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之:从无人问津到改变历史,中国电影“春节档”是如何诞生的?
最后更新: 2023-01-26 12:49:3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新之】
在今年春节来临前,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曾经被捧为中国人过年“新年俗”的春晚走向没落,大家不再关心有什么语言类节目、有哪些明星,甚至除了一句“我们一起包饺砸”也没什么吐槽的素材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春节电视市场,俗称“春节档”的高度期待和追捧——听腻的一个词是“神仙打架”。
在距离大年三十还有一周的时候,各种预告片、主题曲、明星炒作卡位和票房预测就漫天飞舞,甚是热闹。毕竟2023年的春节档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大可能创造近百亿票房、年度冠军电影和中国影坛最新具有统治力的导演和演员的超级名利场。
如果在几年前,还有人会天真地问:为什么这么多片子电影都要挤在春节档?有必要这么卷吗?现在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释然了:事实证明,在春节档的混战中,必然有名利双收的大赢家,同时经不住人山人海冲进电影院的“合家欢”刚需,即使是平庸之辈甚至那些混入其中的电影“gai溜子”也能分一碗肉汤。春节档永远的赢家——《熊出没》大电影就是你每年必交的过年“带娃税”。
然而,当我出于好奇想追溯一下“春节档”的光辉历史,却惊讶地发现,这个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业庞然大物的盛会,居然满打满算刚好10年历史,甚至如果把标准再放严格一些,今天概念中的“春节档”是2018年才开始真正成型的。
什么是今天概念中的“春节档”呢?大概就是有6到8部不同类型的电影在大年初一凌晨同时在电影院上映,其中包括一部大制作、大场面、严肃题材的大片,一部主流喜剧演员担纲的合家欢喜剧片、一到两部其他题材的剧情片(体育类、谍战类、黑色幽默等等)、一部神话题材中等制作的电影、一部大制作动画电影、一部喜剧烂片和一部《熊出没》大电影。最终,大赢家卷走40-50亿左右的票房,第二名拿走30亿,剩下的额度由后面几部瓜分。
而很多人在春节档会有初一初二陪爸妈、2月14陪爱人、寒假期间陪孩子等等重复的观影体验。在这期间大家会在社交媒体上高度关注每个电影的票房走势图,仿佛自己买的电影票是一只股票,最后由媒体和各路影评人列出数据点评一番,为这个热闹的春节假期画上圆满的句号。
2023年的春节档竞争依旧激烈
然而当我们把时光机拨回到10年前,2013年的春节,2月10日只有一部“大片”上映,那就是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然后,就没有了。而在往前数一年的2012年春节期间,不仅没有一部影片是踩着大年初一上映的,而且过年期间你甚至可以在电影院看到《碟中谍4》《大侦探福尔摩斯2》这样的外国大片,这在今天的春节期间是难以想象的。
也许是周星驰在内地院线电影再度出山引发的市场热烈反应,但是那一年的《西游·降魔篇》在春节期间获得了12.46亿的票房,这个在今天平平无奇的票房、却是当年让电影市场为之一振的新纪录。深受震撼的中国电影人不仅从这一年开始集中精力在春节档做文章,而且依葫芦画瓢连续在后面几年春节期间为观众祭出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和《西游·伏魔篇》三部烂片,如今这几部电影已经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了。
我们对于过年看电影的记忆,比“春节档”更为古早的一个概念是贺岁片。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贺岁片早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电影类别。
香港贺岁片也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一定是喜剧片,或者说是搞笑片,风格大多是笑料特别通俗、梗特别多、甚至是特别夸张无厘头的爆笑喜剧;阵容一定是明星云集,就像是一场电影院里的春晚,汇聚了当年香港影坛风头最甚的俊年靓女和人气不衰的常青树演员;最后它的结局一定是合家欢的大团圆结局,甚至最后一场戏往往就是剧中人相亲相爱过大年的场景,或者演着演着距离的人物就开始拜年发红包,或者一起给荧幕前的观众拜年了——剧情逻辑不重要,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就一起祝大家新春大吉吧。
香港贺岁片总是有着浓烈的“恭喜发财”氛围
这样的传统在贺岁片被引入内地电影时也被移植了过来,当然也加入了一些本土特色的人文关怀:在内地贺岁片的开山之作《甲方乙方》的开头,一句“祝全国人民虎年大吉”点明了我这部电影就是冲着贺岁来的,而在结尾,“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员工聚在一起过年,聚散离别、伤感和希望、年轻人的真诚和现实的无奈都汇聚在最后一句“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如今再看,也让我们对那个年代,那些人也升起了无限的追忆与感怀。
