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投J.K.罗琳当年度人物,《卫报》却直接把投票关了?
-
陶梦时间有限
(观察者网讯)近日,连续有外媒和推特用户称,英国老牌媒体《卫报》让读者选“2021年年度人物”,但因J.K.罗琳当选的票数越来越高,《卫报》直接把投票表格关闭了。
对于这一传言,《卫报》一位发言人告诉美国《新闻周刊》,该报未曾开展过投票,也不进行年度人物评选。但在30日,《卫报》网站却发了一篇“《卫报》读者提名他们的年度人物”的文章,而罗琳正在这个年度人物名单之上。
30日,《卫报》公布读者提名的年度人物
整起事件还要从12月15日说起,当天,《卫报》网站发布了一篇题为“告诉我们:谁是你的2021年度人物?”的文章,呼吁读者推荐他们的年度人物提名。
这篇文章称,《时代》杂志宣布埃隆·马斯克将成为他们的“2021年年度人物”,考虑到这一点,该报想听听读者的选择。为此,读者们被邀请填写一张表格,填写他们的提名人物。
《卫报》报道截图
然而,据美国保守派新闻网站《每日连线》30日报道,在罗琳的提名遥遥领先其他人时,《卫报》的投票表格消失了,投票结果也消失了。 《卫报》15日的文章下还出现一段小字,提醒称:“此表单已被禁用,不再接受任何进一步提交。”
《卫报》文章提醒读者不能投票了
而通过《卫报》这篇文章下的推特留言可以看到,许多网民在投票刚开始,就提名罗琳当选“2021年度人物”。
许多推特用户也注意到《卫报》关闭投票的情况,部分用户开始怀疑这与罗琳选票领先有关,并就此谴责《卫报》“懦弱”、“可悲”。
“J.K.罗琳当选《卫报》年度人物。《卫报》非但没有承认这一点,反而扼杀了竞争。真是太懦弱了,《卫报》。”
“突发事件:《卫报》取消了‘2021年年度人物’的投票,因为J.K.罗琳领先。真可悲!”
甚至还有人PS了一篇假的《卫报》文章来讽刺该报的操作,在这篇文章中,网民仿照《卫报》的口吻写道:“《卫报》不得不宣布,顺性别女性(出生时生物性别是女性,自己也觉得自己是女性)作家、臭名昭著的变性人恐惧症患者J.K.罗琳将成为‘2021年的年度人物’。罗琳在经过112次重新计票后获得了这一荣誉,在位于伦敦国王广场、设备齐全且高档的《卫报》办公室举行了一个简短、秘密的‘仪式’后,《卫报》将不情愿地通过二等邮件(便宜但寄件耗时长)将奖项发给她。”
国外网民PS了一篇假的《卫报》文章
面对外界的种种质疑与批评,《卫报》反驳了因为罗琳而关闭投票的说法。据《新闻周刊》30日报道,《卫报》的一位发言人告诉他们,该报未曾开展过投票,并驳回了社交媒体上的评论。这名发言人称:“与你在推特上看到的相反,我们未曾开展过投票,而且《卫报》也没有开设年度人物的专题(there was no poll, and the Guardian does not run a person of the year feature.)。没有任何事情被取消。(那是)我们定期邀请读者分享他们对新闻问题的看法。”
然而,在30日,《卫报》网站却出现一篇“《卫报》读者提名他们的年度人物”的文章,而且罗琳正在这个年度人物名单之上。
这篇文章称,《卫报》的读者被问及会选择谁作为他们的年度人物。从科学家到体育界人士,从医疗工作者到气候活动家,有几十个名字被提出。“许多读者还提名了作家J.K.罗琳和网络内容创作者兰布(Ranboo),这表明关于性别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
《卫报》文章中的罗琳提名语
《卫报》提及的所谓“性别问题的争论”,与罗琳近年来声援反跨性别一事有关。自2019年罗琳在推特上公开支持反对英国“跨性别政策”的玛雅·福斯特(Maya Forstater)后,她就一直卷入到英国关于跨性别群体权利的争论中。罗琳一些为女性权益发声的言论,如“坚决反对自认女性的跨性别者可以进入女厕”等,被认为是对跨性别群体的歧视,并被人贴上“TERF”(排斥跨性别的激进女权主义者)标签。
在这些争议下,罗琳被《哈利波特》两大粉丝网站“破釜酒吧”(Leaky Cauldron)和“麻瓜网”(Mugglenet)开除了“原著籍”,也被《哈利·波特》电影的20周年特辑节目剔除在外。就连由哈利波特世界虚拟空中球赛“魁地奇”(Quidditch),衍生至现实的同名撞击运动“真人魁地奇”(Real-life Quidditch),如今也要跟J.K.罗琳划清界限。
