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华清: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关键字: 刘华清诞辰100周年刘华清航母之梦中国航母之父中国海军司令刘华清【今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了刘华清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座谈会。9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不仅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该座谈会上四名干部的发言,从不同的角度纪念这位老红军、老领导。
刘华清上将曾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还曾经担任多年解放军海军司令员。正是在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航母事业获得了极大进展。人们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东方早报》曾在相关特别报道中刊发长文,回顾了刘华清与中国航母事业的往事。】
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中)
“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刘华清
“我国对航母作过可行性研究,我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在个人回忆录中,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如此总结其对中国航母发展的贡献,之前他曾担任海军司令员7年之久。
尽管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人们却早已将“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两顶桂冠加冕于他。
1970年,刘华清组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不久之后即搁浅;1975年,他“憋不住”向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中央领导人“上书”,力陈上马航母重要性;1982年之后,他任职海军司令员,一手推动了航母的前期论证与预研工作;1987年,他又一次汇报,将航母列为海军未来装备规划的最关键问题。
刘华清还曾作为首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登上了美国“小鹰”号航母,其规模气势和现代作战能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至于刘华清后来认为,正是航母的出现,把海战的模式从平面推向了立体,实现了真正的超视距战斗。
“刘司令对中国航母的最大贡献在于,他认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并极力推动航母的立项和批准。在核潜艇的问题上,他也是这样。他是个决策者,能够意识到什么是关键的,他意识到了航母和核潜艇是关键,就亲自抓这两个问题。”海军前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如此总结。
在这位与刘华清前后共事12年的老部下看来,刘华清认为某件事情没有必要时,他就会提出不同意见,如果他认为某件事情是应该去做的,他也会反复提,直至达成,在航母问题上更是如此。
如今,中国终于拥有自己的第一艘航母。郑明说,刘老当可瞑目了。
1945年9月,刘华清同志率部攻克夏津县城后留影
1970年
“文革”期间航母梦搁浅
“据观察,你还是老老实实干工作,没有什么背后活动。但江青说过,‘刘华清是坏人,不能用’;根据是什么,海军不清楚,也没办法。”
刘华清第一次与航母结缘可以推到1970年,当时他54岁。那一年距离刘华清加入海军已有18年。
1952年,解放军首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将15岁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的刘华清从陆军拉到了海军。1953年,刘华清担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之后,他又先后成为北海舰队副司令、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六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但“文革”开始后不久,刘华清在国防科委的办公室就被人秘密搜查过,过了一段时间,他被撤职了。
之后,刘华清莫名其妙地背负了十年的“坏人”名声。他回忆说,江青非常肯定地对其作过鉴定:“刘华清是坏人。”刘华清当时并不知道江青的这一评语,他曾经向一位海军主要领导人询问自己的工作情况,这位领导告诉他:“据观察,你还是老老实实干工作,没有什么背后活动。但江青说过,‘刘华清是坏人,不能用’;根据是什么,海军不清楚,也没办法。”
- 原标题:“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马密坤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67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5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6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