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迅雷:“基建狂魔”为何不能让日本经济再度腾飞
最后更新: 2022-07-09 09:02:40【文/李迅雷】
近来随着日元大幅贬值,人们对日本债务问题及日本经济的担忧也与日俱增。或许大家有所不知,日本也曾经是一个基建狂魔,尤其当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时候,日本政府通过拉动基建等逆周期政策,让日本经济回稳。
尽管如今日本当年所创设的“东亚增长模式”受到诸多质疑,尽管日本被称之为“失去了30年”,但日本迄今仍保持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是二战之后成功转型的极少数范例,如今仍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
因此,本文在充分肯定二战后日本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通过分析日本长期低迷下的政策应对的得失,尤其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得失,看看是否有值得借鉴之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兴土木的日本:利弊得失如何评判?
20年前,长期定居日本的美国学者阿列克斯·科尔出了一本颇受关注的书,叫《犬与鬼》。这个看似奇怪的书名,实际上来自大家都熟知的中国典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狗马最难。” “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他用这个典故来影射日本面临的问题——解决现存问题的灵丹妙药难求,但斥巨资于示范工程却是易如反掌。
2005年,国内中信出版社推出了这本书的译本。而且吴敬琏还为本书写了推荐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一直被当作是发展成功的典范,经济增长的楷模。
本书却向我们揭示了另一个危机重重的日本:僵化腐败的官僚体制,导致金融体系崩溃的命令型资金供给体系、浪费资源的基本建设投资、巨额的隐形财政赤字、忽视环境问题的产业发展、破坏文化遗产的城市改造、填鸭式不重视能力培养的教育体制……凡此种种都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警示作用。
据说日本基础建设的热潮,始于1959年东京奥运会申办成功。这种通过举办国际运动会的方式来拉动基建投资,似乎是东亚国家的普遍做法。从下图中发现,1972年日本的大藏省的公共工程支出增速为37.6%,这是否与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提出的《日本列岛改造论》有关?他恰好在1972年当选首相,并且在1972年三次大幅追加财政支出预算。
日本公共工程支出及增速
来源:日本财务省,中泰证券研究所
田中认为,只有通过大规模的交通网建设,才能够消灭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要同时消灭城市过密和农村过疏的弊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工业的重新布局,充分运用智慧和知识,建设全国新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整顿通讯网络,只要做到这些,就一定能够消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
不过,由于日本的大部分土地都是非国有的,田中的列岛改造计划过于宏大,推进的成本极高,如一些企业趁机大量购买土地,待价而沽,并且带动物价上涨,加上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田中的列岛改造计划搁浅。
尽管列岛改造计划搁浅,田中也因受贿案而辞职,但日本的基建投资规模却越来越大。因为接下来的继任首相所推行的所谓“田园城市国家构想”、“资产倍增计划”等,与列岛改造计划基本都一脉相承。
但日本的这些基建投入是否非常必要呢?这引起不少争议。例如有文章是这么描述的:日本似乎创造一个完全人造的自然界。至1993年,55%的海岸线被混凝土覆盖,巨大的四角水泥砌块“护卫”着美丽的海岸。
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日本修建了超过2800座水坝,年平均投入2000亿日元。单是1995年至2007年的基础建设预算就高达650兆日元,超过美国同期3至5倍。早在1998年,公共建设的产业工人就占据了总劳动力的10%,达690万人。
从日本政府在基建投资的数据看,1992年是一个明显的增速高点,达到12.8%,这应该为了应对房地产泡沫破灭而采取的逆周期政策,旨在稳增长。另一个高点发生在2009年,增速达到7.3%,这显然也是为了应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经济的打击。
2013年日本自民党卷土重来,安倍再次执政。有备而来的安倍采取大胆的刺激经济对策,安倍经济学的具体政策指向可以总结为:1.将通胀目标设置为2%;2.促使日元贬值;3.政策利率降为负值;4.无限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5.大规模的公共投资;6.日本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建设性国债;7.修改日本银行法加大政府对央行的发言权等。在政府基建投资经历了两年回落之后,2013年增速拉升至14.5%。
从数据上看,日本政府通过扩大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尤其当经济出现回落的时候,启动基建投资,都能让GDP增速回升的正值。自2011年日本政府在基建投资上的投入达到最低负增长之后,如今基建投资的规模总体处在缓慢回升之中。
日本政府基建投资规模及增速
注:基建投资数据为政府投资的建筑和土木规模
来源:日本财务省,中泰证券研究所
