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李泽西欢迎一切建议和意见 lizexi@guancha.cn
【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
美国当地时间6月2日晚,推特刚上任7个月的信任与安全主管艾拉·欧文(Ella Irwin)宣布辞职,是CEO马斯克接管推特来第二个辞职的信任与安全主管。马斯克此前曾抨击推特对自己支持的电影予以限流。当地时间5日,琳达·雅卡里诺(Linda Yaccarino)将履职推特CEO,但在此之前,品牌安全和广告质量主管布朗(A.J.Brown)也已辞职。两名重要高管的离去,被认为将加大雅卡里诺管理推特的难度。
作为信任与安全主管,欧文主要负责落实推特的内容审核政策。当地时间2日晚,欧文发推表示,有人注意到自己1日就离开了推特办公楼,引起了媒体的猜测。她证实自己辞职,临走时祝福推特与全体员工。
欧文推特截图
《美联社》等媒体普遍认为,马斯克对推特内容审核措施的抨击是欧文与布朗离去的主要原因,马斯克本人2日也证实其“直接相关”。
马斯克推特截图(“Directly”有拼写错误)
1日晚,美国右翼媒体《每日电讯报》发布了一则题为《何为女性?》的电影,抨击美国民主党等左翼人士对“变性人”的“放纵鼓励态度”,马斯克在一小时内回复道“欲盖弥彰将使这个电影的观看量破纪录!”马斯克指的欲盖弥彰应为主流媒体和影院的“不待见”,不过推特很快也“不待见”这个电影,将其标榜为“仇恨言论”,并对其限流、限制分享。
《每日电讯报》CEO杰里米·博林(Jeremy Boreing)1日上午曾在推特抱怨称,《每日电讯报》本已与推特签署协议,在推特上免费发布该视频,但当推特发现电影含有“两次对变性人使用性别错误的代名词”时,就终止合作,并表示反而将对电影限流。马斯克对此表示,博林反应的情况体现了“推特内部很多人的失职”,因为使用性别错误的代名词没有违反任何法律。
马斯克回复博林推特截图
据报道,推特4月已撤销相关“代名词”审核政策,当时遭到了许多左翼组织的猛烈炮轰,但是“许多推特员工”仍然通过对其他“仇恨言论”政策的个人解读,继续施行原有政策。相关报道未指明“许多员工”是否包括辞职的欧文与布朗,不过大多美媒分析认为这至少应该是欧文的态度。
欧文于2022年11月接替约尔·罗斯(Yoel Roth)的职位。罗斯在马斯克接管推特后试图留任,但两人因就内容审查观点分歧过大,罗斯最终决定辞职。此前,欧文只在推特工作过几个月,负责处理“滥用和垃圾信息”,并未直接涉及制定内容审查政策。
欧文领英头像
“彭博社”曾于1月发文抨击欧文,称她就任后“无原则地满足马斯克的欲望”,包括暂停注销一些记者的账号,并对左翼言论予以更多限制。该报道还隐晦地暗示欧文或许利用了马斯克“上位”,称欧文与罗斯此前就曾因内容审核政策发生过冲突,后者凭“官大一级”胜出。“彭博社”还称,应马斯克的要求,欧文直接向记者泄露推特的内部档案和沟通记录,涉及罗斯的记录使后者遭到了死亡威胁,被迫逃离自己的家。欧文辞职后,有右翼网友欢迎她的离去,称她是个“热爱变性人的白左”,而另有左翼网友亦表示因她过去的所作所为,“不同情”她的遭遇。
马斯克1日另表示,已在研究推特就《何为女人》采取的一系列决策,称将解除对《何为女人》的大多数限流措施,但是不会将自动其往外推送,避免不关注右翼人士的推特用户“无意间”看到电影。此外,他还表示“何为女人”将避开与广告的投放同屏出现。
2日另辞职的布朗主要负责避免广告与“不合适”的内容相邻,影响投放广告的品牌形象,从而保护推特的收益。马斯克就该视频采取的措施似乎本未直接影响布朗的工作,不过相关争议可能对推特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间接影响了任何在推特投放广告的企业的形象。
“何为女人”视频截图
据《美联社》1日报道,受广告商“遗弃”推特的影响,富达蓝筹成长基金估计自己持有的推特股份估值只有655万美元,该基金2022年10月曾将同一股份估值定在2千万美元。马斯克3月曾称,推特估值已“腰斩”,而富达蓝筹成长基金似乎认为其估值已不及马斯克2022年10月购买时的三分之一。
推特经营高度依赖广告投放,在2021年近90%收入依靠广告。尽管马斯克推出了“用户收费”方案,但涉及金额仅为每用户每月8美元(约合57元人民币),且绝大部分推特用户没有选择该服务,因此大多分析人士不认为这一方案有能力取代广告的作用。
即将上任的新推特CEO雅卡里诺此前表示,“品牌安全是广告投放方的一个重点”。她上任后,不仅要负责改善推特在企业界的品牌形象,争取更多的广告投放,还需要安排填补两个高管岗位空缺。而马斯克虽然卸任CEO,但是他曾强调自己将继续负责监督推特产品、软件和系统运行,称雅卡里诺将主要负责推特的商业运营。这意味着雅克力诺的商业决策空间或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有美媒猜测,欧文的下场,是否将是雅卡里诺的“前车之鉴”。
4月,马斯克宣布雅卡里诺为推特CEO前,两人同台参与活动(图源:NBC)
2日,马斯克亲自转发“何为女人”,将电影直接推送给他的1.4亿名粉丝,称“每个父母都应看这个电影”。他还承诺将积极游说政府,力求禁止针对未成年人的变性手术。
