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中国正在面临西方的知识围堵
最后更新: 2021-06-05 10:32:42导读5月25日下午,由深圳智库联盟、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1智库峰会在深圳人才研修院举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就中国目前的智库发展现状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本文为郑教授发言摘要。
观察者网已获授权转载。
郑永年: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智库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刚才主持人说深圳的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期,智库的发展也要赶上。的确如此。智库跟思想、智慧、知识有关系,思想肯定是要由不同的观点碰撞而生的。我一直在做智库和政策研究,今天想扮演一个智库的批评者,要反思我们如何办好智库。这种反思对未来的智库建设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正在面临西方的知识围堵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确实很重要,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变化。现在大家都在说美国在经济贸易上跟中国搞脱钩,全方位围堵中国,在政治、经济、技术、军事等等方面围堵中国。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甚至更为重要的“围堵”,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知识界对中国的知识围堵。这方面,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确实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一直说毛泽东解决了“挨打”的问题,邓小平解决了“挨饿”的问题,现在我们面临全面的“挨骂”问题,天天都在面临这个问题。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最近西方尤其是美国利用新疆问题、宗教和民族问题诋毁和妖魔化中国,这对中国国际形象损害是非常大的。反华力量希望借此使越来越多国家的政治人物、社会组织参与抵制中国的冬奥会。欧盟也已经推迟表决中欧投资协定。台湾问题上,西方一些国家纷纷试图把台湾塑造成一个民主的形象,企图用“民主台湾”的名义让台湾成为一个实际上的主权体。所以方方面面都是针对着中国的围堵。
在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从武汉封城、湖北封省,很快就将疫情控制下来,控制下来以后我们复工复产,并且给很多国家提供医疗物资,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将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医疗物资。习近平总书记也早就许诺我们研究的疫苗成为国际公共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尽管西方污蔑我们是搞“疫苗外交”,但我们强调的是“人道主义外交”,对此很多国家都是非常正面的反应。但是,现在中国跟西方之间互相叫骂、互相妖魔化,各种民调都显示中西方各自的软力量都在下降,美国的软力量在下降,中国的软力量下降得更快。新冠疫情以来我们行动上做得非常好,但言论上做得不够好,我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得在行上、失在言上”。我们辛辛苦苦从行动上得来的分都在这种互相对骂和妖魔化中被抹掉了。
BBC《重返湖北》视频截图,武汉永远一副“雾霾灰”,被网友称为“阴间滤镜”。
我们还是要跟西方对话,而不是互相妖魔化、互相叫骂。在话语方面,我们还有太多的短板,没有任何优势跟西方互相叫骂。我们的骂只能骂给自己人听,西方人听不到;听到的那些反而成为西方更进一步妖魔化中国的根据。现在还是要谦虚向人家学习如何做话语的时候。我们现在很多人骄傲起来,以为可以骂出成效来。很多人错误理解习总书记的话,习总书记说我们可以“平视世界”。“平视世界”的意思是说我们跟其他国家可以平等对话,不要那么卑躬屈膝,没有自信心。但“平视世界”是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向人家学习。
西方围绕新疆问题骂我们,想把整个西方团结起来围堵中国;我们没有搞清楚背后是什么,简单地对骂,被西方牵着鼻子走。美国和西方人把早些年穆斯林和西方世界的矛盾成功地转移到穆斯林跟中国的矛盾,把西方的舆论焦点完全转移到中国。
我们媒体的表达形式很多方面远远超过西方,硬件也是,但是为什么我们媒体走不出去呢?因为我们媒体背后没有一套人家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来支撑;如果没有这套知识体系,光靠技术手段,我们的媒体永远做不大、做不强。我们要思考这些问题,中国的智库要思考这些问题,要在和西方的对话中做好、做大、做强我们的话语权。
中国智库的现状
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库,或者包括更广的研究领域,我将其分成三种类型。