但是,日本政府为了稳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目前日本政府(含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为256%,几乎是全球最高的。即便剔除地方政府的债务,2020年中央政府的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也达到221%,是日本20年前的两倍多。而美国联邦政府的杠杆率为130%左右。
日本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
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泰证券研究所
日本政府杠杆率水平的快速上升,背后反映了其公共支出的效能非常低下,这是日本“失去30年”期间最受诟病的地方。《犬与鬼》中这么形容日本的公共投资:今天,几乎没有一座山腰不是由碍眼的水泥建筑所支撑;大型水坝蓄满了根本就不用的水和电;壮观的大桥连接着荒无人烟的岛屿。
日本举国上下修建了无数没有乘客的铁路、没有集装箱的码头、没有汽车的高速公路、没有租户的租赁市场、没有美术品的美术馆……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三大发达国家为例,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对建设事业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为 18.2%,同期英国为 12.4%,美国为 8.5%。2001 年,日本仍超过了13%,美国不到 5%。此外,公共事业部分的投入差别则更大。90年代初,日本将约 8%的 GDP 用于公共事业,美国不到 2%,日本约为美国的 4 倍多。2000年,日本对公共事业的投入上升为 9%,而美国下降为不足 1%。
日本政府公共投资占总投资比重
来源:日本财务省,中泰证券研究所
因此,发展基建投资虽然有利于经济发展,但必须提高效能,注重投入产出比。否则,政府债务不断上升,社会成本不断增加,经济就难以运行下去。当前日本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虽然有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但也与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竞争力下降等有关。
- 原标题:基建狂魔为何不能让日本经济再度腾飞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6月电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16家车企销量破万辆
2022-07-09 08:39 观网财经-汽车 -
货拉拉等4家货运平台被约谈:要求立即整改压价竞争,规范收费
2022-07-09 07:2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通用二季度在华销售48.4万辆,同比下滑35.5%
2022-07-08 23:11 观网财经-汽车 -
外媒:美国5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正流入欧洲和中国
2022-07-08 19:12 观网财经-海外 -
安倍遇袭,日本经济通往何方?
2022-07-08 16:32 观网财经-海外 -
无奈的“安倍经济学”与疫后日本经济成长战略
2022-07-08 15:57 观网财经-海外 -
年内156家银行涉反洗钱违规,合计罚没逾1.6亿
2022-07-08 14:40 银行钱荒? -
“周杰伦”的流量盛宴,网易云音乐的“止战之殇”
2022-07-08 14: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安倍遇刺,日元短线走高
2022-07-08 11:58 观网财经-海外 -
万字详解印太经济框架:经济成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最大短板
2022-07-08 09:55 观网财经-宏观 -
西安部分区域跨省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暂停
2022-07-08 09:17 抗疫进行时 -
7月再加息75基点?美联储两高官重申支持
2022-07-08 09:00 观网财经-金融 -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将离任
2022-07-08 09:00 观网财经-金融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上海市科委共同发布“高企贷2.0”
2022-07-07 21:43 观网财经-金融 -
恒大发布“30万元以下最好纯电SUV”,定金将打入公证账户
2022-07-07 20:47 观网财经-汽车 -
正播着约翰逊的新闻,BBC主播…
2022-07-07 17:58 -
6月外汇储备减少565亿美元,外汇局解读
2022-07-07 17:21 观网财经-金融 -
京东方将向iPhone14供屏500万片,三星将供6000万片
2022-07-07 17:11 观网财经-科创 -
J·K·罗琳“愿望”成真…
2022-07-07 17:04 -
电商供应链怎么做,抖音快手仍没有答案
2022-07-07 14:54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137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评论 173美国投下唯一反对票,中方:极大的失望 评论 439世界如此混乱,出路在哪里?他们提到同一个词 评论 133最新闻 Hot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巴总理: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