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新势力,从风光无限到命悬一线
-
刘慧莹经验的末日时代里仰泳。
【导读】 当问题发生,需要车企多一点勇气,不破不立。
文/刘慧莹 编辑/张广凯
六一儿童节,造车新势力纷纷交出5月成绩单,承受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从5月销量来看,“蔚小理”中,除了理想独领风骚,小鹏和蔚来都没能笑着捧出这份成绩单。一线造车新势力曾经的风光无限,变成了如今的命悬一线。
从4月开始破例按周公布上险量的理想汽车,意料中地夺得新势力销冠——5月交付量达28277辆,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10.1%,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今年3月以来,理想连续第三个月交付量超两万。
二线新势力紧随其后,哪吒以月交付13029辆,环比增长17.6%,位列新势力第二;零跑汽车再次站上月交付破万的关口,月销12058辆,环比增长38.2%位居第三。
作为“传统新势力”的埃安、极氪、深蓝等车企也比去年有了明显提升,但近几个月仍然存在波动。最为出彩的广汽埃安,5月销量为45003辆,同比增长114%,环比增长10%,这是也今年来广汽埃安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破4万辆。极氪和深蓝则分别交付8678辆和7021辆。
一片欢腾的新老新势力群体,让曾经也尝过前三交椅滋味的蔚来和小鹏汽车更显失意。不过在新势力诞生后的有限历史中,此起彼伏已经被反复验证是常态。
落后者并非一无所长,但更多布局的价值需要时间来凸显。关于未来何去何从,李斌和何小鹏其实有相似的选择,那就是构筑实力,然后交给时间。
蔚来:未来很远,先要活好当下
今年3月,当各家车企交付量迅速拉升时,李斌半开玩笑半是担忧地说:“从现在到年底,如果每个月还是1万辆的销量,我和秦力洪都要找工作去了。”
在这句调侃之后的4月,蔚来的销量跌至6658辆。5月,蔚来的销量的进一步环比下降7.6%,跌至6155辆。而如果继续保持这个成绩,蔚来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不太吃得消。
对于这一窘境,李斌早有预判。在2022年11月的蔚来八周年的内部讲话中,李斌就指出:“2019年是外部环境总体不错,蔚来一家出了问题,但现在是宏观的、全行业的问题。”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工作不力,2024年可能还会成为2019年。
事实上如果工作不力,下一个“2019”也可能提前到来。
2019年的蔚来,在当年净亏损114.1亿,现金余额不足以支撑12个月,近乎命悬一线。
2022年,蔚来净亏损高达144.4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59.4%,是蔚来历史上亏损最多的年份。截至2022年末,蔚来的现金储备仅为455亿元。
在公众视野中,蔚来大手笔投入研发,重金投入NIO Power加电方案及高速换电网络的建设、积极拓宽海外市场,不断扩充包含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数字化体验和生活方式这四者在内的“体系化竞争力”。
李斌相信“1+1+1>3”的结果,以及过程中的长期主义和体系化效率,但这样的高举高打背后,需要有强劲的融资能力作为支撑。
2014年,李斌为蔚来凑集了上亿元资金,其投资人中不仅有马化腾、刘强东、高瓴资本的张磊,还有他后来的对手李想和雷军。李斌也同样擅长利用二级市场融资,继纽约、香港之后,2022 年蔚来在新加坡上市,是全球首个三地上市的车企。
而现在,竞争局面发生变化,车企都开始比拼盈利能力,没有造血能力的车企同样也难受资本市场追捧,这一改变也让蔚来最初的规划成为悖论。
销量是车企盈利能力的来源,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在买车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直观反映出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是否准确、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使用是否被认可、可靠性及售后服务能否得到保障等。
所以倘若蔚来在未来依旧够不上月销一万的基准线,无法自证造血能力,恐怕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的产品力了。
回归到产品本身,5月24日,改款后的蔚来ES6全新上市,总共推出3款车型,包含75kWh、100kWh两个版本,售价区间为36.8万-42.6万元;若采用电池租用方案Baas,则起售价29.8万元。
ES6一度是蔚来的当家车型,过去四年中贡献了蔚来近37.5%的销量。这次改款上市,蔚来也是本着“强上加强”的战术,希望重新激活尘封已久的市场,提振销量。但今天的汽车行业,已经卷到了不能只有产品力,消费者对定价也极其敏感的程度。
在蔚来的视野中,宝马X3、奥迪Q5等老牌德系豪华车是其主要对标的竞争对手。蔚来拿出的杀手锏,是蔚来全新NT2.0平台、全自研的座椅平台、智能底盘域控制器ICC、更好的续航、零百加速以及更优化的车身尺寸。
不过对蔚来进行围追堵截的对手,还有裸车价仅31.98万元的理想L7 Air,二者虽然不是直接竞品,但后者具备了蔚来新款ES6所不具备的后排侧气囊、后方碰撞提醒、副驾驶后排可调节按钮、第二排座椅腰部调节、后排座椅电动放倒等功能,甚至还将蔚来选配的真皮方向盘/座椅、前排座椅通风按摩、第二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变成标配。
