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被判无罪引发全美多地爆发示威,美媒:美国困境的缩影
最后更新: 2021-11-21 13:46:58(观察者网 讯)
牵动全美的里滕豪斯案判决结果于当地时间周五(11月19日)出炉——去年“黑命贵”示威骚乱中开枪打死两人的18岁白人少年被判无罪。
拜登表示愤怒,呼吁国民冷静,前总统特朗普对结果表示欢迎。当天晚上,全美多地爆发示威活动。里滕豪斯案,作为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杀”的余波,裹挟着持枪、种族问题等多个复杂社会议题,一年后仍在美国激荡。
白人青年枪杀2名“黑命贵”示威者被判无罪,美多地爆打砸示威
无罪
据美联社19日消息,美国威斯康辛州基诺莎县巡回法院就凯尔·里滕豪斯涉嫌谋杀案作出裁决,判定里滕豪斯正当防卫,一级谋杀等5项指控全部无罪。
在去年夏天的骚乱中开枪打死两人打伤一人时,里滕豪斯年仅17。当他周五在法院听到五遍“无罪”时,他一下瘫坐在椅子里,哭着抱住律师。治安官护送他从后门出去。
视频截图
他的辩护律师马克·理查德兹(Mark Richards)说,“他(里滕豪斯)想要回归正常生活。陪审团的决定让他彻底解脱了。”
有人欢喜有人忧。判决结果出来后,民权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Jesse Jackson)表示,这一结果让支持美国黑人抗议的人们的安全陷入担忧中。“在我看来,对人权示威者的‘禁渔禁猎季’结束了。”
2020年8月,一名白人警察对进行“黑命贵”(BLM)示威的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连开7枪,致其严重伤残,引发骚乱。里滕豪斯从伊利诺伊州的家中赶往当地,并在夜里的骚乱中使用半自动步枪打死两名男子,打伤1人。
据庭审记录,36岁的基诺莎县居民约瑟夫·罗森鲍姆试图从他手中抢走枪,这导致里滕豪斯向他开枪。
示威者们追击里滕豪斯到一个停车场,并对倒在地上的他发起攻击。示威者安东尼·休伯用滑板袭击了里滕豪斯,里滕豪斯再次开枪。
第三名示威者盖奇·格罗斯克鲁茨已掏出手枪,但他看到休伯中枪倒地后,举起了双手。不过里滕豪斯开枪,击中了他的手臂。
视频截图
里滕豪斯曾经是青年警校学员。他在辩护时说,自己前往基诺莎县,是为了保护当地财产不被暴徒侵害,但他遭到袭击,生命受到威胁。他是白人,被射杀、打伤的人也是。
里滕豪斯和两名死者
州检察官称里滕豪斯是一个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士兵,却四处找麻烦,当天他首先把枪口对准示威者,导致后面一系列事件。但里滕豪斯辩称自己是正当防卫,没有做错任何事。他当时害怕示威者会夺走他的枪,并打死他。
巡回法院表示不公开陪审团成员的身份,但如果媒体想采访他们,可以对法院提出申请,陪审团成员可以自愿地谈论案件。美联社称,陪审团似乎大多数是白人。
美国总统拜登呼吁国民保持冷静。他表示虽然案件的结果“会让很多美国人感到愤怒和担忧,包括我自己。但我们必须承认,陪审团已经做出裁决。”
特朗普于周五发表声明,对里滕豪斯表示祝贺。”如果这不是自卫,那什么是!”声明表示。
余震
去年黑人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示威,导致黑人男子布莱克示威时被枪击引发示威,里滕豪斯在示威中开枪打死两人,如今判决结果再次在美国多地引发示威。
《华盛顿邮报》20日援引当地媒体《基诺莎新闻报》消息称,宣读判决后,法庭外开始骚动。一些人开始了庆祝活动,而在整个审判过程中,示威者一直聚集在那里。
周五晚上,全国多个城市爆发了抗议活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当局称,摩特诺玛县司法中心附近发生骚乱,并警告所有在场人员撤离该地区,否则可能会遭到暴力袭击。波特兰警局表示,“相当一部分人”正在进行“暴力、破坏性行为”,包括打砸窗户和向现场警员投掷物品。
周五晚波特兰示威现场 (图源:俄勒冈先驱报)
据当地媒体KOIN报道,当晚约有200名抗议者聚集在波特兰市中心地区。一人被捕,另一个收到了刑事传票。警方说,其他被拦下的人都收到了传票和警告。据报道,大多数人在晚上11点前散去。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在芝加哥,60到100名抗议者在联邦广场附近集会,向市中心游行。在被警察拦下之前,他们游行到了密歇根大道和麦迪逊街。游行地区多家店铺报告了抢劫案,但并不能证明与任何示威活动有关,警方已证明他们收到的抢劫指控不实。
据《芝加哥太阳时报》报道,周五芝加哥的示威活动的组织者是社会主义与解放党(PSL),示威者计划周六晚上再次在联邦广场参加另一场抗议活动。
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纽约市和加利福尼亚州。据《纽约每日新闻》报道,大约200人在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附近集会,抗议里滕豪斯的无罪释放。示威人群在没有警察干预的情况下前往布鲁克林大桥,但在皇后区的另一场示威活动中,五名男子被拘留。
11月19日,纽约巴克莱中心示威 图自社交媒体
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圣地亚哥和洛杉矶均发生示威活动。
11月19日,洛杉矶示威 图自社交媒体
撕裂
里滕豪斯案已经超越其本身,成为各方博弈的场域。
庭审结果公布后15分钟,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在推特上贴出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原文,提醒美国人他们拥有持枪权。
被白人警察枪击致残的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的叔叔贾斯汀·布莱克(Justin Blake)在法庭外接受了媒体采访。
贾斯汀·布莱克对于判决结果表示震惊。“白人警察或普通人在杀害黑人和黑人运动支持者之后,还能大摇大摆地(从法院)走出来,我们还要看到多少起这样的案件?”贾斯汀称,这起案件中,仍能看到对于黑人的系统性种族歧视。
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19日报道,在陪审团里滕豪斯无罪后的几分钟内,极右翼极端分子聚集的社交媒体空间里一片欢腾。
