这场冲突中花费军事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这显然对美国是有利的。但欧洲人能有什么好处?法国或德国的好处在哪里?他们想惩罚我们,但他们也同样惩罚了自己,因为他们失去了进入俄罗斯市场的机会,放弃了廉价的能源。没有人会以俄罗斯给的价格向他们提供天然气。
截图来自俄罗斯卫星社
《侧面》:欧洲的太阳正在落下……
费奥多尔·沃伊托洛夫斯基:是的!而且是欧洲自己亲手摘下的。同时,美国人还在解决另一个问题——动员他们的盟友,迫使他们为保障国家安全拨出更多资金。
然而,德国人并不热衷于在这方面花钱,他们正在努力将国防预算控制在600亿美元以内,尽管总理朔尔茨承诺拨出1060亿美元(1000亿欧元)的特别基金用于增加军事开支,但在2023年,用于保障安全的预算总额为615亿美元。当然,与2021年相比,已经大幅增长——当时只有450多亿美元。法国的情况也类似:国防支出增加了,但不多,增加了30亿美元,达到450亿美元。如果法国和德国真的决定与我们开战,他们钱就不够用了。
而美国将军事预算增加到了8580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正在解决核武器以及大部分常规武器的现代化问题,使军事基础设施和武器的研发实现跳跃式的发展。美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未来同时遏制俄罗斯和中国。欧洲和亚洲盟友将在这一战略中起到辅助作用。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布林肯拜年
2023-01-22 08:28 -
巴西陆军总司令被总统卢拉解职
2023-01-22 07:20 -
-
为应对“下一场战争”,马克龙要将法国军费提高三分之一
2023-01-21 22:29 法国见闻 -
玻利维亚总统盛赞:历史性的一天
2023-01-21 21:20 观网财经-海外 -
除夕当天,秦刚同阿临时政府代理外长通话
2023-01-21 19:47 中国外交 -
美国将认定俄“瓦格纳”为“跨国犯罪组织”
2023-01-21 17:38 乌克兰之殇 -
日本驻华大使馆:签证业务已恢复正常
2023-01-21 17:06 中日关系 -
德企业界拒对华脱钩:不能只和“价值观相近”的国家做生意
2023-01-21 15:39 德意志 -
布林肯:我认为中美紧张关系已“有所缓和”
2023-01-21 14:49 中美关系 -
“XBB.1.5不是终点,但如果退一步看……”
2023-01-21 13:40 抗疫进行时 -
瑞士驻华大使:中国游客在瑞士很受欢迎,在欧洲很受欢迎
2023-01-21 13:08 -
扎哈罗娃:这个消息对美国民主来说是“核爆炸”
2023-01-21 12:58 观察者头条 -
谷歌母公司裁员1.2万,全球知名科技企业两年裁员超20万
2023-01-21 11:18 大公司 -
“价格上限”又来了,这次是对俄成品油
2023-01-21 10:37 -
阿根廷总统:中国对拉美国家等表现得很伟大
2023-01-21 09:47 中国-拉美 -
-
何时恢复原有十年多次签证的使用?我驻美使馆回应
2023-01-21 08:52 中美关系 -
克里斯·希普金斯将出任新西兰新任总理
2023-01-21 07:40 -
他准备下月访美,向拜登“取经”
2023-01-20 23:16 拉美左翼
相关推荐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评论 44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106“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95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2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套餐十元起,多地宣布五一假期向游客开放机关食堂
-
17万粉放牛网红,竟是10年前的“绝命糖师”
-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旦增,主动投案
-
仝卓公开举报33家公司偷税,相关部门回应
-
中央巡视组进驻后,安徽公安厅原副厅长主动投案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