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帆:马克龙的胜利,能掩盖法国一分为二的脆弱吗?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当马克龙伴着欧盟盟歌、贝多芬的《欢乐颂》(Ode to Joy)走上埃菲尔铁塔下的舞台时,很多记者都注意到,他的夫人,也是他大选的得力助手——布丽吉特却是一脸愁容、满腹心思。
今年的大选,布丽吉特是马克龙竞选团队的重要操盘手,因此,她比以往更加了解法国的政治生态和面临的困难。想到丈夫马克龙将要面临的种种难题,让她强颜欢笑,确实比较困难。
马克龙夫人在庆祝时并非全无笑容,但确实被记者们捕捉到不少相对严肃的表情,来源:thestar.com截图
4月25日的法国《电讯报》(Télégramme)头版以《一场胜利,一千个挑战》为题,概括了马克龙胜选后面临的困境。
其实,马克龙的难题,一千个是打不住的。更要命的是,法国有的难题是无解的。比如能源价格,如果法国与欧盟继续制裁俄罗斯,那么法国的油价只能继续上涨,如果法国停止制裁,那么就是“背弃”支持他连任的盟友们,很难选择。
法国作为欧盟关键成员和北约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重要贡献者的地位又续期五年。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朔尔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4日夜晚对马克龙致以祝贺,也反映出这一点。
所以,马克龙在下一个五年任期之中,不可能背弃自己的欧洲和北约盟友,只能在与盟友合作、独立自主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然而,马克龙击败极右翼挑战者勒庞,尽管法国的欧洲和北约盟国都松了一口气,但在法国国内,这样的胜利却多少掩盖了这样一个现实:民族主义、疑欧主义、反移民的极右势力比二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强大。勒庞的支持率首次超过了40%,因此《世界报》说马克龙得到的是“并不优雅的连任”。
法国社会仍然严重分裂。选票最能说明问题,这个国家已经一分为二。一个是投票给马克龙的法国,在退休人员和中上阶层或者至少受过三年以上高等教育人群中占多数;另一个是选择勒庞的法国,他们是基层民众,经常感到受到排斥;选择马克龙的人居住在大城市,更多居住在国家的西部;那些选择勒庞的人,特别集中在东北部、地中海,以及安的列斯和圭亚那。
虽然马克龙总体上获胜,但勒庞在法国一些地区以及年轻人和工人阶级中领先。她的支持者每一次都在壮大。
马克龙当务之急是调和这 "两个法国",以避免在通货膨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社会危机。因此,在社会问题种种,极端政治势力强盛的背景下,马克龙的第二届总统任期至少不会比第一任轻松,甚至更为艰巨。
马克龙本人在埃菲尔铁塔前发表低调的胜选演讲时也承认了这一点。绿色燃油税和价格上涨引发的黄背心反政府抗议活动(甚至一系列暴力冲突)给他的第一个任期留下了创伤。
“我们的国家被怀疑和分歧所困扰。”马克龙表示,他希望回应勒庞选民的要求,以及那些弃权或在第一轮投票中投票给极左翼候选人梅朗雄的人的关切。“今天的投票要求我们考虑人们生活中的所有困难,并对这些困难和人们所表达的愤怒作出有效回应。”
据统计,有28%的法国注册选民选择了弃权——这是50多年来第二轮总统选举的最高缺席率——分析人士表示,法国人仍对政治感到幻灭,对领导人不信任。
右翼报纸《费加罗报》展现了对马克龙连任的巨大热情,将之称为“伟大的胜利,伟大的挑战”。但同时,该报总编布雷泽特(Alexis Brezet)小心翼翼地指出,实际上“巨人的根基脆弱”,谁能够相信马克龙的连任是出于民众的爱戴?
