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突然中止与中国海洋科研项目,科学家怒了:一派胡言
【文/观察者网 丁悦】“简直是一派胡言。”
眼见莫里森政府一再无端阻挠与中国正常科研合作,这一次又把火烧到了气候变化领域,科学家们忍不住站出来,对媒体控诉道。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6月17日报道,又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近日突然宣布,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合作展开的海洋科研项目,将在明年结束5年合作期后,不再续约,双方终止合作。
《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截图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级科技研究机构。2017年5月,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QNLM)共建了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CSHOR),是首个在澳设立的中澳海洋联合研究中心。该机构通过南半球海洋观测,进行南大洋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研究。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 图片来源:东方IC
上周晚些时候,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邮件通知了工作人员这一消息。邮件中只字未提结束合作的具体原因,只有官方的说辞:“为期五年的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合作将于明年6月结束,通过促进对南半球海洋的了解,它已经为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和更广泛的国际研究带来了重大利益,增进了对南半球海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因此,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不会再进入下一个阶段。”
然而,据澳大利亚国内外研究人员爆料,这个决定做得非常突然,其实是源于上个月澳安全情报组织(ASIO)官员迈克·伯吉斯 (Mike Burgess) 发表的一通言论:一些国家假借海洋研究,在潜艇战中获得优势。
澳安全情报组织不愿透露是否要求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切断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关系。但是据《澳大利亚人报》透露,迈克·伯吉斯曾在两星期前,要求澳大利亚各个研究单位检查与外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海洋温度数据模型研究计划,并且警告说,相关研究数据可能会被外国利用,损害澳大利亚的利益。
此外,一个熟悉的“反华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身影,又在这里浮现了出来。
曾为该智库工作过的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奥黛丽·弗里茨(Audrey Fritz)宣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和中国国防企业有关,因此,“合作构成的风险可能超出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保障范围”,“在建立研究合作之前,必须对实体进行调查研究,这种研究可能会改变澳大利亚政府在2017年批准合作的决定。”
在报道的最后,这位前研究员还不忘煽风点火,指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似乎仍与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各个实体合作,提醒这些机构“可能需要根据安全影响重新评估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合作。 ”
这一荒唐的理由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的愤怒和不满,他们纷纷控诉,此举是不明智的,损害的是澳大利亚自己的利益,损害的是澳大利亚预测、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威胁的能力。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QNLM)开展的气候变化研究 图片来源:机构官网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研究人员表示,所谓的“安全”风险“只是一个笑话”:“中国人也明白,机构的决定是因为澳大利亚右翼媒体的压力。(他们在)煽动反华民粹主义。”
在韩国釜山大学从事气候变化研究的阿克塞尔·蒂默曼(Axel Timmerman)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打抱不平,他表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工作是前沿的,它研究解决了气候变化的基本机制,包括全球变暖将如何在太平洋导致更频繁的厄尔尼诺事件,这些研究不仅能为中澳两国作贡献,还与“受这些气候现象影响的许多国家和社会有关,例如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秘鲁、印度、泰国、美国。”
蒂默曼教授强调:“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基于公开可用的气候模型模拟的统计分析,这些模拟是在国际项目的支持下进行的,涉及全球 50 多个气候模型中心。”
