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人看中国的眼睛亮起来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首揭敌后抗战面纱
“100天讲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100个故事”之七
1944年6月,延安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参观团一行共21人,其中包括外国记者斯坦因、爱泼斯坦、福尔曼、武道、夏南汉神父、普罗岑科等人以及当时国统区报社的记者。与世隔绝的延安,带有神秘色彩的中国共产党,隐蔽却壮阔的敌后抗战,在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眼中和笔下,逐渐揭开面纱,客观、真实地展露在世人面前。
1944年6月,毛泽东(第一排左四)等与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在延安王家坪合影(文内图片均来自 《这里是延安——中国共产党对外如何讲好革命故事?》 人民出版社)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有关延安和中共抗日的新闻报道采取了严密的封锁政策。“究竟封锁线的后面发生了什么?这些共产党果真像政府当局所形容的那样坏吗?他们是不是压迫着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他们曾经或能够尽怎样的贡献?”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外国记者脑海里。他们认为不能听信国民党的一面之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能得到答案。冲破国民政府重重阻力,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艰难成行。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中外记者团来访,周恩来亲自主持接待工作。他强调,既要准备好全面介绍本部门的材料,主动介绍实际工作情况,又要准备解答他们临时提出的问题。属于本部门本单位业务范畴内的问题,必须明确负责地解答,不要回避敷衍。只有提出具体材料,说明具体事实,才能取信于人。周恩来还向负责接待任务的延安交际处特别指出,“宣传工作,要实事求是,介绍我们的成绩,也要说明我们工作中有错误、有缺点,说明我们有克服错误、缺点的办法,切不可虚张浮夸,更不可弄虚作假”,“此外,还要以诚恳、坦白的精神同记者们交朋友。”正是以这种磊落、坦荡、开放、自信之姿,共产党人迎来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944年6月,中外记者团与朱德(第一排中)、周恩来(第一排右三)等在延安王家坪合影
1944年6月9日,中外记者团辗转周折终于抵延,受到了中共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热烈欢迎。一个多月里,交际处组织记者团参观边区的机关、学校、生产部门,参加各种集会,访问边区英雄模范人物、作家、艺术家以及各阶层知名人士。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行事作风令外国记者大为感慨:“我完全自由地去做调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不准问的问题,也没有被拒绝的答复。”原本对解放区“两眼一抹黑”的记者们,宛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与传闻中截然不同的情景,留下深刻印象,发出大量报道。记者团6月共发电讯30件,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抨击了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董必武在一次报告中提到:“一位外国新闻记者对我说,他在来延安之前,觉得我们的宣传有些夸大,来延安后,他觉得我们的宣传太不够了!”
1944年6月,八路军总部在王家坪桃园设宴招待中外记者团
中国人自古有开眼看世界的追求,而西北之行也为世界提供了开眼看中国的契机。
在晋绥抗日根据地,中外记者团亲眼见证了八路军拔除日寇根据点的激烈战斗,连连惊呼:“奇迹,奇迹,没有飞机大炮就能很快攻下坚固的据点,真是奇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不攻自破。“擦亮双眼”的外国记者数次撰文报道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事迹。斯坦因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刊文:“在封锁线后面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热烈的新社会,简直使我目瞪口呆,五年以来,在重庆对共产党除恶意诽谤以外毫无所闻的我,对着在延安所发现的事物,吃惊地擦拭着自己的眼睛。”国民党中宣部顾问,被认为“政治可靠”的美国记者武道,延安之行后态度也发生逆转。他在新闻界联席会议上坦言,自己过去对八路军共产党是反对的,这次延安和晋西北之行证明他过去的观点是错误的。
敌后战况震撼人心,军民情深也令人动容。八路军奇袭汾阳告捷,战斗一结束,年迈的大爷、小脚老太太、垂髫孩童,带着瓜果蔬菜,提着茶水鸡蛋,赶来慰问部队。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福尔曼,他不禁感叹:“在中国十几年,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热烈生动的军民合作、群众慰劳场面”,“过去有人告诉我们,……,人民害怕八路军,恨八路军。今天这些谎言已被事实揭穿了。”
叶剑英参谋长向中外记者团介绍中共抗战情况
深藏功与名的敌后抗战让记者们大开眼界,开诚布公的伟人风范也令记者们折服。毛泽东对参观团高度重视,不仅会见了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还与多位记者会谈。当福尔曼问道:“为什么你们自称为共产党呢?为什么不把党的名称改换一下,将‘共产党’改为‘民主党’、‘新民主党’或与此类似的名称呢?”毛泽东摇摇头说:“别人怎么称呼我们,对于我们的意识是无关痛痒的。假使我们突然地改换了党的名称,那么在中国国内或国外的某些人民便将因袭旧名来责备我们,说我们在企图掩蔽事实。不,我们不能而且也不需要更改名称。重要的是内容与实践而不是称号。”事实胜于雄辩,真金不怕火炼。带着这份坚定与自信,当斯坦因问及,“你以什么权利在这里指导政府和军队”时,毛泽东说:“靠人民的信任,靠当前在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各级政府之下的八千六百万人民的信任!”