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
以《甲方乙方》为开端,内地贺岁片这个题材将冯小刚送上了事业巅峰,紧接着几部冯氏贺岁喜剧《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为大众贡献了不少流传至今的经典段子。不过,我觉得今天回想起来最有笑点的段子是那个时代的喜剧电影里,精神病院里的病人也只敢想象北京的顶级豪宅可以买到四千美金一平米,还是带英国管家的那种。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3-01-24 08:12 新能源汽车 -
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强势回暖
2023-01-24 08:00 观网财经-消费 -
网易宣布暴雪停服:感谢玩家相伴14年 将公布退款安排
2023-01-23 16:02 -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没太多先例,但我们有一个“秘方”
2023-01-22 08:17 这就是中国 -
“美政府债务违约或造成全球金融危机”
2023-01-21 19:27 美国经济 -
31省份GDP出炉:苏粤差距缩小,陕赣突破3万亿
2023-01-21 14:49 中国经济 -
十七部门: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2023-01-21 11:27 -
哈尔滨拟出新政:三孩家庭购首套或二套新房可获2万元补贴
2023-01-21 08:25 观网财经-房产 -
2022年上海经济运行情况解读:经济运行凸显韧性,功能动能持续增强
2023-01-20 19:29 中国经济 -
亚特电器拟创业板上市:财务数据疑似打架,自有品牌占比不超7%
2023-01-20 18:18 观网财经-金融 -
外资独资券商再添两家,摩根大通和渣打同日获批
2023-01-20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英特尔CEO:我们正在解决高端芯片生产集中在亚洲的问题
2023-01-20 15:57 观网财经-科创 -
1月“降息”落空,LPR报价已连续5个月维持不变
2023-01-20 15:05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币持续走强:中国经济强势复苏
2023-01-20 13:41 观网财经-宏观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蚂蚁集团向敬老院捐赠制氧机
2023-01-20 10:55 抗疫进行时 -
外贸出海不是口号,自主创新是企业天堑
2023-01-20 10:45 -
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来了
2023-01-20 08:28 -
元气森林营销中心原负责人叶礼诚被刑拘
2023-01-20 08:19 观网财经-消费 -
春节前现“提前还贷”高潮,购房者:排队4个月
2023-01-20 07:28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债务已破31.4万亿法定上限,“两党都不太可能让步”
2023-01-19 23:12 美国政治
相关推荐 -
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评论 243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评论 253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评论 247加纳总统当面表示:美国对华有这种困扰,我们没有 评论 227最新闻 Hot
-
对人类构成深远风险?马斯克等千人吁暂停训练高级AI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
“都当澳门是旅游博彩城市,其实30年前就搞集成电路设计”
-
“除了中国,恐怕很难有哪个国家最高层这么重视科研前沿”
-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如愿取代俄罗斯”
-
欧洲议会议员谴责美国在数字领域的威权挑战
-
他也回击拜登:以色列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星
-
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
大火突发时,警卫第一时间开溜…
-
美国再开“民主峰会”,巴基斯坦:谢邀,但不来
-
美国又现“毒沉船”:载有1400吨甲醇驳船在俄亥俄河下沉
-
被国际刑事法院指责“反人类”,菲律宾决定暂停合作
-
美向芯片企业逼要“核心商业机密”,韩企直呼“太过分”
-
看到大陆民工食堂这盆蛋,台主持人苦笑:好奢靡好羡慕!
-
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