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麦叶的熏笼精: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北京会面了,悲观情绪却笼罩着阿拉伯世界
【文/伍麦叶的熏笼精】
近日,在中方主持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北京就内部和解展开磋商(以下简称“北京会谈”),并取得积极进展,新闻消息一出,只要是关心世界大事的中国民众都感到高兴,希望巴勒斯坦人民能够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寻求一个光明的未来。
很多中国同胞都单纯地以为,在中东,人们一定也是一样的反应。对中东人来说,这一条消息当然很有分量,不过,“中东”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那里的情况错综复杂,并不是铁板一块。从“族群”上而言,目前,那里有三大种族——阿拉伯人、波斯人(即所谓雅利安人)、土耳其人(即所谓突厥人),此外还有其他族群如库尔德人,不同族群当中又穿插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伊斯兰教的逊尼派与什叶派、基督教徒等等。
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概念,彼此之间并不等同。如,“伊斯兰世界”是将世界上所有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包括在内,指从摩洛哥、土耳其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广大区域,北至中亚,南到东非,甚至还包括许多国家里的穆斯林社群;中东大致与“西亚”重叠,但又包括北非的一部分,并且,近年还出现了“大中东”概念,将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等国囊括进去。
其中,不管土耳其人有多大的野心、经西方灌输了多么疯狂的迷魂汤,但目前的实际状况为,土耳其人的主体生活在“土耳其(突厥)”那个“民族国家”(nationstate),民族(nation)与国家(state)高度重合;伊朗人也是同样,在近代建立了民族国家“伊朗(雅利安)”,伊朗民族主要生活在伊朗,出了伊朗,伊朗人便变为少数族群与移民群体。也就是说,土耳其与伊朗都是中东国家、西亚国家。
但是阿拉伯人不同,在近代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国家,那些国家分布在北非与西亚,最西边从摩洛哥起,沿着地中海南岸,一直延伸到到波斯湾与阿拉伯海,构成了媒体中经常提到的“阿拉伯世界”。
地图上的“阿拉伯世界”(图片来源:网络)
上述种族划分是否符合历史,是另外一个问题。单论现状,当代中东的复杂格局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形成,并且构成了“现代世界体系”的一部分。在如此的世界体系之内,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的主体人群是阿拉伯人,与北非同西亚的阿拉伯各国人民同种同族。同时也明确的是,他们不是土耳其人、不是波斯人。
我国人往往不了解情况,把伊斯兰、中东、阿拉伯三种不同范畴混在一起。去年,中伊沙三方协议(以下简称“三方协议”)签订后,一位朋友高兴地对我说:“阿拉伯人终于团结起来了!”那种误解大致相当于,中国和日本形成某项合作,一位阿拉伯人感叹,中国人就是抱团呀!(好玩的是,这正是目前中东人的看法,认为“东亚人”都是“中国人”。)
中东局势迷雾重重,所以,当我们谈论那里的情况时,要对不同群体分别进行描述。本文就单只谈谈阿拉伯世界对“北京会谈”的意见。
阿拉伯世界失去了自信
阿拉伯人当然对“北京会谈”很敏感,但普遍认为不会取得实质成果。他们更进一步认为,中国目前采取的方式也不会有多大作用。大家真正感兴趣的是那样一种理论:
中国在利用时局,推进新的中东秩序、新的世界秩序。
埃及作家穆拉德《加沙战争与世界秩序中》的说辞便很典型:
“(‘洪水行动’以来)中国和俄国利用政治、战略以及地位等方面的形势去瓦解西方领导的世界秩序,并强化他们的领导角色,将美国的领导角色取而代之。”
为此,两位青年学者(一位为在澳洲大学就职的阿拉伯学者,一位为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的西方学者)联合在阿联酋《民族报》上发表《什么才是中国在加沙—以色列战争中的真实立场?》,针对流行的喧嚣,指出:
“在该地区,目前并没有出现从美国和平(pax Americana )——如果真的可以这么称呼的话——向中国和平的过渡,没有那样一种持续转变的过程”,“我们所作的研究显示,中国并不觉得,接过美国传统上在该地区的霸主角色,是什么优选的脚本。”
该文截图(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然而,如此理性的声音难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得不到重视。
在今日阿拉伯世界,失败情绪弥漫,人们普遍失去了自信,失去了主体意识,甚至自我厌弃、自我否定,便任由西方的“帝国理论”侵蚀心灵。
媒体精英群起宣扬,中东自古就是帝国争霸的场域,因此今天也逃不过由帝国笼罩的命运。接着就顺水推舟,把整个中东的命运归为大国强权的“事务”和“责任”,即,大国要从中东获利,同时就必须进行治理和管控。其中一位典型人物便是沙特报纸《中东报》的主编哈桑·沙尔拜勒,他是个铁杆亲美派,作为有良心的资深记者,一次次身临中东与非洲的苦难现场,让他深感无力与挫折,可是,他却坚信“世界需要一位警察”,而那位警察只能是民主灯塔美利坚。在2024年初一篇《战争、意外与地震之地》中,他把围绕着加沙的冲突歪曲为伊朗试图驱逐美国在中东的势力并取而代之,竟公然问:
“该地区(中东)目前面临一场变化了的战争,引出了这个问题:伊朗在该地区的边界在哪里?美国在该地区的边界在哪里?”