1944年6月13日 延安《解放日报》刊登报道:《接见记者团席上毛主席畅谈国内外局势》
毛泽东在《解放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关于共产党的真相究竟如何这一方面,大多数的外国人与大后方的中国人,还是不明白的……”“但是事实胜于雄辩,真理高于一切,外国人中国人的眼睛,总有一天会亮起来的。现在,果然慢慢地亮起来了。”雄鸡一唱天下白。在中外记者团的正义报道下,“所有对八路军污蔑的谣言已被事实所粉碎,任何封锁都已封锁不住了”,一个真实的共产党正用坦荡、磊落的襟怀,开放、自信的心态,拨云见日,步入世界舞台。
- 原标题:外国人看中国的眼睛亮起来了——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首揭敌后抗战面纱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特斯拉第四次回应:恳请还原真相
2021-04-22 10:11 大公司 -
周小川:如果美国老用美元搞制裁,人民币也会起来
2021-04-22 09:48 博鳌论坛 -
新华全媒+|清华园里话育人
2021-04-22 08:3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惠企利民!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2.6万亿元
2021-04-22 08:34 -
31省份新增确诊6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4-22 08: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早前用心反驳西方,后来发觉他们是有偏见”
2021-04-22 08:16 香港 -
“以前播种子,国产的伴着沙土撒,进口的就一粒一粒摆”
2021-04-22 07:59 聚焦三农 -
朱镕基当年这段话,为印企走向中国播下种子
2021-04-22 07:49 老外在中国 -
中车四方在美制造地铁车厢开始载客试运行
2021-04-22 07:43 -
王毅:日方应审慎处理福岛核废水问题
2021-04-22 07:20 福岛核泄漏 -
云南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2021-04-22 06: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消协回应:尊重消费者是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
2021-04-21 23:04 大公司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深夜发声
2021-04-21 22:13 大公司 -
郑州特斯拉体验中心:会提供事故前半小时行车数据
2021-04-21 21:53 大公司 -
李克强在成都对“蓉漂”们说:希望你们工作生活都“巴适得很”
2021-04-21 21:06 -
回应时代呼唤 开创美好未来——解读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021-04-21 20:32 -
青春之清华 青春之中国
2021-04-21 20:29 -
时政微纪录丨清韵华章系家国
2021-04-21 20:27 -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市委深改委会议今天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2021-04-21 20:14 上海观察 -
李强与这家疫苗研发领域的外企掌门人视频连线,期待更多创新技术、前沿项目落地上海!
2021-04-21 20:12 上海观察
相关推荐 -
美防长言毕,解放军高官反击! 评论 280中方代表香会质问美防长:美方这么做难道不矛盾吗 评论 206印度发生“本世纪最严重”火车事故,已致233人死亡 评论 632放弃外籍!孙立成、谢晓亮转为中科院院士 评论 315最新闻 Hot
-
崔天凯:欧洲对自身安全管理不善,今后还得看我们亚洲
-
谈及中美竞争,他表示:中国文明历史最悠久,一定能…
-
伊朗沙特等国将建“新海军联盟”,印巴也会加入
-
美专家对中国代表团贴国旗借题发挥,被嘲:怕美国人又脸盲认错人
-
澳总理:假定亚太将发生冲突是一种“危险的错误”
-
美防长言毕,解放军高官反击!
-
主动与中国防长握手后,美防长称:保持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
中方代表香会质问美防长:美方这么做难道不矛盾吗
-
拜登首次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吹嘘“避免了经济危机”
-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创新纪录
-
17岁女生婚纱照被盗用,反遭网暴一万多条?当事人发声
-
美国网民: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了?
-
泽连斯基“威胁”北约,得手了?
-
金砖国家或设立共同货币,南非:以免成为制裁受害者
-
美国寻求从日本购入TNT,为乌克兰造炮弹
-
“美军正将武器装备分散到亚太小基地,免于中国‘决定性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