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急了!《纽约时报》评《流浪地球2》“可笑愚蠢”,只配30分!
最后更新: 2023-01-29 08:44:57大象新闻消息,猫眼9.4分,淘票票评分9.7分,豆瓣电影评分8.2分,可以说,《流浪地球2》在口碑上取得了比前作更加优秀的成绩。
《流浪地球2》让国内观众惊喜不已,它不仅在技术、世界观构架等方面完全超越前作,还证明了中国科幻也能在顶级赛道展现无限光芒。
许多人在观看之后,纷纷表示自己会给出五星评价,是因为只能打到五星。
如果说《流浪地球1》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那么《流浪地球2》是亲手拉着你出门指着天上万千星河说:抬头看,我们也能如此闪耀。
而与四年前一样,《流浪地球2》选择在海外同步上映。虽然这次仅仅只上线了125家影院(北美总共约 5000 影院),但《流浪地球2》仍旧斩获首映50万+(美元)的票房,上座率北美周末冠军。
有网友反映看到海外上映的消息准备去买票时,却发现已经场场爆满,网友们晒出来的上座率截图都相当高,买票难度与国内IMAX厅有一拼。
国外影评人与观众也在观影后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外网的评分中,烂番茄新鲜度达到82%,爆米花指数94%,IMDB则给出了8.2的评分,要知道,IMDB给世界前一百电影的评分门槛是8.3分。
然而,在众多的好评声中,美国知名媒体《纽约时报》的评论却显得十分突兀,仅仅打出了30分(满分100)的评价。
在《纽约时报》的文中,处处充满着不客观、偏见的言论。
指责《流浪地球2》失去了前作的欢乐,带来的是近三个小时的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未煮熟的主题和混乱的、明显被批准的潜台词。
而对于片中出现的核爆月球的情节,《纽约时报》评说道这是可笑的,愚蠢的叙事想法。
在最后更是说道,这部续集被它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和明显的民族主义信息所绊倒,没有第一部那种无意识的乐趣。
我们不知道《纽约时报》对于“可笑”与“愚蠢”的定义是什么,但也许在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纽约时报》眼中,一只打个响指就能消灭50%人类的紫薯精,才是符合正常理论范围的吧。
至于《纽约时报》提到的“民族主义”,这一贯的双标味隔着屏幕都散出来了。
在《泰坦尼克号》里,当只能选择让小部分生时,没有人会批判“妇女儿童登艇”的处理方式不妥,美媒将其宣传为人性的光辉。
在《拯救大兵瑞恩》里,一队换一人的故事,美媒颂扬为英雄般的壮举。
而到了《流浪地球2》,“50岁以上的,出列”,这句既表现了国人的集体贡献精神、军人的使命感,也表现了全人类团结与守护的台词,却成了《纽约时报》口中的“民族主义”。典,太典了!
“危难面前,唯有责任”,当电影中周喆说出这句话是,正常且客观的观众看到的是全力以赴解决危难,撑起责任,为人类命运的延续而战。可在《纽约时报》眼中,却是“可笑”、“愚蠢”、“民族主义”。
正如许多网友看到《纽约时报》的评论后,调侃的那样:“当美国媒体着急破防乱喷的一通的时候,那我们就放心了。”
没错,《纽约时报》的30分,是对《流浪地球2》的批判,更是对《流浪地球2》的另类赞美。因为这证明,《流浪地球2》所代表的中国电影初步具备了与美国电影与文化意识形态斗争的能力。
“曾经有一段时间,美国可以团结全世界所有种族的人。如今唯一有这样梦想的国家只有中国,中国人关注宇宙,我们(美国)彼此讨厌,不得不说,现实比电影更悲惨!”
当美国网友在《流浪地球2》的词条下留下这样的言论,那些无意义的双标与按压不攻自破了。因为,当好莱坞还在纠结“英雄主义”的践行者应该是黑人还是白人,并为之垒筑高墙时,《流浪地球2》在强调“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是属于全人类的,面对灾难,每一个人都能发光发热。
- 原标题:他急了!《纽约时报》评《流浪地球2》可笑愚蠢,只配30分!
- 责任编辑: 夏雨 
-
印尼交通部长观摩雅万高铁建设,用中文祝福“恭喜发财”
2023-01-29 06:52 -
帕维尔当选捷克总统,将于3月9日宣誓就职
2023-01-29 06:43 -
“很多时候,黑人警察打我们比白人更狠”
2023-01-28 23:02 美国一梦 -
德国想采购炮弹援乌 遭巴西总统拒绝
2023-01-28 22:54 乌克兰之殇 -
华尔街警告:美国债务危机12年来风险最高
2023-01-28 21:56 美国经济 -
俄副外长:乌方网络攻击未达到西方预期,俄已做好应对
2023-01-28 20:39 乌克兰之殇 -
瑞典:延长对自中国入境者的临时限制措施至2月18日
2023-01-28 19:20 -
美国警告中东国家:离俄罗斯远点!
2023-01-28 18:58 -
美国5警察暴力执法录像公布:受害人大喊叫妈妈,3分多钟至少被打9次
2023-01-28 18:39 美国一梦 -
人才“流失”新加坡?梁振英:短期现象,无需总把新加坡挂嘴边
2023-01-28 15:59 香港 -
德民调:54%受访者赞成援乌坦克,这个党的支持者最反对
2023-01-28 15:07 乌克兰之殇 -
印度两架战斗机坠毁:分别为苏-30和幻影2000
2023-01-28 15:03 印度惊奇 -
卢拉提议:南方共同市场可作为整体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
2023-01-28 14:16 中国-拉美 -
德国外长说“在与俄交战”?
2023-01-28 14:07 欧洲乱局 -
“如果我还是总统”,克宫回应了
2023-01-28 11:07 特朗普 -
还想要战机?德国防长:不可能
2023-01-28 10:24 乌克兰之殇 -
“放下锤子!”“不!”佩洛西丈夫遇袭录像公布
2023-01-28 10:23 -
乌克兰大使:共321辆,但发货太慢
2023-01-28 08:16 乌克兰之殇 -
中方代表:不得擅自作决定
2023-01-28 07:48 -
东耶路撒冷发生枪击事件致7死,警方:近年最严重袭击之一
2023-01-28 07:47 巴以恩仇录
相关推荐 -
美舰擅闯中国西沙领海,南部战区:警告驱离 评论 106“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岌岌可危” 评论 431秦刚:中俄关系是光明坦荡的君子之交 评论 58普京:中国实现巨大飞越,“我们甚至有点羡慕你们” 评论 164“现在必须找到中国这样的劝和者,因为美国不讲和平” 评论 208最新闻 Hot
-
ChatGPT被曝有隐私漏洞,OpenAI创始人证实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细则公布
-
“我不信中国正向俄提供致命武器”
-
英国调查军方在阿滥杀事件,声称“须恢复军队和国家声誉”
-
银行危机本可避免?英国央行:早警告过美国监管方
-
“不止瑞信,瑞士本身也岌岌可危”
-
“又新学什么中文了?”俄石油公司总裁:元,好多元!
-
谁炮制了“亲乌集团”?赫什点名CIA
-
当男人上“男德班”:腰缠10斤水袋,体验“怀孕”
-
“美政府若不解决问题,还会有50家银行面临破产”
-
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
14周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吗?
-
耶伦改口
-
普京:若英国供乌贫铀弹,俄将被迫做出回应
-
白宫简报会上,他俩吵了起来
-
女子穿和服在南京鸡鸣寺樱花下拍照?警方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