上述发问体现了阿拉伯人目前的共识(少数左派人士除外),那就是相信“帝国是无边的”,亦即,帝国的势力扩张到哪里,其有形或无形的疆界就延伸到哪里;帝国的扩张不可避免,因此其疆界的延伸也就不可避免;并且,帝国的边界也有权力在其他国家与人民的土地上肆无忌惮地随意延伸。什么国家主权,什么世界秩序,遇到帝国的灵活边界通通作废。
如今,像沙尔拜勒那样的亲美派越来越孤立,其实他的内心也产生了动摇。阿拉伯人民无力掌握自身命运,又目睹了美国在中东称霸的失败,便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大国,主动把中东包括阿拉伯世界划给了中国的“责任”,等着中国去替他们解决全部问题!
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完成后,塔利班鸣枪庆祝(图片来源:ICphoto)
这就形成了中阿在认识上的鸿沟:
中方认为,中东当然是中东人的中东,中东人是中东的主体,中国只能是一股友好的、积极的、向善的辅助力量。中东要变好,只能靠中东人民自己想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
阿方却相信,中方才是主动一方,整个中东都成了被动一方,是中国不能推卸的负担、必须出手管理的对象。——中国人民满怀希望地等着阿拉伯世界支棱起来,没想到人家直接卧倒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最后一天,印度从马尔代夫全部撤军
2024-05-11 08:14 龙象之间 -
“电动汽车关税将升至100%,还要对医疗器械下手”
2024-05-11 07:55 中美关系 -
联大通过涉巴勒斯坦“入联”决议
2024-05-11 07:23 巴以恩仇录 -
以色列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向美媒发图“吹哨”
2024-05-11 00:06 巴以恩仇录 -
他当美官员面表态:只认联合国,不认美国
2024-05-10 23:04 -
美议员举例广岛长崎支持向以供武,日外相:不可接受
2024-05-10 22:52 巴以恩仇录 -
上万人抗议以色列,她也现身了
2024-05-10 22:26 巴以恩仇录 -
为对付中国,他称美国得向印度取经
2024-05-10 22:09 龙象之间 -
习近平出席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的饯行活动
2024-05-10 21:41 中国外交 -
“韩国得自卫,不然美军赢不了中国”
2024-05-10 21:19 三八线之南 -
“对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美国只有严格遵守的义务”
2024-05-10 20:54 台湾 -
拜登都承认了,“布林肯报告仍将嘴硬”
2024-05-10 20:19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称俄军可能在北部开辟新战线
2024-05-10 19:59 乌克兰之殇 -
中法将联合修复巴黎圣母院
2024-05-10 19:54 中法关系 -
与匈牙利关系升级!中国的“朋友圈”还有哪些布局?
2024-05-10 17:12 中国外交 -
遭两人阴谋暗杀,泽连斯基把他炒了
2024-05-10 17:06 乌克兰之殇 -
美欲对中国联网车下手,韩国又紧张了
2024-05-10 16:50 -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将访华
2024-05-10 16:50 巴铁 -
菲律宾望提高关键矿产开发,“中美都表达了合作兴趣”
2024-05-10 16:47 -
布林肯称中国依靠的不是“比较优势”,中方驳斥
2024-05-10 16:29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