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奖
最后更新: 2020-10-12 18:44:52(观察者网 讯)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当地时间10月12日消息,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名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R.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们在“用于改进拍卖理论和新拍卖形式”方面作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60万人民币)。
米尔格罗姆于1948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市,威尔逊于1937年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杰尼瓦市,两人目前均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
对于两人获奖的原因,诺贝尔奖官方表示:他们研究了拍卖的运作形式,还利用自己的见解,为难以用传统方式销售的商品和服务,设计了全的拍卖形式,比如无线电频率。他们的发现使世界各地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受益。
威尔逊发展了具有公共价值物品的拍卖理论,他解释了为什么理性的竞标者往往在拍卖时,将出价定得低于他们对公共价值的最佳估计:因为他们担心“赢家的诅咒”——即出价过高而失败。
米尔格罗姆提出一项更为普遍的理论,囊括了私有价值拍卖和公共价值拍卖。他分析了许多著名拍卖形式中的投标策略,证明了当竞标者在投标过程中对彼此的估价了解得更多时会给卖家带来更高的预期收入。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唯一一个不是根据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愿设立的奖项,而是瑞典国家银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际,为纪念诺贝尔所设,并承诺每年提供的奖金金额等同于其他诺奖项的奖金金额。
从1969年开始,经济学奖成为诺贝尔基金会认可的第六个奖项。尽管诞生日期不同,这一奖项的地位与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奖项并无差别,均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
截至2019年,共计84人摘得经济学奖的“桂冠”。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67岁,最年长的得主是里奥尼德·赫维茨,2007年获奖时已达90岁高龄。
上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都已宣布。至此,2020年的诺贝尔奖全部宣布完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柬埔寨首相洪森会见王毅
2020-10-12 18:35 中国外交 -
“美方连人名事实都没弄清,就信口开河”
2020-10-12 17:26 观察者头条 -
外交部证实:6艘中国渔船在马来西亚海域被扣
2020-10-12 17:00 中国外交 -
韩军方:正分析朝鲜新洲际导弹,可能有多弹头
2020-10-12 16:55 朝鲜现状 -
无视希腊和欧盟反对,土耳其将再派能源探勘船进入地中海
2020-10-12 14:50 -
为选票,特朗普拼了老命
2020-10-12 14:32 特朗普 -
现身特朗普竞选广告还夸了总统?福奇:断章取义
2020-10-12 10:45 特朗普 -
她也来掺和美国大选了
2020-10-12 10:21 美国大选2020 -
欧盟委员会主席:欢迎中国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
2020-10-12 08: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特朗普发推称已“免疫”,推特将其标记为误导性言论
2020-10-12 07:30 特朗普 -
美国新增48080例,累计超775万例
2020-10-12 06:4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王毅会见柬埔寨副首相,中柬即将签署首份双边自贸协定
2020-10-12 06:26 中国外交 -
美媒:被警方与FBI搜查住所后,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死亡
2020-10-11 22:44 中美关系 -
“低犯罪率”的瑞典,这回失控了
2020-10-11 21:13 欧洲乱局 -
阿塞拜疆称再遭亚美尼亚袭击致5死17伤,亚方否认
2020-10-11 18:04 -
-
疫情致日本生活支援贷款飙升,放贷总额接近雷曼危机时11倍
2020-10-11 15:14 日本 -
诺奖今年无黑人得主,CNN:缺乏多样性
2020-10-11 15:09 诺贝尔奖 -
特朗普方:塔利班,不许你支持我!
2020-10-11 14:26 特朗普
相关推荐 -
为防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要求“加钱” 评论 61“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评论 78谈判陷入僵局,以总理:将继续开展行动 评论 110谈判陷僵局,以总理令摩萨德小组回国 评论 41获批林地盖酒店、占用耕地造湖……5省被通报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美国防部称,我们的军火工业难以跟上中国步伐”
-
美国三位“中国通”发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
北约秘书长:要为来自乌克兰的坏消息做好准备
-
“芬兰希望得到中国帮助”
-
“英国直接不想还了”
-
“令人发指”!菲律宾总统怒了
-
“78名美国军人涉嫌支持推翻美国政府”
-
“来自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大”
-
基辅市长“指桑骂槐”?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
“以色列想在战后加沙建缓冲区,已告知沙特等阿拉伯国家”
-
“美国想要落实两国方案,须对以色列更强硬”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
罕见!伊朗同沙特商讨加强军事关系
-
美国首个TikTok州禁令,没得逞
-
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