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美国的这项法案损人也不利己
(人民日报客户端10月15日文章)
美国国会众议院预计将在当地时间10月15日审议《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由于该法案已被列为“搁置辩论规则”,相当于进入了快速通道,很可能在投票中获得通过。美方利用这一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不仅不可能奏效,也终将“自己害了自己”。
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的人会轻易发现,发生在香港的根本不是什么“和平示威”。香港如今面临的问题更不是所谓人权与民主问题,而是社会能不能维持最基本秩序、市民能不能享有最基本安全的问题。就在这两天,一名暴力示威者用利器对警察进行割颈,企图置其于死地。有暴力分子在街边安置手机遥控的土制炸弹。普通市民被暴徒用铁棍、雨伞打得头破血流。据不完全统计,近4个月来全香港就有587宗与示威有关的纵火案。这样的暴力与混乱,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触目惊心、无法忍受的。也就在这两天,美国国会参议员克鲁兹与霍利分别造访香港,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竟声称没有看到暴力。假如香港的情景发生在美国,他们还会“选择性失明”吗?还会在完全不顾普通民众死活的情况下大谈所谓人权与民主吗?如果法案真的通过,那它保护的就根本不是香港市民,而是暴力分子的“人权与民主”而已。
通过这部法案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一些政客提出取回对香港在一些贸易方面的对待,其实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香港是美国赚取最高贸易顺差的单一经济体,2017年这一顺差高达345亿美元,2018年也有338亿美元。美国在港有8万多居民、1300多家企业和大量投资。香港美国商会亦是最大规模的国际商会之一。一旦法案通过,只会助长香港激进势力和暴力分子的嚣张气焰,进一步搞乱香港,其结果会给上述美国企业、个人带来巨大损失。就在前两天,中美双方就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建设性的讨论,在许多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总统表示“这对美中两国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在这样一个中美双方努力相向而行的关键阶段,美国一些政客强推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无异于“开倒车”。
倘若美方一意孤行,还会使美国重重跌下国际道义的高地,消耗其赖以强大的软实力。几天前,要求美国政府改革气候变化政策的抗议者在纽约曼哈顿时代广场举行大规模示威,造成交通堵塞近两个小时,当地警察立即逮捕62人。历史上,当示威游行发展成为暴力,美国警察从不会手软,美国政客对暴力向来强硬。如今,面对香港的暴力示威,一些美国政客却戴上“有色眼镜”,搞起“双重标准”,无疑在给全世界传递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当所谓人权、民主触碰了美国的底线,美国捍卫底线;当所谓人权、民主触碰了他国底线,美国则捍卫所谓人权、民主。难怪一名美国记者直言不讳:“西方国家普遍是不会允许在香港发生的这种程度的暴力示威活动在本国出现,一旦出现,必定是以武力收场。”
这部法案走到今天,除了一些试图用香港问题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政客“煽风点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许多政治人物并没有能以互相尊重、理性客观的目光看待香港遇到的问题。这里的尊重、客观,意味着放下偏见、成见,抛弃狭隘的西方中心论,更意味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和全面看待别国的发展。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贯彻落实,香港居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依法得到充分保障。在不久前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香港全球排名上升至第3位。香港市民今天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是港英时期完全无法比拟的。面对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美方一些人士却仍然把“人权”“民主”等空洞的口号当作旗子四处挥舞,不断脑补所谓“不民主”“无人权”的画面,如果这不是无知,那就是傲慢。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在世界各地强制推销所谓“人权”“民主”,但因为不考虑别国具体国情,带去的几乎都是战火与纷争,留下的都是哀鸿一片。一幕幕悲剧,难道还不值得美方反思吗?如果美方误以为中国会在香港这样一个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沉默、妥协甚至退让,那就是异想天开。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贯彻“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定意志和决心。
奉劝美方尽快与香港的暴力“割席”,不要做暴徒的帮凶,不要做历史的罪人。
- 原标题:美国的这项法案损人也不利己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猪突猛进!日本野猪台风天狂奔逃命
2019-10-15 18:37 日本 -
王瑞杰:新中携手共攀新高峰
2019-10-15 17:34 中国外交 -
日本避难所拒收流浪汉,网友:这就是要办奥运会的国家?
2019-10-15 17:11 日本 -
转型遇阻,哈雷暂停生产交付首款电动摩托
2019-10-15 17:03 大公司 -
WTO正式授权美国对欧盟“动手”
2019-10-15 17:01 美国经济 -
土耳其球员发这个,被德国东家解约
2019-10-15 16:16 -
点赞土耳其队这张照片 德男足两主力被批
2019-10-15 15:58 德意志 -
库尔德百岁二战老兵驳斥特朗普:我打二战你还没生
2019-10-15 15:24 叙利亚内战 -
制裁土耳其后,特朗普“老对手”立马来锤
2019-10-15 14:33 叙利亚内战 -
现场惨烈,墨西哥14名警察被毒贩伏击身亡
2019-10-15 13:51 禁毒战争 -
沙特乐队演奏俄国歌跑调 普京…
2019-10-15 13:32 俄罗斯之声 -
当红女艺人突然去世,中韩艺人发声
2019-10-15 13:14 三八线之南 -
头目被判刑,独立派瘫痪巴塞罗那机场
2019-10-15 11:53 欧洲乱局 -
美媒:叙利亚大屠杀!网友:这不是在美国嘛
2019-10-15 11:35 美国一梦 -
8年性侵200多儿童,英国最残忍恋童癖在监狱被捅死
2019-10-15 11:02 不列颠 -
或因太重,英女王破例首次未戴帝国王冠出席议会
2019-10-15 10:50 不列颠 -
美叙军队对峙半天后,叙政府军接管重要城市
2019-10-15 10:38 叙利亚内战 -
澳高官引前总理这话赞中国:过去30年全球最有能力的政府
2019-10-15 10:27 中国外交 -
普京送沙特国王矛隼,两国签下百亿美元大单
2019-10-15 09:42 俄罗斯之声 -
“不管俄罗斯、中国还是拿破仑去帮库尔德,我都不在乎”
2019-10-15 09:35 叙利亚内战
相关推荐 -
朔尔茨誓言“尽快”解决预算危机,但没提供任何细节 评论 42“中国车企2年半就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要以此为目标” 评论 154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评论 189“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俄高官又披露:美国发来非正式信函,说…
-
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
史无前例,“尹锡悦开猛药处方”
-
利用气候峰会东道主身份大卖油气?阿联酋回应
-
“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
阿联酋AI公司与中企合作,美官员炒作“安全威胁”
-
日本紧跟美国…
-
美国也否认
-
多方证实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
-
枪击巴勒斯坦裔学生的嫌犯被捕,受害者家属:原以为美国更安全
-
见面后,马斯克这样表态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有毒化学品,用于袭击亲俄官员”
-
希腊总理来英国当面声索被盗文物,苏纳克“玩消失”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再次停运
-
“若土耳其不打击,美国将不得不采取行动”
-
法教师遭斩首3年后,6名青少年受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