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医学专家:新冠“后遗症”可能来自于心理因素
邓西龙表示,新冠病毒毒株变异成奥密克戎以后,引起的重症基本上就没有了。
“我们从去年12月收治奥密克戎感染者,到今年10月,基本上是一例重症都没有,所以后来对本土疫情里面的一些新冠康复者也进行了出院以后三个月的随访,也没发现这些病人有明显的后遗症,他们所诉说的‘没力气,睡不好或者是焦虑’,更多的是主观感受,不一定跟新冠导致的器质性病变相关,大多是心理因素,对这些病人,主要是进行心理疏导。”
邓西龙说道,一些研究指出的“长新冠”“脑雾”,这些依据足不足,样本多不多,都是值得探讨的。
而且,现在国外也有很多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导致的“长新冠”越来越少。国内研究也发现,感染奥密克戎后,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或者是类似感冒症状,恢复得也快,基本没有后遗症,大家不需要太担心。
康复者回到社区后可以正常工作学习
张忠德也就“长新冠”分享见解。他表示,在国内,康复者后期咳嗽、气短、汗出、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的出现,有时候是因为人们早期自行服用大量中药。
“本来想要清热解毒,但反而伤了身体正气所致,这些情况通过正规的中医药治疗,都能很快治好。”
另外,还有部分人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对病毒的恐惧心理等,引起失眠、焦虑、心慌心悸等症状,也是比较普遍的。中医药在解决这一类所谓“长新冠”或认识不足引起的情绪问题,有很多好办法。
他提醒,大部分患者康复回到社区后,再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其实非常少,对往后的正常生活也没有影响,不需要害怕恐惧。只要保持心态平和,正常地去工作去学习就可以了。
没有看到证据表明奥密克戎损伤大脑
不少患者担心奥密克戎会对大脑造成损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党委书记、广州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院长宁玉萍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不大,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点发热、咽喉痛等等,基本不会出现脑部症状。
目前,也没有看到这方面报道显示有证据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会对脑部造成损伤,大家大可不必惊慌。
谈预防重症,这些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
目前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力较强,但重症的不多。不过,从一些研究来看,一旦患者发展为重症或者危重症,其危险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有哪些有容易发展为重症的倾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黎毅敏教授根据前期的工作经验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提醒以下这些人群容易发展为重症,应密切关注:
1.年龄超过60岁的人群;
2.有基础病的人群,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或有慢性肺部疾病,或糖尿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
3.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口服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者;
4.肥胖人群,BMI(身体质量指数)≥30者;
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6.重度吸烟者。
重点人群五点防护建议
黎毅敏教授支招,上述人群在加强日常防护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发烧应及时找医生咨询、就诊;
2.积极治疗基础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好血压、血糖,莫擅自停药,以免基础病加重,一旦感染新冠病毒,会叠加并发症;
3.建议重度吸烟者,即使没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建议戒烟,因为戒烟对肺功能的恢复有莫大的帮助;
4.合理运动,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5.调整好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谈心理支持,要让医务人员适当休息
本轮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支援方舱、核酸检测等工作,压力较大,如何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呢?
宁玉萍表示,本轮疫情来势汹汹,传染力很强,很多医务人员都去到一线核酸检测、去到方舱支援,他们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是太疲倦了;二是来自于家庭,医务人员自己家里也有孩子、老人需要照顾等等。
怎么缓解呢?“我觉得第一是要让医务人员得到适当的休息,适当地做一些舒缓运动。另外,我们也开通了医务人员的心理热线,也可以帮助缓解医务人员的压力。”
减少患者的病耻感要多做科普
不少老年人对患上新冠有病耻感,对此,宁玉萍表示,病耻感是源自于对病毒感染的不理解,觉得它是一个很严重的疾病,可能觉得是由于自己没有做好防护而感染,担心会被朋友、邻居指责。
“我觉得首先要多做科普宣传,让他们知道病毒的毒力没有那么强,即使被感染病毒也没有那么恐怖,绝大多数都是轻症,甚至很多都是没有症状的,不要让他们对病毒产生恐惧,就不会有病耻感。”宁玉萍表示。
另外,这个病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要给患者讲清楚,动员老人打疫苗,特别是完成三针疫苗,也要让他们知道并不会发生医疗挤兑,“我们的医院还是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欢迎市民拨打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
不少人担心,新冠疫情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次生问题。对此,宁玉萍表示,疫情确实给大家带来很多心理创伤、心理问题。北京大学陆林院士做的调查发现,不光青少年,普遍来说失眠、抑郁、焦虑的问题增长了20%以上。
如何面对这些次生问题?“我认为,后疫情时代,要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的关注辅导,加强体育锻炼,并让青少年回归到正常的作息时间。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遇到问题应该到哪里去求助。像我们在疫情期间,针对广州市的中小学学生和老师开展了很多的心理健康的培训讲座。我们的心理热线020-81899120是24小时免费开放的,市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拨打这个热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伍仞、方晴、周洁莹、张青梅、翁淑贤)
- 原标题:广州医学专家答疑新冠疫情防护和救治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重庆疾控专家:奥密克戎致病性明显减弱
2022-12-03 18:45 抗疫进行时 -
珠海:社会面便民采样点测核酸将自费
2022-12-03 18:40 抗疫进行时 -
神舟十六号完成总装测试
2022-12-03 15:01 航空航天 -
广州专家:奥密克戎毒力非常低,市民按普通感冒来储备药物即可
2022-12-03 14:40 抗疫进行时 -
湖南浏阳打人街道工作人员被开除党籍、政务撤职
2022-12-03 14:08 基层治理 -
这几天本地确诊病例也在上升,跟溢入有关联吗?上海发布回应
2022-12-03 11:54 抗疫进行时 -
北京辟谣“明天起全面放开”等不实消息
2022-12-03 11:11 抗疫进行时 -
国际赛事又“播错国歌”,香港运动员打手势叫停
2022-12-03 11:07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福建泉州:“侨说二十大” 画出同心圆
2022-12-03 10:24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广州发烧感冒药一天卖出10万笔 市监局:不必大量囤药
2022-12-03 10:07 抗疫进行时 -
北京市公布新冠核酸检测医学检验实验室合格名单
2022-12-03 10:01 抗疫进行时 -
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3933+28894
2022-12-03 09:09 抗疫进行时 -
深圳:公交、地铁、药店、旅游景点等凭绿码通行,不再查验核酸报告
2022-12-03 08:39 抗疫进行时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703+2610,含社会面363例
2022-12-03 08:22 抗疫进行时 -
港澳台各界深切缅怀江泽民同志
2022-12-03 08:03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27+264
2022-12-03 07:59 抗疫进行时 -
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问答:为什么个别地方还是出现层层加码
2022-12-03 07:58 抗疫进行时 -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在轨交接
2022-12-03 07:23 航空航天 -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对江泽民同志逝世表示哀悼
2022-12-02 21:54 -
北京:履行防疫责任,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2022-12-02 20:14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在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评论 26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评论 28县乡两级不作精简要求,传达什么信号? 评论 225瑞银30亿瑞郎收购瑞信,政府提供90亿作保 评论 229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评论 12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