极右翼团体“骄傲男孩”(Proud Boys)的一个社交媒体频道中,一位网友说,“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另一个频道中,一名成员表示必须继续政治暴力:“左翼不会停止,直到他们的尸体堆积起来。”
贾斯汀·布莱克在法庭外接受采访
早在里滕豪斯前几天在法庭上泪崩时,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就发表评论称,里滕豪斯如果被定罪,他会从右翼分子的“吉祥物”变成他们的“殉道者”。如果他没有被定罪,他将为像他这样的人开一个先例,这些人会拿起枪,制造本不应该出现的骚乱,且笃信自己不会进监狱。
NBC称,里滕豪斯的故事,是美国所面临的困境的缩影。这是一段危险的旅程,通往一个功能齐全的、多种族的民主社会,这个社会脱胎于黑奴的鲜血、美洲原住民的种族灭绝、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但我们仍然没有抵达终点。
NBC说,许多美国白人在里滕豪斯的身上看到了他们自己。而CNN黑人记者约翰·布莱克(John Blake)称,这是一个连锁反应。长期以来,体型高大的黑人被建构成“恶棍”的形象,这种种族刻板印象已经成为了美国白人的“集体想象”,但“现在没有什么比愤怒的白人(angry white man)更令人害怕的了”。已经有许多无辜的黑人,因为这种刻板印象丧失生命。
里滕豪斯案等一系列事件,让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想象——白人男性可以实施暴力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法庭外发生的事情更令人害怕,庭审结果预示着一种危险的转向。
美联社称,里滕豪斯的无罪释放,给支持率已经下滑的拜登创造了一个艰难的政治环境。现在总统被两股力量夹在中间,一边是愤怒的民主党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因为拜登没能主导警察系统改革而感到烦躁。另一边是共和党人,他们计划着利用里滕豪斯案,在种族和其他议题上继续给这个国家制造分歧。
- 责任编辑: 鞠峰 
-
中方宣布和立陶宛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2021-11-21 11:31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65163例、死亡843例
2021-11-21 07: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布林肯人在非洲,想躲“中国”也躲不掉
2021-11-20 23:29 中美关系 -
狂妄!被中国外交官批评后,澳防长竟反唇相讥“愚蠢好笑”
2021-11-20 19:21 -
-
美议员放话“将不承认普京连任总统”,俄罗斯回应
2021-11-20 17:14 俄罗斯之声 -
我驻芝加哥总领事:强烈要求美方维护好所有在美中国公民的安全
2021-11-20 17:10 中美关系 -
中美会晤让澳大利亚“骑虎难下”?专家:这就是命
2021-11-20 15:24 -
杜特尔特突施冷箭:总统候选人中,有个人吸毒
2021-11-20 13:31 -
秦刚:中国不是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原因,而是解决的方案
2021-11-20 11:47 中国外交 -
-
对峙一年死超750人,印农终于战胜莫迪:革命万岁
2021-11-20 10:17 印度惊奇 -
“精力充沛,完全可以胜任总统职位”
2021-11-20 10:05 美国政治 -
他无罪释放,拜登很生气
2021-11-20 09:53 美国枪击案 -
感染率高达82.5%!新冠病毒在白尾鹿间爆炸式传播
2021-11-20 08:58 美国一梦 -
我驻芝加哥总领馆:强烈督促美方保障在美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2021-11-20 08:27 -
美国新增确诊118859例、死亡1670例
2021-11-20 07: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从阿富汗难民收了1150万美元入境申请费,获批者寥寥无几
2021-11-19 23:20 -
发视频恶搞同僚和拜登,美共和党众议员被免除两项职务
2021-11-19 22:37 -
路透社,欠中国网友一声“道歉”
2021-11-19 22:33
相关推荐 -
“很不幸,东盟正被迫陷入对中国的‘经济冷战’” 评论 108驻韩大使邢海明:赌中国输的人今后一定会后悔 评论 283三部门就惩治网暴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情况应从重处罚! 评论 427美媒称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 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评论 277中国代表质问三国:岂有此理! 评论 219最新闻 Hot
-
三部门就惩治网暴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情况应从重处罚!
-
布林肯在沙特称:没让任何人在中美间选边站,但是…
-
欧盟达成“历史性”协议,违者按人头罚款15.4万以“充公”
-
为向国会要钱,美助理防长炒作“中国核威胁”
-
“澳将先接收两艘美军现役核潜艇,然后购买一艘新潜艇”
-
“沙特脸上笑嘻嘻,私下曾威胁让美国‘大出血’”
-
亚裔考生“美国高考”几乎拿下满分,被六大名校拒之门外
-
拒绝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在英发起“最后一搏”
-
美英签署“大西洋宣言”,妄称“中国占西方便宜”
-
到底邀不邀请中国?
-
又盯上中国无人机了
-
德国果然成了欧元区的“害群之马”
-
继众议院后,美参议院也要给中国戴“发达国家”帽子?
-
美媒称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 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
朔尔茨:我们决心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但…
-
特朗普又要被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