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为烈士寻亲:“这么多年没提过钱,墓前团聚就是最大的回报”
最后更新: 2021-09-30 11:02:54【导读】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近年来,国家多次接回志愿军烈士遗骸,在社会层面,民间志愿者也为许多志愿军烈士找到了亲属。这体现了国家上下对烈士的尊崇、对历史的铭记。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左玮采访了以“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组织创始人黄军平为代表的多位志愿者,下面就是他们为烈士寻亲的故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从2014年到2021年,韩国向我国移交了8批志愿军烈士遗骸,总计825名烈士回到祖国。
上千件遗物中,以25枚姓名印章为线索,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法,在2019年确认了首批6名烈士的身份,这是我国首次通过DNA技术确认无名烈士身份。
“为烈士寻亲”,让大众看到了政府部门的决心以及科技赋能的实效。但由于年代久远、战争损毁等原因,“烈士寻亲”面临着残缺的资料、海量的人口数据及高昂的科技成本。
要实现高效寻亲,离不开“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人民力量。本文要讲述的故事,便与此有关。
从朝鲜带回上万姓名
2016年8月28日,49岁的黄军平从丹东入境朝鲜。这一次,目的地是刚修缮完毕的开城烈士陵园和安州烈士陵园。
开城烈士陵园中,英烈墙醒目而震撼人心。巨大厚重的墙面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黄军平在英烈墙前来回踱步,最终还是没能找到埋藏心底的那个人。他感到十分沮丧,片刻之后,他向着英烈墙跪下,磕了三个头,拿出手机将英烈墙上近万个名字录了下来。
5分钟的视频,上万个姓名。
这位朴实的陕西农民,当年并不知道,他的这一举动即将拉开全国性志愿军烈属寻亲的序幕,他也不知道,他发起的“我为烈士来寻亲”公益组织将在未来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黄军平在朝鲜中朝友谊塔前祭扫
黄军平并非孤立无援。不愿透露真名的志愿者“路客”,2007年开始“千里走单骑”,翻山越岭在深山溪谷和各地烈士陵园中搜寻无名烈士墓,拍照归档并发布在网上。
他说:“我希望家属在网上搜索亲人名字时,能看到我发的信息,找到烈士的墓碑。”
唐山市民张红琢,14年踏遍全国20余省,寻访400多个烈士陵园并拍摄了6万多张烈士墓照片,为1400多名烈士找到了亲人。
当我询问他的友人,他为此花费了多少钱时,对方笑了:“他是一个特有原则的人,这么多年就没提过钱的事情,他曾说,烈士墓前的团聚就是最大的回报”。
江苏盐城五条岭烈士陵园中,卞康全一家三代守墓70载,已为盐南阻击战中牺牲的330余名烈士找到了家。
多年以前,有一群人背井离乡、奔赴战场;多年以后,同样有一群人,坚持为烈士寻亲、让英雄魂归故里。
如今,在国家大力支持与动员下,“星星之火”已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不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缅怀方式”
2016年,黄军平回国后,立即行动了起来,他和几位朋友首先把英烈墙的视频截图分成了50多块,按照墓号归类,开始逐一查找。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华英烈网等单位的帮助下,他们最终确定:开城英烈墙上,国内登记在册并有详细记录的烈士10084人,无归属烈士5152人。
之后,志愿者们按照籍贯和大致区域开始分头行动、搜寻烈士们的亲人。历经磨难,他们终于整合出第一批无归属烈士的家属详细信息。
黄军平说:“当我拿到首批陕西籍烈士家属花名册时,激动得浑身发抖,当天就迫不及待地登门拜访了2家。”
烈属们的心情,黄军平感同身受。他的二伯黄建国,1953年牺牲在朝鲜战场。黄家收到烈士证时,亲人们悲痛欲绝。
“出门告别至亲时,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回来时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纸。奶奶眼睛哭盲了,爷爷无奈把二伯的遗物都烧了,只留下烈士证珍藏在老式柜子里,平时从不提及。”
黄建国牺牲时年仅20岁,家人们将刚刚出生的黄军平过继给了这位没有子嗣的烈士。从此,黄军平成为了一名特殊的“烈士之后”。
黄军平小学时,语文课上讲到邱少云的故事。语文老师把瘦小的他带上讲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他的亲人是志愿军烈士,谁也不准欺负他。看着老师和同学们钦佩的眼神,黄军平开始对“父亲”黄建国充满了好奇:“他高矮胖瘦?牺牲在哪场战役?现在葬在何方?”
一颗种子在年幼的他心中生根发芽。
“当年资讯不足,父亲烈士证的信息也有纰漏。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花了不少时间才更正了过来。”
黄建国烈士,1932年出生,1军7师20团1连战士。1951年5月参军,1953年6月26日在桂湖洞战役中牺牲。
黄军平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
黄军平成年后,怀揣着烈士证明,多次赴朝寻找亲人的墓地。2016年开城和安州烈士陵园修缮完毕,他立即赶赴朝鲜搜寻黄建国的信息。
“没有找到。但我看着上面一个个名字,总觉得是在看自己亲人。无名烈士们很可怜,没有亲人祭奠他们;烈属们也很可怜,不知亲人埋葬在哪,甚至不知道亲人何时牺牲、敌军是谁。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历史更淹没在某个角落无人问询了。”
他说,他没有力量让烈士们落叶归根,但至少行动起来,哪怕只能找到一两位烈士的亲人,完善一两位英烈的信息,也是尽己所能的把该做的事做下去。
当前,全国共有196万余名登记在册烈士,有的信息不够完整准确,有的烈属不知其安葬的地址。几十年来,四处打听烈士安葬地的烈属不在少数。
很多烈属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带上《家属光荣纪念证》到当地烈士陵园查找信息。不少烈属甚至几代人跨国寻找,只为过年时多备下一副碗筷,让亲人魂归故里。
黄军平带回的名单经过整理、发布和后续对接之后,帮助一大批烈属找到了自己亲人的安葬地。在各级有关部门、媒体及志愿者的帮助下,陆续组织烈属们大规模前往朝鲜扫墓祭奠。
志愿者告诉我:“清明或中秋,中国驻朝鲜大使馆邀请全国各地老兵代表和烈属们赴朝参加公祭。国内,烈士信息及遗物也会得到妥善安置。有一些补充到当地纪念馆,有些遗物交给烈属后,不少烈属们也会将遗物捐赠给烈士生前隶属部队。”
黄军平(左五)一行在朝鲜高丽博物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34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171“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74“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196“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评论 183最新闻 Hot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
最后3小时,美国会通过权宜支出法案
-
他赢得大选,承诺减少对印度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