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茂松:从春节“开年”到元宵节“结年”看中国节日的意义系统
最后更新: 2022-02-15 08:47:1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谢茂松】
元宵节这一延续几千年的传统节日,“百姓日用而不知”,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中国文明原理与文明智慧。
要深刻理解元宵节蕴含的文明原理、文明智慧,就不能只就元宵节谈元宵节,而毫无疑问要把元宵与春节甚至整个元月过年结合起来,完全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即终始保持“元”之初心。进而由此深刻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系统的复合多重而非单一的功能、意义,以及传统节日系统的底层文明结构,也就是中国礼乐文明。
一、合元旦、元宵之整体方可深刻理解其中的天人合一之道
1、从元旦“开年”到元宵“结年”的十五天过年代表着一整年
大年三十除夕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春节,中国传统称为“元旦”,现代因为采用西方历法的缘故,就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但我们这里要从中国文明的视野来理解春节,尤其是将元旦、元宵视为整体来理解元宵节,还是要如孔子所说“必也正名乎”,先回到旧有的“元旦”的本来名字。
旧称元旦的正月初一春节是过年之“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则是“结年”,一开始、一结束,正所谓“物有终始”。俗语说“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还在年关之内,过了正月十五才真正算是新的一年。
古有刑名之学,循名责实,“元旦”与“元宵”相对。元旦之“元”为始,“旦”为朝、为日之升,元旦被称为“三朝”,即《尚书大传》所说“正月一日谓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又称“三始”,“始”就是“朝”。“宵”为夕、为夜,元宵代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满月。正如“通宵达旦”一词所显示的,“旦”与“宵”相对,分别代表了“阳”与“阴”,而“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作为中国文明核心原典《五经》之首的《周易》的核心要义。
按《周易》蕴含的中国文明底层结构的象数思维,从正月初一元旦到正月十五元宵这十五天的过年,就代表了一整年。合春节(元旦)、元宵,方能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文明之“道”,即文明原理与文明智慧。
2、元宵节之“见龙在田”以及终始保持“元”之初心、至善
元宵节像中国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与天象有密切关系,元宵节舞龙这一代表性的特点更与天象有关。元宵节在天象上是立春之后二十八宿的东方苍龙慢慢上升于东方夜空,露出七宿之首即角宿,这就是《周易》乾卦九二爻“见龙在田”,到了俗语所说的“二月二龙抬头”,角宿在东方夜空就更加明显。
《周易》为《五经》之首,“乾”卦则为《周易》之首卦,象征天、天道的运行,即“天行健”,而“人道”取法“天道”则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德性,这即是“天人合一”之根本所在。
乾卦为龙之象,乾卦的龙之德性为“乾元”,也就元宵之“元”。元宵之“元”代表着初始,即《周易》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之“元”,元之为初,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之生气与元气,是无杂无私的纯粹之善与仁心,即“初心”;亨是亨通广大,秉持初心之德,则由“德”而生“业”,事业能不断由小而发展壮大;事业大就产生利益,利不是少部分的利,是“利者,义之和”,是照顾到所有人共同利益的利才是真正的利;坚持“元”之初心,事业方能贞固、永久。合“元亨利贞”四者为一体,则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可大可久之道”。
中国文明最重开始,强调慎始,《周易》强调初始“乾元之德”,《五经》中的《周易》、《春秋》、《诗经》、三《礼》、《尚书》这些经典无不强调慎初、慎始,这正是中国文明作为礼乐文明一开始的出发点所在。中华文明正是强调始终褒有初始的善心、仁心即“初心”,才能可大可久而保持连续未断裂。
从元旦到元宵的元月十五天过年,才是节日的完整的意义呈现,这就是终始保持“元”之初心。“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特质,这首先体现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节日礼俗中。
3、元宵的天、人双重意义以及沟通幽明之际
中国文明强调天、地、人三才齐等、并重,这也体现在元宵的多重意义上。
元宵首先从“天人”的“天”的层面的意义来说,元宵之圆满,意味春联所说“福满人间”。
福满人间是上天赐福,道教以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道教《正月十五庆祝》的祈福文中说:“赐福则风雨调和,年登丰裕;赦罪则自新有路,人尽善良。”
“满”这一字不简单,蕴蓄着几千年来每个普通中国百姓的朴素情怀、朴素道德。“满”是如天一样的普遍,人间皆蒙覆育。要能做到这点,根本上是基于代表天、代表创生的乾卦的“乾元”的无杂、无私的纯粹之德。
上天赐福而福满人间,意味着中国文明传统的“天”不是与人相离、相隔而不可及的外在、纯客观的天,而是不仅与天子相关同时与每一个普通人有关的天,是世俗的天,是给人间带来美满幸福的天,是可以人人亲切称为老天爷的“天”。
由此我们可以更真切地理解“福”这一字,蕴涵着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用而不知”的文化价值观,所以过年贴福神、贴福字的意义,只有放置在中国文明的底层结构中才能有深切的体会。由此,我们也可以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理解“五帝福”,即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给大臣与天下百姓书写“福”字的深意。
同样,一年一岁,过年春联中的“天增岁月人增寿”中的“寿”这一字所蕴涵的价值观也就不难类推地理解,其中真意诚如“福寿双全”四字所说。以“福”来统举,“寿”本身是“五福” 之一,春联常贴 “五福临门”,今日最常见的“五福临门”渊源甚早,“五福”最早出自五经之《尚书》的洪范篇,《尚书 · 洪范》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好的德行也是五福之一。民间则将五福说成“福、禄、寿、喜、财”。
- 原标题:从春节“开年”到元宵节“结年”看中国节日的意义系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2022年电影春节档总票房突破45亿
2022-02-06 09:08 -
第5日,《长津湖之水门桥》破20亿
2022-02-05 10:43 -
131斤!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
2022-01-31 23:37 考古 -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揭晓
2022-01-30 20:53 春晚 -
“造此是建業人也”,韩国王陵墓砖上的7个中国汉字亮了
2022-01-28 10:08 三八线之南 -
“虎”作姓时读作“māo”?《咬文嚼字》主编回应
2022-01-28 08:36 -
曾占据中国近八成省份的上百处“飞地”,如今怎么样了?
2022-01-27 13:42 -
秦始皇陵陪葬墓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已修复金银骆驼、金舞袖俑等
2022-01-21 18:11 考古 -
研究:地球正经历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大灭绝
2022-01-18 15:48 -
外国舞者突然“失联”,中国导演惊了
2022-01-14 14:28 文化 -
西藏考古发现史前聚落遗址,距今约4000年
2022-01-13 14:44 考古 -
定档大年初一
2022-01-13 10:38 -
湖南卫视新节目官宣,《快乐大本营》没了?
2021-12-29 18:16 -
靳东、刘昊然去的文工团,到底是啥?
2021-12-28 17:15 明星那点事儿 -
第十一次文代会港澳台代表: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1-12-19 08:54 -
郑渊洁:对三个商标维权32年未成功,将停刊《童话大王》全力维权
2021-12-16 09:11 -
甘肃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志刻有未能释读文字
2021-12-14 21:48 考古 -
抗美援朝中的“战俘营奥运会”,姜文要拍?
2021-11-26 16:13 -
网信办整治“饭圈”乱象:已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
2021-11-16 18:48 -
网民建议标识靖康之变宋钦宗陵墓,郑州回应
2021-11-15 14:15 考古
相关推荐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评论 288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62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95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