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宏:我国具备把疫情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的能力
最后更新: 2023-01-08 15:15:03我国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怎样挽救更多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生命?昨天举行的第二届光华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作了主题演讲。在他看来,中国进入大规模流行第一波后,将逐渐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与世界“同步”。
在从大规模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的转化期,他呼吁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如果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他还呼吁:尽快将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提升至90%。
“我相信,中国具备把新冠疫情变成地方性流行的能力。”张文宏说。论坛主持人、复旦大学教授卢大儒表示:“张主任的演讲坚定了大家的抗疫信心。”
新加坡抗疫“成绩”为何优于美国
张文宏在演讲中介绍,近百年来,全球有5次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除了新冠,前4次都是流感,分别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1958年亚洲流感、1968—1969年香港流感、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
如今,流感已成为地方性流行传染病,全球每年只有近20万人因流感死亡。当然,因为流感病毒检测量不足,这个数据可能存在低估。
那么,新冠是否也会从全球大流行演变为地方性流行?张文宏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在一些国家,公众经历了大规模流行的阵痛后,目前超额死亡人数已大幅降低。超额死亡是指一个地区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与未发生传染病年份估算得到的死亡人数之间的差额,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传染病的致命性。比如新加坡,超额死亡已接近0,新冠病死率近期也非常低。
张文宏认为,新加坡之所以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超额死亡人数大幅降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期间,绝大多数老年人都完成了3针疫苗接种。
与新加坡形成对比的是,奥密克戎在美国的致命性很强。统计分析显示,奥密克戎引起的65岁及以上美国人超额死亡率峰值是德尔塔峰值的163%。这和美国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不够高有密切关系。就医和住院老年人的急剧增加,还导致了医疗资源挤兑,从而进一步抬高了超额死亡率。
“很多人担心,各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都会减弱,导致突破性感染。那么接种疫苗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了?”对于这个问题。张文宏介绍了他带领课题组去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疫苗接种3—6个月后进行B淋巴细胞克隆扩增分析,结果发现:在6个月后抗体水平很低的情况下,B淋巴细胞、特别是记忆B细胞在遇到奥密克戎入侵后,会迅速克隆扩增。这说明免疫细胞的“记忆力”很强,即便没有抗体,病毒进入人体后仍会触发免疫反应。
基层有药可用,才能防止医疗挤兑
在应对疫情第一波冲击的优化防控应对方案中,做好药物储备工作也非常重要。目前,抗新冠病毒药物已进入多管线竞争局面,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单克隆抗体、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给脆弱人群的临床救治带来了多种选择。此外,托珠单抗、巴瑞替尼等抗炎症药物也已到位。
当前,相关部门应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尽快完成药物储备。“基层要有药可用,这样才能防止二级、三级医疗资源挤兑。”张文宏说。
各地还要加强三级分级诊疗体系,包括:社区街道行政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为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做好居家康复诊疗管理;发热门诊筛查出需要到定点医院的高危人群,及时救治转诊;引入信息化与远程医疗系统。
张文宏表示,在感染者起病后的“黄金72小时”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用好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同时可采用氧疗、中药和低剂量的激素治疗。“中药会给中国人带来额外的辅助疗效。”
演讲中,张文宏列举了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在新冠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的多项数据:美国延续5个月,峰住院人数146328(万分之4),粗病死率1.8%;英国3个月,峰住院人数20065(万分之2.9),粗病死率1.13%;新加坡5个月,峰住院人数1442(万分之2.4),粗病死率0.06%;中国香港4个月,峰住院人数11646(万分之15),粗病死率0.67%。
中国内地如今也进入了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随着医疗资源的逐步到位,我们将过渡到地方性流行阶段。“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全球趋同,就像流感一样,成为季节性流行病。”张文宏说,“当然,新冠病毒今后是否会出现大的变异,使人群缺乏预存免疫,还需要科学家未来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俞陶然)
- 原标题:张文宏最新演讲发出两个呼吁,称我国具备把疫情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的能力
- 责任编辑: 夏雨 
-
直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十版防控方案有关情况
2023-01-08 15:03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我国阳后出现肺炎人群约为8%
2023-01-08 13:52 抗疫进行时 -
中国战疫进入新阶段: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纪实
2023-01-08 13:11 抗疫进行时 -
罗伯特·米特罗芬:中国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这将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023-01-08 12:17 老外讲故事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日下午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十版防控方案情况
2023-01-08 10:44 抗疫进行时 -
北京:今日起,新冠及11类疑似症状门急诊费用报销90%
2023-01-08 10:38 抗疫进行时 -
《永远吹冲锋号》第二集今晚播出,涉“挖矿”老虎出镜
2023-01-08 10:22 廉政风暴 -
新冠感染“乙类乙管”首日,首批入境旅客顺利通关
2023-01-08 09:52 抗疫进行时 -
江西南昌县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已致19死20伤
2023-01-08 09:35 -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牢牢掌握抗疫的战略主动权
2023-01-08 08:00 抗疫进行时 -
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巴西玉米输华走廊正式打通
2023-01-08 07:41 -
国考今日开启:拟招录3.7万人,录用比约70:1
2023-01-08 07:37 -
“我父亲在那打仗流血,我在那贪污受贿”
2023-01-07 21:33 廉政风暴 -
对孙力军唯命是从、被江湖骗子拿捏20年,傅政华案大量细节首次披露
2023-01-07 21:17 廉政风暴 -
上海社区医院189元可配Paxlovid?部分断货,费用要看报销比例
2023-01-07 19:27 抗疫进行时 -
驴友笑了、导游哭了、飞行员上班了…这就“说走就走”了?
2023-01-07 19:06 观察者头条 -
成都通报“男女干部不雅聊天”:建议免职
2023-01-07 18:47 廉政风暴 -
“12亿盖了个垃圾填埋场…”
2023-01-07 17:07 -
“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逝世,享年98岁
2023-01-07 16:44 -
农业农村部:返乡人员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
2023-01-07 16:30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对人类构成深远风险?马斯克等千人吁暂停训练高级AI 评论 102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评论 216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评论 230加纳总统当面表示:美国对华有这种困扰,我们没有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对人类构成深远风险?马斯克等千人吁暂停训练高级AI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
“都当澳门是旅游博彩城市,其实30年前就搞集成电路设计”
-
“除了中国,恐怕很难有哪个国家最高层这么重视科研前沿”
-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如愿取代俄罗斯”
-
欧洲议会议员谴责美国在数字领域的威权挑战
-
他也回击拜登:以色列不是美国国旗上的一颗星星
-
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
大火突发时,警卫第一时间开溜…
-
美国再开“民主峰会”,巴基斯坦:谢邀,但不来
-
美国又现“毒沉船”:载有1400吨甲醇驳船在俄亥俄河下沉
-
被国际刑事法院指责“反人类”,菲律宾决定暂停合作
-
美向芯片企业逼要“核心商业机密”,韩企直呼“太过分”
-
看到大陆民工食堂这盆蛋,台主持人苦笑:好奢靡好羡慕!
-
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