一种比较明显的,体制内的智库叫论证派。政策论证是很需要的,无论是中央的、地方政府的政策,都需要有人论证。对于一些政府的决策,论证正确的,需要及时地总结经验,而对于一些的决策,论证存在质疑的,需要及时反馈,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但论证派有它的局限性。中国如果跟美国或者西方主要国家比较一下,我们的决策机制跟其他国家不一样。在我们国家,决策者也往往是政策研究者,或者决策者跟政策研究是同一个体系。西方的决策论证和政策决策研究大都是分离的,决策者基本上不做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不做决策,他们强调的是“政策市场”或者“思想市场”,决策者到“政策市场”或者“思想市场”上去“采购”政策。也就是说政策市场跟我们买菜一样,喜欢吃哪种菜就买哪种菜,采购就行了。
美国政府从里根开始就是从“思想市场”“政策市场”里去采购政策,因此这个“政策市场”非常发达,而基本上每一届的“政策采购”都是相当成功的。这种情况也说明了智库在美国的重要性。特朗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武断专制,忽视了美国的“政策市场”,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第二种是比较少数的批评派或者骂派。这一类机构或者个人对政府的很多行为都在进行批评,甚至是毫无道理地批评。不过,毫无道理地批评现在也没有市场了,现在是非常少数派,甚至是极个别的现象。不过,现在产生了一个新的“骂派”,即和西方的对骂。有一部分人简单地认为,只有对骂才可以生产出中国的话语权。西方毫无道理地骂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骂回去?心情合情合理,但话语权可以通过骂而产生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 原标题:中国正在面临西方的知识围堵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31省份新增确诊24例:本土11例均在广东
2021-06-05 09:3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群北迁一群南下,两群野生亚洲象为何离开保护区?
2021-06-05 09:23 观察动物 -
公安部:高考送考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先考试后处理”
2021-06-05 09:18 高考 -
联播+ | 跟着总书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2021-06-05 08:58 -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美丽中国
2021-06-05 08:54 -
未来,在我们手中
2021-06-05 08:51 -
耕牛进京广线被旅客列车撞上,湖南临湘市政府被约谈
2021-06-05 08:19 安全生产 -
广东新增8例本土确诊,另有3例本土无症状转确诊
2021-06-05 08: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潜江通报4人核酸弱阳性:接种时疫苗外溢所致
2021-06-05 07: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科兴疫苗紧急使用年龄范围获批扩大到3岁以上
2021-06-05 07: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秘书确诊,台“经济部长、次长”被隔离
2021-06-04 23:07 台湾 -
新冠病毒变异后疫苗还管用吗?高福、张文宏回应
2021-06-04 22: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1岁幼童遭父亲掐脖殴打还录视频,警方通报
2021-06-04 22:37 依法治国 -
“生育消费贷”三胎最高贷30万?银行回应
2021-06-04 21:05 -
向西南迁了!
2021-06-04 20:24 -
俄副防长:全球开始进入新一轮冷战
2021-06-04 19:46 凉战 -
国办: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1-06-04 19:31 医学 -
广州:暂无证据证明本轮本土疫情“物传人”
2021-06-04 18: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四部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划转税务部门征收
2021-06-04 18:40 政策风向标 -
用艺术精品宣传研究党史的一次尝试——访《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
2021-06-04 18:37
相关推荐 -
这国至今未批准,美方竟赖上中国 评论 40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财政部回应 评论 466以军猛攻加沙南部、要求平民撤离,联合国:撤哪去? 评论 281欧洲车企被警告:这场争夺,中美遥遥领先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财政部回应
-
“拜登政府悄悄起草了一份战后计划”
-
李成:美国这三种倾向让人尤其担心
-
“中美都没提及……”
-
英媒称“核设施被黑,与中俄有关”?英政府:早澄清了,它不听
-
他辞职后收到数百名同事来信:现在对美国来说是一场灾难
-
想架空乌军总司令?
-
“将军对将军:普京没异议,但他还是个变数”
-
尼泊尔:俄罗斯勿招募尼泊尔人当雇佣兵,已有6人阵亡1人被俘
-
埃及首个国内制造的航天器发射:中方援建卫星总装测试中心
-
以军猛攻加沙南部、要求平民撤离,联合国:撤哪去?
-
“实力撑不起野心,印度外交仍无法与中美匹敌”
-
“韩国正在消失吗?”
-
“哈马斯火箭弹击中这个军事基地,与以色列核武计划相关”
-
他不支持COP28“逐步减少化石燃料”措辞,还嘲笑美欧…
-
卢拉想搞定这事,马克龙再泼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