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银集团以30亿瑞郎收购瑞士信贷,瑞士政府提供90亿作保
最后更新: 2023-03-20 10:39:55(观察者网讯)为阻止银行业的危机蔓延,在瑞士政府的斡旋和推动下,该国两家最大银行敲定了收购交易的方案。据路透社3月19日消息,瑞银集团当天同意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22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瑞士信贷银行,这项“历史性的交易”预计将在2023年底完成。同时,瑞士政府还承诺提供高达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但前提是瑞银集团需自行承担前50亿瑞郎的损失。
路透社报道截图
在当地时间19日晚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瑞士联邦主席阿兰·贝尔赛(Alan Berset)表示,最近的流动性外流和市场波动表明,恢复市场信心已不再可能,有必要采取迅速、稳定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就是瑞银收购瑞士信贷。”
瑞士财政部长卡琳·凯勒-萨特(Karin Keller-Sutter)则强调,这不是救助,而是一个商业解决方案,“(瑞信)破产会对瑞士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附带损害,并有着在国际上蔓延的风险。美国和英国非常感谢这个方案……他们非常担心瑞信破产。”
瑞银宣布收购后,瑞士财政部长卡琳·凯勒萨特、瑞士联邦委员会主席阿兰·贝尔塞和瑞士国家银行主席托马斯·乔丹(从左至右)出席发布会(图自路透社)
瑞士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说,收购协议是一种解决方案,有助于在当前的特殊情况下确保金融稳定和保护瑞士经济。
根据交易条款,瑞信股东每持有22.48股瑞信股份将换得1股瑞银集团股份,相当于每股0.76瑞郎,总对价达到30亿瑞郎。这要高于19日早些时候每股0.25瑞郎的报价,但仍远低于瑞信在上周五每股1.86瑞郎的收盘价。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瑞士央行同意向瑞银集团提供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援助,由瑞士联邦政府违约担保支持。瑞士政府还承诺提供高达90亿瑞郎的损失担保,但前提是瑞银集团需自行承担前50亿瑞郎的损失。
位于苏黎世的瑞士信贷银行总部 图自视觉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笔交易将巩固瑞银集团作为全球最大财富管理机构的地位,合并后的实体会在全球拥有5万亿美元(约合34.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资产,其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中东和亚洲。
在敲定收购方案之后,瑞银集团董事长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表示,瑞信的瑞士分部是“值得保留的优良资产”,现在谈论裁员的问题为时过早。但他有意缩减瑞信的投资银行业务,使其在集团风险加权资产中的占比不超过25%,从而与瑞银“保守的风险文化”保持一致。
瑞信成立于1856年,是瑞士第二大银行,在全球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今年2月,瑞信宣布2022年净亏损73亿瑞士法郎,连续第二年净亏损。3月14日,瑞信在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中自曝发现“重大缺陷”,呼吁瑞士央行提供金融支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在美国硅谷银行倒闭、利率飙升损害部分金融资产价值等问题的共同影响下,对瑞信的信心几近崩溃。过去一周里,瑞信股价下跌25%,储户一度每天提走超过100亿美元的存款,瑞士央行提供的540亿美元紧急援助也未能遏制暴跌的势头。
在这样的局面下,瑞士政府推动的收购方案得到了多国央行的支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表声明称,美方欢迎瑞士当局支持金融稳定,美联储已经与加拿大、英国、日本、欧盟和瑞士的中央银行采取协调行动,以增强市场流动性。
欧洲央行称,瑞士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恢复金融市场平静”,如有必要将通过贷款的方式支持欧元区银行。英国央行在声明中说:“在今天公告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一直与国际同行密切合作,将会继续支持其实施。”
外国投资者则以更加谨慎的态度看待这一举措。美国资产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的高级投资策略师布莱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直言:“如果市场没有发现其他挥之不去的问题,那么我会认为这是积极的表现。”
路透社指出,美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在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倒闭的冲击之下,美国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已被标普全球下调至“垃圾级”,注入存款可能无法解决其流动性问题。美国几家大型银行已经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300多亿美元。
美国政府也还没有确定对硅谷银行的处理方式。知情人士透露,最近一次的拍卖没有吸引到任何买家,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正在为硅谷银行制定拆分出售方案,寻求至少以两部分出售这家破产的银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瑞信- 责任编辑: 陈思佳 
-
打包卖不掉,硅谷银行或将分拆出售
2023-03-20 10:17 -
普京在人民日报发文:感谢中国对乌克兰问题采取平衡的态度
2023-03-20 10:14 -
外交部发布《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
2023-03-20 10:14 -
英国议会代表团窜台,我驻英使馆回应
2023-03-20 07:56 中国外交 -
全球高危病原体实验室十年翻倍,引发风险担忧
2023-03-20 07:51 -
我使馆提醒:中国公民立刻撤离!
2023-03-20 07:48 -
伊拉克总理会见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
2023-03-20 07:08 伊拉克局势 -
五方会议闭幕,巴以双方承诺结束单边措施
2023-03-20 06:46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3-03-20 06:44 中俄关系 -
“沙特国王邀请伊朗总统访沙”
2023-03-19 23:04 -
“不知道CIA是怎么想的,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故事”
2023-03-19 21:16 欧洲乱局 -
2008再现?拜登被曝“求助”巴菲特
2023-03-19 20:44 美国经济 -
叙利亚总统抵达阿联酋
2023-03-19 18:39 -
反击西方借“人权”施压,伊朗高官提到这件事...
2023-03-19 15:12 伊拉克战争 -
事关台海,澳防长:绝对没有
2023-03-19 15:08 观察者头条 -
普京首次造访马里乌波尔
2023-03-19 15:07 俄罗斯之声 -
日本导演晒了中韩工作餐后,韩网民破了大防了
2023-03-19 14:52 -
朝鲜称面对美国挑衅,一天超80万人踊跃报名参军或复队
2023-03-19 14:34 三八线之南 -
12小时闭门会谈后,塞尔维亚与科索沃达成部分协议
2023-03-19 13:51 -
谈判焦头烂额,瑞银救瑞信正面临重大阻碍
2023-03-19 11:47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评论 36财政部:多地现财政紧平衡,整体来看健康安全 评论 112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评论 157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评论 242“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通过产品验证鉴定 评论 380最新闻 Hot
-
洪森:北约正走向亚太,令人担忧
-
“乌克兰在俄境内建立特工网,这就是他们干的”
-
今年香会现场:中美如何“交手”?
-
沙利文放风:期待在“某个时候”拜登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
-
新加坡防长:日本得做点啥,让中国放心
-
涨价8%以上!土耳其将再次提高黑海海峡通行费
-
英国首相访美期间,要为他“拉票”?
-
“美国严重短缺,向中国药企紧急求助”
-
他点赞的“反变性”电影遭限流后,推特安全主管辞职
-
5G对华依赖度降不下来,“制裁”华为代价有多大?
-
印度耗资百亿卢比的大桥又塌了
-
乌军开始“反攻”了?俄国防部称击退“大规模进攻”
-
他倒打一耙,叫嚣中国“侵略”美国
-
“中国是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在亚太这么干,是在走钢丝”
-
“20余国情报官员在新加坡会晤,包括中美”
-
波兰武装组织宣称“参与袭击”俄边境,波官员紧急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