而在续航里程方面,起售价36.80万元的蔚来ES6仅为490km,对比纯电车型来看,售价更低的比亚迪唐EV能够达到600km,特斯拉Model Y也能达到545km的续航。尽管蔚来还有换电权益作为附加,但7月之后其换电权益将从6次缩减到4次,也让消费者心里不太是滋味。
除了产品优势在行业中的弱化,蔚来对于车主权益的收紧也劝退了不少消费者。4月10日,蔚来宣布,对部分车型首任车主权益进行调整,包括但不限于取消ET7、EC7、ES7、ET5这四款主打车型的免费充电桩赠送,并将免费换电服务从6次/年缩水至4次/年,新政策也正是从6月1日起实施。
在没有品牌力的支撑下,一切溢价和权益缩水都会换来骂声。在这个节骨眼上,蔚来是该酌情降降价了。否则,倘若收支无法均衡,那么未来的用户权益可能更加不保。
即将在6月上市的蔚来ET5 Touring(ET5旅行版),或许会是售价更低的新选项,但旅行车市场本身又相对小众。想要拯救销量,蔚来还需要找到更多出路。
2022年12月,李斌在轩辕之学论坛上表示:“造车是一场泥泞路上的马拉松,跑马拉要保证的是自己的呼吸、节奏和体能分配。长期主义的战略可以让蔚来不因单点领先或受挫而迷失自己。”
长期主义固然值得坚守,但需要警惕的是,长期主义亦不是放弃当下的理由。
小鹏:稳住毛利,该省省该花花
相比于重资产下注未来的蔚来,小鹏汽车同样有超前的“野心”,但更具有问题意识。
5月,小鹏汽车的市场热度有所回暖,尽管7506辆新车的交付量不算出色,但仍实现了6%的环比增长,保证了今年以来都在稳步向上,其中P7i交付量对于增长的贡献明显。
不过这对于小鹏来说远远不够。
眼下,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已经率先实现盈利转正,资本的天平也逐渐向理想倾斜。要知道,在新造车赛道,销量在哪一边,现金流就在哪一边,相应地,时间也会跟随眷顾哪一边。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2022年亏损91.4亿元,全年交付12.1万辆,小鹏在这一年里每卖出一辆车,就要亏损7.6万元。近5年来,小鹏汽车已累亏218.3亿元。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营收跌幅达45.9%,净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37.4%,汽车毛利率首次跌至负数(-2.5%),依然处在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小鹏汽车现金储备规模为382.5亿元。
为了扭转颓势,何小鹏请来了车圈素有“铁娘子”名号的王凤英担任总裁,执掌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此后一段时间里,小鹏汽车重新思考内部改革,并进行了组织、产品端的一系列调整。
小鹏汽车做出的改变,包括但不限于削减运营开支。2023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3.9 亿元,比2022年同期的16.4亿元减少15.5%,比2022年第四季度的17.6亿元减少21%。
此外,小鹏汽车还试图用平台化降低成本。今年4月,小鹏汽车发布了SEPA 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据悉可以将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20%,将零部件通用化率和成本通用化率均最高提升至80%以上。
为了实现稳定的毛利率,何小鹏试图将未来的方向集中在压缩成本,但在研发上继续投入。而素来通过在生产制造环节压低成本,并在营销上极为克制的特斯拉,也精准地成为小鹏的榜样。
不做广告搞研发,该省省,该花花。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投入也维持在13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2.2亿元。
而相比于在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数字化体验和生活方式方面均投入重资产建设的蔚来,小鹏的投注更加专一,即与车相关的技术。何小鹏曾直言,自己相信技术变革和激烈竞争将会在未来三年重塑汽车行业的格局,所以小鹏不会吝啬于在必要领域的投入。
如今,小鹏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正在逐渐凸显。今年3月,小鹏汽车在广州、深圳、上海向多车型的Max版车主推送了城市NGP,首月里程渗透率即超过60%,网上也不乏对于这一技术“真香”的积极评价。
6月,小鹏汽车计划将正式推送高速NGP 2.0。与此同时,小鹏G6也将于6月9日开启预售。倘若小鹏月销量可以回归过万,其扭亏为盈也就看到了希望。
结语
据乘联会推算,5月,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73万辆,其中新能源零售约58万辆,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60.9%,渗透率约33.5%。
通常意义上,渗透率超过20%,即可认为行业进入到发展拐点,33.5%的渗透率,意味着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各家车企正在进入以盈亏为分界的全新分水岭。
在更新,或者说更通俗的标准之下,一线新势力未必能永葆一线。相比为全行业画出一个描绘未来出行场景的“大饼”,在当下就做出为消费市场所接受和喜爱的产品更为实际。
何小鹏很感谢2022年遇到的危机,而他的感触或许能够代表多数新势力车企的心声。
他说,小鹏早早看到自身的问题,开始思考转变战略,调整改革,向更优秀的组织进化,这会让小鹏在下一场危机来临时,更有防御力。
而在尚未形成稳定商业闭环的当下,谁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命悬一线的车企。或许当问题发生,需要车企多一点勇气,不破不立。
- 责任编辑: 刘慧莹 
-
长城比亚迪激斗正酣,吉利银河L7“闷声发大财”?
