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了解“梦舟”“揽月”如何飞往月球
今天(2月24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公布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它们将与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一起完成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
“梦舟”“揽月”背后有何特殊含义?飞行器研制进展如何?中国载人登月如何实现?往下看,一起了解。
“梦舟”“揽月”
藏着中国人对月亮的偏爱
梦舟飞船是在神舟飞船基础上全面升级研制的新型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由返回舱和服务舱组成。
主要用于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兼顾近地空间站运营,登月任务可搭载3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环月轨道,近地轨道飞行任务可搭载7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空间站。
“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也是神舟、天舟飞船家族的传承。
新一代载人飞船包括两个型号,登月版和后续执行空间站任务的近地版。其中,登月版采用“梦舟Y”。
新一代载人飞船方案图
揽月着陆器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地外天体载人下降与上升飞行器,由登月舱和推进舱组成。
主要用于环月轨道和月球表面间的航天员运输,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并可携带月球车和科学载荷,是航天员登陆月球后的月面生活中心、能源中心及数据中心,支持开展月面驻留和月面活动。
“揽月”典出于毛泽东著名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当中的名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月面着陆器要接触到月亮,“揽”这个词,就像我们人类伸出一只手,去温暖地拥抱月亮。
月面着陆器方案图
“梦舟”“揽月”接续承载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可上九天揽月的航天梦想。
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按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开展科学探索。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已于2023年底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研制工作。
新一代飞船试验船
目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和登月服等主要飞行器已完成方案阶段的各项研制工作,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在载人登月探测任务中,飞行器和航天员要面对的是更加遥远和艰险的太空环境。
中国空间站多次开展的快速交会对接与出舱活动,为我国载人登月关键技术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储备。
定了!中国航天员将这样登月
根据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在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当中,主要过程为:
采用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先后将揽月着陆器、梦舟飞船送至地月转移轨道。
两个飞行器在环月轨道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进入着陆器,并由着陆器将航天员送上月面,航天员在月面按计划开展科学考察和样品采集。
完成既定任务后,航天员乘坐揽月着陆器上升到环月轨道,两个飞行器再次交会对接,航天员将月球样品转移到飞船,飞船由月地转移轨道返回地球。
中国人正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变为现实,让我们共同期待!
(总台央视记者 王刚 李昊 李晓东 王晓丹 刘冠青)
- 原标题:下一站,登陆!一文了解“梦舟”“揽月”如何飞往月球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著名海外教授入职西湖大学:想为中国培养“菲尔兹奖”得主
2024-02-23 14:12 -
单张盘相当于一万张蓝光光盘!我国在光存储领域获重要突破
2024-02-22 21:57 科技前沿 -
这张透明光盘,存储量相当于100个商用硬盘,怎么做到的?
2024-02-22 09:53 科技前沿 -
清华大学文生视频专利公布
2024-02-20 21:03 科技前沿 -
C919新加坡航展亮相,波音客机缺席
2024-02-20 18:19 -
在南极取得突破!国产极地重型载具完成技术测试
2024-02-20 14:24 南极探险 -
我国科学家发现非常规反铁磁体
2024-02-20 12:50 科技前沿 -
我国猴痘mRNA疫苗将进入临床试验
2024-02-17 15:34 -
首飞失败后,日本新型H3火箭2号机发射升空
2024-02-17 11:00 日本 -
“我们真的看到新工业革命来临”?
2024-02-17 10:43 人工智能 -
OpenAI发布首个视频生成模型:输文字出视频,1分钟流畅高清
2024-02-16 16:39 人工智能 -
自主研制离子成像技术探测量子态,我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2024-02-16 11:06 科技前沿 -
新春伊始,一批大国重器取得新突破
2024-02-14 20:45 观察者头条 -
微型机器人在国际空间站首次模拟手术任务
2024-02-14 19:32 科技前沿 -
实现突破性进展!这一领域,我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2024-02-12 22:34 科技前沿 -
向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
2024-02-08 11:19 科技前沿 -
我国编制首部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
2024-02-07 07:17 -
英伟达对华“阉割版”芯片已可接受预订,但经销商说…
2024-02-05 09:57 -
研究:月球正在缩小,南极月震使月球基地可能没那么宜居
2024-02-02 16:59 -
这项重大突破,避免了“美国人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
2024-02-02 07:58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BBC:打钱,否则中俄要“趁虚而入” 评论 7防止被“卡脖子”,中国正降低对美国的氦气依赖 评论 114最新画面!东部战区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 评论 188辽宁舰航母编队参加“联合利剑-2024B”演习 评论 190最新闻 Hot
-
BBC:打钱,否则中俄要“趁虚而入”
-
“美国最新动作!重点关注中东,但最终目标在中国”
-
“我们才10年,没想推翻百年欧洲车企”
-
老挝考虑购买C919?
-
美媒:熊猫来了!熊猫来了!
-
德国情报头子:普京的最终目标是“将美国赶出欧洲”
-
防止被“卡脖子”,中国正降低对美国的氦气依赖
-
冯德莱恩表态:对华,边打边谈
-
“内塔尼亚胡向拜登承诺…”
-
英国:我们不是“局外人”,得多跟中国接触
-
召回大使,相互驱逐外交官...印度和加拿大还在“杠”
-
“中国药企进军非洲,将拯救弱势群体并发挥领导作用”
-
被问及这个涉乌敏感话题,匈外长这样回答
-
以色列考虑新计划:“饿死”加沙北部
-
澳政府“利诱”这国:放弃对华合作,就砸6亿澳元帮建球队
-
中方反制后,“欧盟出此下策被打爆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