“这些基础研究使用的是公开可用的数据,结果也是公开可用的,竟然说它有国家安全风险,真是一派胡言(utter nonsense)。”他说, “以牺牲基础科学为代价,煽动政治恐慌,非常危险。”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气候变化研究员马特·柯林斯(Mat Collins)表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发表了许多备受瞩目的研究论文,促进了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他称赞中国科学家“(心态)非常开放”,乐于交流,“(我们)拥有共同的科学好奇心” 。
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的12名研究人员一年就在世界顶刊上发表了大约6篇论文,“它的表现远远超过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其他部门,”柯林斯称赞道,“在全球范围内,它享有无与伦比的声誉。”
因此,柯林斯愤愤不平:“如果这种合作不能继续下去,那将是一种真正的耻辱。”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并没有回应这些舆论压力,发言人仅表示,这一决定“是基于科学战略和机构平衡研究计划的需要,最能满足当前和新兴的科学需求”。
澳大利亚科学部与国防部也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不过,澳安全情报组织倒是承认,自己正“积极与议会、工业、学术界和其他合作伙伴合作,以提高对威胁的认识并提供安全保护建议”。
这条报道下,不少澳网友留言,直言此举荒谬。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举动极其荒谬。”
“澳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已经被政治化了。 就像我们大多数政府机构一样。”
“是的,现在和中国有关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安全风险的,这是一种耻辱,因为它损害了科学,尤其是澳大利亚科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丁悦 
-
日本前法相因贿选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2021-06-18 14:28 日本 -
耿爽:联合国对海地现有的输血模式已走到尽头
2021-06-18 13:56 -
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暴发疫情,114名工作人员感染
2021-06-18 13:20 阿富汗 -
美国将禁用华为等5家中企设备,中方:赤裸裸的霸凌
2021-06-18 12:58 -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解读:全球对中国制造需求高
2021-06-18 11:39 宏观经济 -
“奴隶制让美国付出代价”,拜登又签了个法案
2021-06-18 10:18 美国政治 -
驻法大使:就是要挡住攻击中国的“疯狗”的路
2021-06-18 10:16 -
金正恩:要做好对话和对抗两手准备
2021-06-18 10:07 朝鲜现状 -
“中国航天进步神速,能让美国长点心吗?”
2021-06-18 09:55 航空航天 -
对中国,菅义伟“说一套做一套”
2021-06-18 09:17 日本 -
赞比亚开国总统卡翁达逝世,曾长期致力于推动赞中友谊
2021-06-18 07:07 -
加拿大在人权理事会带头搞反华共同发言 中方:注定失败
2021-06-18 07:07 中国外交 -
外媒刷屏:美国太空霸主地位被挑战
2021-06-17 22:18 航空航天 -
个别在韩中国公民违反防疫规定,中使馆:自觉维护良好形象
2021-06-17 22: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河南疾控“官方整活”,火了!
2021-06-17 20:58 -
欧空局、俄航天局发来祝贺 用词亮了
2021-06-17 20:42 航空航天 -
美俄元首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中方回应
2021-06-17 19:54 -
日本决定解除东京、大阪等9地的紧急事态宣言
2021-06-17 19: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mRNA“神话”破灭:德国这款新冠疫苗有效性仅为47%
2021-06-17 18: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白俄回应: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北约一直这么干 评论 26沙特阿美接连重金在华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评论 303华春莹发问:何谓“开放市场”? 评论 213秦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评论 136“内塔尼亚胡或同意叫停司法改革” 评论 117最新闻 Hot
-
五角大楼拉硅谷初创企业“参军”,又是针对中国?
-
沙特阿美接连重金在华投资,总额超1000亿元
-
赫什谈“北溪”决议流产:不算新闻,但这一赞成票很有意思
-
匈牙利批准芬兰加入北约
-
华春莹发问:何谓“开放市场”?
-
美国北达科他州一列火车脱轨,部分化学物质泄漏
-
德国大罢工前夜,蒙面人闯入朔尔茨所住公寓楼
-
瑞典军方:禁止在工作设备上使用TikTok
-
俄罗斯:不友好国家企业撤资,必须自愿缴钱
-
金正恩视察核武研究所,审阅核反击作战计划
-
“美国将下最后通牒”
-
迪士尼CEO宣布执行三轮裁员计划,共裁7000人
-
马里乌波尔警察局长汽车发生爆炸,当地官员:暗杀未遂
-
“北京在碰杯,台北在撤旗”
-
秦刚:中方愿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
乌克兰:收到了,@英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