2023-06-01 18:19 观网财经-汽车 -
7.98万元起售,宝骏悦也上市
2023-06-01 18:14 观网财经-汽车 -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经营异常”?回应来了
2023-06-01 14:47 -
大众中国CEO:在华不打价格战,销量被自主品牌反超“无所谓”
2023-06-01 14:05 观网财经-汽车 -
从“生态化反”到满嘴“AI”,贾跃亭抛弃了时代
2023-06-01 10:59 观网财经-汽车 -
比亚迪最便宜SUV改款上市,售价9.58-11.38万元
2023-05-31 18:27 观网财经-汽车 -
15.29万起售的奇瑞瑞虎9,让途观汉兰达捏了一把汗
2023-05-31 17:22 观网财经-汽车 -
长城品牌公关总经理突然离职,怎么回事?
2023-05-31 13:51 观网财经-汽车 -
马斯克第十次来华,盛赞中国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2023-05-30 20:38 观网财经-汽车 -
比亚迪正面回应争议:常压油箱自研,可通过排放法规
2023-05-30 18:22 观网财经-汽车 -
观网测评|吉利熊猫mini:我有快充,势如破竹
2023-05-30 13:35 观网财经-汽车 -
加速品牌焕新,凯迪拉克上市三款新车
2023-05-29 16:15 观网财经-汽车 -
车顶维权女车主败诉,特斯拉刹车失灵案盖棺论定了吗?
2023-05-26 16:33 观网财经-汽车 -
试驾全新ES6:蔚来的销量密码?
2023-05-25 20:21 评测试驾 -
比亚迪发布宋Pro DM-i冠军版,续航71KM起步,售价13.58万元起
2023-05-25 19:39 观网财经-汽车 -
一个油箱引发的惨案,长城比亚迪为何撕破脸?
2023-05-25 18:44 观网财经-汽车 -
观网测评|小鹏G9(下):智驾出众,却生不逢时
2023-05-24 13:42 观网财经-汽车 -
比亚迪汉唐冠军版试驾:技术、底盘、配置多重升级
2023-05-24 13:39 观网财经-汽车 -
“油电同智”,别克率先迈开“新汽车”步伐
2023-05-24 11:04 观网财经-汽车 -
观网测评|小鹏G9(上):粗线条的豪华与智能的底色
2023-05-23 17:05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
“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评论 22“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评论 123“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评论 258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评论 232今起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有人“一天省下一年工资” 评论 231最新闻 Hot
-
“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
事大了!俄方将向加方发出外交照会
-
乌克兰称俄黑海舰队司令遇袭身亡,俄暂无回应
-
“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
“他渡过孤独一周,召唤盟友却无人应答”
-
泽连斯基是否竞选连任?乌第一夫人回应
-
“涉及普京,他最新表态或将激怒克宫”
-
供应北美拿补贴 中韩企业合建摩洛哥电池厂
-
“中国人很聪明,现在向他们卖车变得有点困难”
-
越南要借西方开发稀土,挑战中国?
-
美国完成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3年前采集
-
今起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有人“一天省下一年工资”
-
马克龙表态撤军,尼日尔:基于相互尊重的时代开始了
-
美国关切后,印度被迫推迟?
-
俄方: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
科索沃发生冲突致4死,武契奇: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