但同时,罗琳也有许多支持者。在Ipetitions请愿网站上,一项“与J.K.罗琳站在一起”的请愿活动目前已经收到了2.5万个签名。在该请愿活动页面的显著位置上,显示了《哈利·波特》第一部中的一句话:“对抗敌人需要极大的勇气,但在朋友面前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样需要很大的勇气。”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陶梦 
-
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2021-12-31 18:02 -
岛内民调:若大陆武统,超7成青年不愿上战场
2021-12-31 17:40 台湾 -
日媒抱怨英国忽视巴巴多斯:中国人来了
2021-12-31 17:28 一带一路 -
“美国缺个人防护设备,缺呼吸机,缺人”
2021-12-31 17:14 美国一梦 -
“漂亮话”不要钱,布林肯拉英法德一起@立陶宛
2021-12-31 16:54 -
立总理称中国施加不适当压力,赵立坚:中方有权做出正当反应
2021-12-31 16:18 -
印度对中国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提出异议,外交部回应
2021-12-31 16:05 边疆战略 -
外交部: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阿富汗
2021-12-31 15:57 阿富汗 -
确诊数连创新高,纽约照常举行跨年活动:要向世界展现奋力抗疫
2021-12-31 15: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科罗拉多州野火蔓延:600座房屋被烧,3万人撤离
2021-12-31 15:18 极端天气 -
-
美国新增超60万例再破记录,专家:形势前所未见
2021-12-31 12:26 美国一梦 -
美参议院前多数党领袖瑞德去世,秦刚:他支持中美关系发展
2021-12-31 10:16 中美关系 -
飞到一半检测出阳性,美国女子在飞机厕所隔离3小时
2021-12-31 10:15 -
南非取消宵禁,称已度过奥密克戎引发的第四轮疫情高峰
2021-12-31 10:14 非洲之窗 -
“若我们看美国脸色,可能做出错误决定”
2021-12-31 09:27 三八线之南 -
普京拜登月内二度通话,双方互抛警告
2021-12-31 09:2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史上最混乱的一年”
2021-12-31 08:52 美国经济 -
普京与拜登本月第二度通话,重点讨论安全保障议题
2021-12-31 07:56 观察者头条 -
美国新增确诊61.8万、死亡1515例
2021-12-31 07: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被美封锁60年,这个国家2岁小孩都打上了自产疫苗 评论 434月经济数据承压,多位经济学家建议:拿钱补贴老百姓 评论 513诶,看着眼熟... 评论 207统计局:4月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长期向好基本面没变 评论 541上海:16个区中已有15个区社会面清零 评论 61最新闻 Hot
-
被美封锁60年,这个岛国还是研发出了拉美首款疫苗
-
“尽管莫斯科被制裁,伊朗仍将扩大对俄投资贸易”
-
4月经济数据承压,多位经济学家建议:拿钱补贴老百姓
-
土耳其:瑞典“入约”会谈时发表挑衅言论
-
“说实话,普京的冷静让我惊讶”
-
欧盟第六轮对俄制裁未果,匈牙利:他们将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
诶,看着眼熟...
-
“他们让我们尊重别国领土完整,那我们的呢?”
-
统计局:4月疫情对经济冲击较大,长期向好基本面没变
-
海关“军援”全是豪车,乌民众喊话普京:炸这里,我给你坐标
-
印度禁小麦出口,“全球最大进口国”:禁令不适用于我们
-
尽管土耳其“使脸色”,北约对芬兰瑞典加入“有信心”
-
被乌大使羞辱后,德国总理:不是事
-
梅德韦杰夫:G7在直接干涉中国事务
-
美国婴儿奶粉为何短缺?美媒:毒奶粉、行业垄断、市场萎靡
-
俄议员:下一个对波兰“去纳粹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