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系列| 陈文玲:提振消费,如何让老百姓挣到钱敢花钱
最后更新: 2023-03-01 09:09:042023年“拼经济”成为关键词,消费被寄予厚望。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实际上,老百姓收入持续增长,并且对这种增长有确定的预期,才能够更好地释放消费潜力,提振市场信心。如何增加居民收入?如何让老百姓挣到钱的同时敢于花钱、愿意花钱?
如今,中国家庭的储蓄总额已经突破120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存款当中又会有多大的比例有可能在今年转化成消费?
针对上述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局长陈文玲,解读并建言2023中国经济。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在两会前夕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十余位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数字经济、稳投资、促消费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3年中国经济,敬请关注。
【访谈/王慧 整理/王濛 审核/周小婷 刘惠】
观察者网:艰难的2022年终于过去了,“拼经济”成为2023年的关键词之一。谈到经济增长动力,离不开对消费、投资、净出口这“三驾马车”的分析。您认为2023年这“三驾马车”的走势将会如何,中国经济复苏的动能主要来自哪里?
陈文玲:今年“拼经济”,大体上要经过修复、恢复、快速反弹这三个阶段。最开始是修复阶段,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散,春节期间我国的消费正在快速地回升,虽然消费的绝对量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程度,但相比元旦期间已经有了大幅度回升。
回顾疫情三年,2020年中国的GDP增长为2.3%,是当年世界主要经济体里唯一一个GDP正增长的国家,而消费增长却是-3.6%;2021年中国消费有所反弹,年均增长8.8%;2022年消费大幅度下降,再次变为负数(全年负增长0.2%)。
2022年,“三驾马车”当中,投资这辆“马车”跑得最快,出口这驾“马车”也不慢,但消费这辆“马车”不但没有往前跑,还往后退了几步。
不过,这个“退”我认为是暂时的,因为2022年全国疫情全面反弹,而且主要集中在人口最集中、经济承载量最密集、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关联最紧密的地方,对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在消费领域,旅游、餐饮、会展、电影院等线下消费,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我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力度不会减少,这驾“马车”还会继续奔腾;出口的“马车”可能由于大国博弈、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原因跑得慢一点;而向前跑得最快的“马车”将会是消费,今年我们要“拼经济”,刺激消费是关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图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2.8%,较前一年的65.4%几乎减了一半。另一方面,2022年,居民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也就是说,去年大家不爱花钱、或者说不敢花钱,反而更多地把钱存到银行了,您如何解读这一情况?
陈文玲:2021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2022年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4%,但下半年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消费大幅度下降,对经济的贡献也大幅度下降。
对于去年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的问题,要分成两个方面看待。
首先,储蓄率提高和中华民族传统的消费观以及生存方式有关。不同于西方国家,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的民众重视全生命周期的储蓄。他们会把过去和现在的消费能力作为存款储备起来,用于未来生命周期的支出,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障的家庭机制。也因为这种储蓄习惯,让一些家庭在疫情中遭遇失业、降薪等打击时,能保障生活基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相比之下,美国是一个消费型国家,人们没有储蓄的习惯。他们的薪资是按周发放,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收入来生活,如果发生失业,他们的生活可能难以为继。
美国底特律,失业工人排队申请工作。图自视觉中国
其次,在疫情期间,老百姓更多地保留了刚性消费需求,降低了整个弹性消费支出。刚性消费需求对应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第一个层次——生存的消费需求。而弹性消费需求是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进一步优化、改善或者提升生活的需求,像旅游、外出就餐、购物、电影、展览、演出等等都属于弹性消费需求。因此,在遇到灾害或经济困难时,这部分消费需求是下降最快的。我认为,202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前一年几乎下降一半,主要是因为弹性需求下降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资料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濛 
-
下调今年销量目标,PICO:会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及服务能力的提升
2023-02-28 21:57 观网财经-科创 -
出境机票搜索热度达疫情前八成,旅游业预计全年“持续回暖”
2023-02-28 21:3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彭辉卸任中国中免法人、董事长,由推动转型免税李刚接任
2023-02-28 18:26 观网财经-消费 -
贾康:我为什么努力推动房地产税?好处太多了
2023-02-28 16:38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贾康:中国赤字率突破3%就要出大问题?不必太紧张
2023-02-28 16:36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百度首席战略官余正钧离职,曾任首席财务官
2023-02-28 15:4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北京:明星虚假违法代言等记录向社会公开
2023-02-28 14:26 -
智能手机寒冬下,“贴牌王者”华勤技术拟主板上市
2023-02-28 14:09 观网财经-金融 -
2022年国民经济成绩单发布:GDP超121万亿,比上年增长3.0%
2023-02-28 09:46 中国经济 -
1.9万亿美元顺差,去哪儿了?
2023-02-28 08:30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如何重启中高速增长?首先要厘清这些误区
2023-02-28 07:28 中国经济 -
寒武纪去年亏损12亿,5年累计亏损近40亿
2023-02-27 22:22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数字中国建设作为对有关领导干部考评的参考
2023-02-27 20:31 观网财经-宏观 -
京东百亿补贴,姗姗来迟
2023-02-27 20:3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广电总局: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
2023-02-27 18:3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蔡昉:不必对人口负增长过于悲观
2023-02-27 17:46 观网财经-宏观 -
张燕生:美国500强企业老板灵魂发问,我这样回答他
2023-02-27 14:09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张燕生:玩具换土豆,中美之间为什么难进口高端产品?
2023-02-27 14:09 经济学家建言2023中国经济 -
委员建议:需要丰富经验和阅历的岗位,应向35岁以上群体倾斜
2023-02-27 14:02 2023两会 -
定品质出让,杭州2023年二批次挂牌10宗地
2023-02-27 13:52
相关推荐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评论 153“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评论 124“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评论 188曾是胡塞对手,但沙特现在“劝美国克制” 评论 75“委内瑞拉已调动军队” 评论 251最新闻 Hot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
“德国芯片生态面临灭绝威胁”
-
曾是胡塞对手,但沙特现在“劝美国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