马克龙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在一个极度分裂的国家创造凝聚力。勒庞将尽她最大的努力,在6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利用她的成果。
法国最开始议会选举每5年一次,总统每7年一次。由于时间交错,在部分年份,会产生两党分别控制总统府和议会的“共治”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政治僵局,后来才演变为同一年举行,因为历史原因,也没有办法放到一起,毕其功于一“选”。
这样做其实有点浪费,相比同时选举而言,白白放大了政治博弈的时间和空间,但一般而言,新总统所属的党派在同一年都能拿下议会,只是今年变数突然变大了。
勒庞虽然承认在总统选举中失败,但仍对马克龙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她发誓要与她的国民联盟党一起为议会选举继续战斗。如果马克龙要在未来五年内有效执政,他需要控制国民议会。
在议会选举之前,总统选举中表现最强劲的三股政治势力将展开一轮紧张的谈判和拉票:分别是被马克龙所称的“极端中间派”团体,以及勒庞的极端右翼和梅朗雄的极端左翼。后者在第一轮选举中排名第三,几乎击败勒庞获得与马克龙进行第二轮角逐的资格。
勒庞的挑战很凶猛,但马克龙也拥有优势,因为他的胜利将使他的政党“共和国前进党”够吸引落败的中右翼、中左翼和绿党的国民议会潜在候选人,形成某种大联盟,在6月赢得议会选举。
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勒庞或许能把一些投票给泽穆尔的人拉进自己的阵营。泽穆尔是另一位聚焦于移民的极右翼候选人,他得到了富裕白人的支持。然而,两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使其难以达成联盟。
分裂的左翼的领导人也在组建联盟,希望能在国民议会中赢得席位。梅朗雄甚至宣布了成为总理的雄心,在这个职位上,他可以阻止马克龙推动通过左翼不赞成的法律,而法国共产党领导人法比恩·鲁塞尔希望一个团结的左翼控制议会,以应对“我们民主的严重威胁”。
至少在两个月后的议会选举之前,马克龙在试图让法国人和解时遇到的麻烦,可能会和他曾试图协商俄乌停火时的一样多。
马克龙在胜选集会上说:“现在的任务是团结。”而目前来看,这个任务相当艰巨。他还说,他是所有法国人的总统。但是,大约将近一半的法国民众不这样认为。
有些精英人士也“看透”了他。布黑央(Luc Bourianne)在《东部共和报》(l’Est Republicain)批评马克龙的选举策略“既聪明又无耻,实际是一种投机行为,通过削弱左翼和右翼中的温和派,让他的对手只剩极端主义、激进主义,以及对抗者”。这样的马克龙能否求得团结,甚至能否长期维系政治联盟呢?
而“团结”仅仅是马克龙“一千个挑战”中的第一个。即便他完成了这一任务,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毕竟,黄马甲、黑马甲群体,在他的庆典之夜,就已经走上街头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魏凤和访哈:要警惕有的大国插手中亚,干扰破坏中亚地区安全
2022-04-26 08:26 -
秦刚:希望华侨华人在美享有应有的地位
2022-04-26 07:37 中美关系 -
俄宣布停止在亚速钢铁厂作战,乌:不撤,没谈拢
2022-04-26 07:30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确诊47550例、死亡268例
2022-04-26 07:23 美国一梦 -
拉夫罗夫:西方希望乌克兰继续战斗,耗尽俄军队和军工企业
2022-04-26 06:43 乌克兰之殇 -
推特终于愿意谈了?
2022-04-25 23:04 -
美防长“希望俄罗斯被削弱”话音刚落,乌克兰5座火车站遭袭
2022-04-25 22:51 乌克兰之殇 -
俄宣布单方面停止在亚速钢铁厂的作战行动
2022-04-25 22:47 俄罗斯之声 -
土耳其防长不满美国双标:凭啥印度买S-400不受制裁?
2022-04-25 22:38 -
澳防长称中国靠贿赂拿下国际协议,外交部回应
2022-04-25 21:25 中国外交 -
拜登计划提名她为美国驻乌克兰大使
2022-04-25 21:15 乌克兰之殇 -
日本外相视察美航母,“展示日美同盟威慑力”
2022-04-25 20:28 日本 -
尼加拉瓜“退群”,怒斥美国是“扬基帝国主义”
2022-04-25 19:21 -
约翰逊后,冯德莱恩、欧洲七国外长将接连访印
2022-04-25 19:18 印度惊奇 -
“每次和成员国外长通话,他们都说在采购天然气”
2022-04-25 18:50 乌克兰之殇 -
“最严厉武器”再缺席?欧盟外长:无法就能源禁令达成一致
2022-04-25 18:30 欧洲乱局 -
德国军火商还不死心:正申请向乌提供100辆步兵战车
2022-04-25 17:24 乌克兰之殇 -
日本也要掺一脚:派遣外交官员前往所罗门群岛访问
2022-04-25 17:21 日本 -
多国大批粮食变燃料!谁提高了全球粮价?
2022-04-25 17:18 食品安全 -
泽连斯基在基辅会见美国务卿和防长
2022-04-25 17:15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评论 213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21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86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2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51最新闻 Hot
-
“以色列定居者威胁我们,不离开就会被杀”
-
“美国利用‘不成文规则’,强迫企业在新加坡而非香港注册”
-
以色列宣布将地面行动扩大到加沙地带全境
-
“淘汰化石燃料,就会回到石器时代”?气候大会上争议不断
-
“一艘美国军舰出于自卫开火”
-
以驻联合国代表抨击犹太裔索罗斯:可耻!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