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有些人30年来一直预测中国要崩溃,却从来没对过
关键字: 这就是中国张维为“确实部分西方主流媒体,到现在还总是在挖苦中国、黑中国等等这样的态度。我觉得,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所以有时候我是很同情他们。他们怎么办?过去30年,他们预测中国从来都没有预测对过,总是中国经济要崩溃,要崩溃,要崩溃……最惨的是那个章家敦,他预测崩溃可以精确到年甚至到月,结果现在变成国际社会的笑柄。所以我觉得不用担心,大势放在那儿。”
在5月13日《这就是中国》第十八期节目中,节目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讲述中国从领导到落后再赶超的历史过程,解释这一过程背后的历史逻辑。
观察者网整理节目对答部分,以飨读者。
节目视频截图
叶青林(节目嘉宾):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手上把它变得更强盛,是我们今天做这期节目最大的意义,也是我们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我们的这一份用心。
骆珺(节目嘉宾):中国人是特别善于自省的一个民族。其实我们在回忆过去为什么落后的问题上已经做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反思,中国应当开放,要睁眼看世界。但是在总结我们为什么在过去几千年中一直领先,和现在为什么又迎头超越的这两个问题上,确实研究得还不太够,张教授的讲解给了我很多启发。
张教授也提到,在奈克萨斯的辩论中,那应该算是全世界最顶级的思想者论坛之一,原本我们会期待参加这样论坛的外国学者能够实事求是地来看待分析中国,分析世界问题。但是刚才张教授提到那位学者的论述,其实和普通的西方媒体,和普通的西方人对中国的标签式妖魔化的误解没有什么不同。面对国际上这种不理解的声音,国内也有一些人觉得我们可以不需要对外说什么,我们只要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想问一下张教授怎么看。
张维为:我想是这样的,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伴随自己话语的崛起。我们不仅要做好,而且一定要讲好,否则付出太大的代价,取得再多的成绩,会被人家一下子否定掉。
提到奈克萨斯这个辩论,你看你讲为什么它不能实事求是呢?实际上“实事求是”是个非常中国的概念,是我们汉朝时候《汉书》里边提出来的,西方可能有类似的观点,但始终没有成为主流。西方总是认为绝对真理的存在,你跟我的绝对真理不一样,你就可能错的。所以这个是哲学上的差别。
包括我们讲的一神论和多神论,一神论世界里只有“我是对的,你就是错的”,如果你对了而我是错的,这很难让他们接受。所以这是中国话语走向世界过程中将会长期面临的挑战。但是没有关系,我老讲西方最后它会承认实力,包括话语的实力。如果话语起来了,它没有办法。
观众1:张教授您好,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一带一路”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谢谢。
张维为:中国崛起实际上是一种突破,突破了什么呢?就是过去二次大战之后,在世界经济结构上呈现的中心外围关系,中心国家是西方国家,外围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由外围供养中心,是个极端不平等的关系。
中国崛起实际上突破了这个世界体系,中国成为单独的一极,同时和中心国家、西方国家,和外围国家、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贸易伙伴、投资伙伴、技术伙伴。现在世界体系演化为这样三种角色,就是中心国家、外围国家和中国之间良性的互动关系,这个互动某种意义上为我们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一些条件。
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抱开放,拥抱多边主义,拥抱合作共赢,而不是像过去西方大国那样搞零和游戏,非得我赢你输。这时候,整个世界格局确实会改变,“一带一路”现在正在改变这个世界格局。
叶青林(节目嘉宾):其实我觉得“一带一路”就是用实际行动在讲好中国故事。从历史上看,中国在强盛的时候,可以通过丝绸之路跟全世界来共享,一起来共同繁荣。今天中国在崛起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实践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最后达到共赢的目的,我觉得这是我们一定会成功的一个原因,也是我们“一带一路”倡议最大的价值。
张维为:这次峰会从人数来说,与会者几乎增加了一倍。西方媒体将“一带一路”描绘成中国虚荣心的爆发,现在没有人相信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成百上千个项目同时在展开,而且这个项目多数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
很明显它代表一种历史潮流,就是大家讲和平发展的愿望。大家希望和平,希望发展,消除贫困,希望改变生活,成为了一种潮流。我这次听到印象最深的发言之一是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他用了个词是game changer,游戏规则的改变。从今以后,世界不一样了,他对此评价非常之高。
阿齐兹去年在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年会上指出,多极化世界好于单极世界,世界事务不应单边解决(图自中评社)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丕
- 最后更新: 2019-05-19 14:38:19
-
台媒担忧:别为防堵大陆 关闭开放大门
2019-05-19 13:33 台湾 -
西方靠战争掠夺旧中国,新中国得以赶超的基础是抗美援朝
2019-05-19 11:15 这就是中国 -
尼克松读完来自中国的信件后,基辛格说了这么一句话!