马斯克近年更为积极参与美国政治、尤其助力推动右翼人士支持的议程,得到了共和党人士的欢迎,但同时遭到了民主党和美国主流媒体的抨击。他5月24日参与了特朗普共和党内“最强对手”德桑蒂斯的推特“宣布参选”活动,美媒普遍认为这表示马斯克正在“押注”频繁抨击左翼议程的德桑蒂斯,也注意到两人近期愈发互相引用政治言论。不过,宣布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频道崩溃”、“无法静音”等技术性问题,一些主流媒体借机归咎于马斯克“失败的经营”,称此次政治事故是推特大规模裁员的“必然后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推特- 责任编辑: 李泽西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2023-06-05 15:45 -
美军方称中国军舰“不安全靠近”美舰,外交部回应
2023-06-05 15:41 中国外交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2023-06-05 15:05 中美关系 -
日经225指数收盘价创近30年来新高
2023-06-05 14:53 日本 -
我大使:若日方执意对中日半导体合作设限,结果是中日双输、美国独赢
2023-06-05 13:46 中国外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2023-06-05 13:35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2023-06-05 13:28 华为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2023-06-05 11:56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2023-06-05 11:36 中美关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2023-06-05 11:30 美国政治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2023-06-05 10:49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2023-06-05 10:10 德意志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2023-06-05 10:02 俄罗斯之声 -
华盛顿上空突传巨响,国会山短暂“高度警戒”
2023-06-05 09:30 -
“中国比俄罗斯更强大,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023-06-05 09:00 乌克兰之殇 -
欧佩克+达成协议:减产至2024年
2023-06-05 06:46 -
印度:列车相撞事故救援已完成,死亡人数下调至275人
2023-06-04 22:07 印度惊奇 -
“一些西方国家看待中国崛起,如‘井底之蛙’般狭隘”
2023-06-04 21:16 -
崔天凯:他们离我们的领土太近了
2023-06-04 19:07 中美关系 -
相关推荐 -
-
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3获批林地盖酒店、占用耕地造湖……5省被通报 评论 102六国入境免签新政首日,相关入境人员增长12.54% 评论 161王毅:中越就提升两国关系定位达成共识,水到渠成 评论 82伊朗的60亿美元,又不给了? 评论 192最新闻 Hot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
“以色列想在战后加沙建缓冲区,已告知沙特等阿拉伯国家”
-
“美国想要落实两国方案,须对以色列更强硬”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
罕见!伊朗同沙特商讨加强军事关系
-
美国首个TikTok州禁令,没得逞
-
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
布林肯三访以色列“罕见训斥”,被内塔尼亚胡当面“泼冷水”?
-
美国迫使沙特撤资AI企业,为“防中国”?
-
拜登终于发声明:我们经常意见严重不合,但…
-
美议员竟又盯上这家中企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他再次驳斥BBC:虚假、不真实,请给予我们尊重
-
委内瑞拉将就并入争议地区举行公投,巴西罕见提高戒备
-
停火延长之际,哈马斯在耶路撒冷枪击:回应以军袭击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