2019-05-17 17:07 中美关系 -
为东京奥运造势,日本竟打算把它俩送上太空......
2019-05-16 18:28 -
陈道明:阿米尔·汗先生,你的电影我看过
2019-05-16 07:42 -
“美丽童行”慈善晚宴筹款1447万元 关注儿童意外伤害预防和救助
2019-05-15 14:04 -
“葫芦娃之父”走了,曾开创中国剪纸动画
2019-05-14 07:36 国产动画 -
“老子不批你能转正?”这位车主好大的官威!然而…
2019-05-13 10:58 中国雷人秀 -
山东滨州多个市政工程拖欠工程款 150万工钱欠10年
2019-05-13 08:09 基层治理 -
全国防灾减灾日重磅微视频:《我来》
2019-05-12 09:41 安全生产 -
人人都想当网红,但你知道复制一个张大奕有多难?
2019-05-09 13:23 -
“西方中心论”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自己,中国有过教训
2019-05-09 00:00 这就是中国 -
前4个月对美贸易顺差5701.9亿元,扩大10.5%
2019-05-08 11:48 中美关系 -
龙母喜提星巴克?HBO回应了
2019-05-07 16:11 -
副市长检查出公厕“有异味” 局长被罚扫厕所
2019-05-07 09:01 基层治理 -
看完第四集,网友很生气!
2019-05-06 17:20 -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公狼母狗一见钟情,狗称霸狼挨饿
2019-05-06 10:10 趣读 -
南京那家规矩很多的日料店 竟是无证经营?
2019-05-06 08:23 食品安全 -
五一档国产片“失声”
2019-05-05 15:57 中国电影 -
北大发布“马藏工程”首批编纂成果,共计约360万字
2019-05-05 07:43
相关推荐 -
王毅:中越就提升两国关系定位达成共识,水到渠成 评论 77伊朗的60亿美元,又不给了? 评论 184NASA要求破例“开绿灯”:中国月壤样本太独特 评论 600“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评论 202最新闻 Hot
-
美国竟又推出新规,针对中国汽车电池
-
“以色列想在战后加沙建缓冲区,已告知沙特等阿拉伯国家”
-
“美国想要落实两国方案,须对以色列更强硬”
-
“香港在国家认同上‘欠的债’,现在要两手抓补回来”
-
罕见!伊朗同沙特商讨加强军事关系
-
美国首个TikTok州禁令,没得逞
-
统计局点名:有市县领导尚未认识统计造假的极端危害
-
布林肯三访以色列“罕见训斥”,被内塔尼亚胡当面“泼冷水”?
-
美国迫使沙特撤资AI企业,为“防中国”?
-
拜登终于发声明:我们经常意见严重不合,但…
-
美议员竟又盯上这家中企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他再次驳斥BBC:虚假、不真实,请给予我们尊重
-
委内瑞拉将就并入争议地区举行公投,巴西罕见提高戒备
-
停火延长之际,哈马斯在耶路撒冷枪击:回应以军袭击西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