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刘英:金砖合作有没有前景?看看各国双边经贸数据就知道了
关键字: 金砖金砖国家金砖峰会厦门金砖峰会金砖国家经贸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文、刘英】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尚不完善,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因此金砖国家之间有必要通过彼此合作,减少来自欧美金融体系的冲击,提高自身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新兴国家自己的经济流动区域。
金砖国家中的亚洲诸成员国都拥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南非和巴西则自然资源丰富。中国、印度经济增长最快,即便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贸易形势的恶化,各金砖国家也都保持了相对积极的经济增长趋势,金砖国家发展的动力远未衰竭。但各国国情不一,金融发展现状良莠不齐,因此需要在合作中逐渐完善金融框架,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
金砖国家目前及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处于经济发展阶段,要分析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趋势,就必须了解金砖国家的经济及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和彼此之间的双多边贸易投资关系,这也是推动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基础。
1. 中俄经贸投资关系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高层密切会晤的基础上,2015年中俄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在经贸、投资、安全等各领域提升了两国合作关系。作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中俄经贸和投资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尽管两国投资起步低,但中俄近年来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存量达366.7亿美元。近年来,中俄投资合作机遇前景广阔,尤其是在西伯利亚铁路改造、高铁、
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可以吸引中俄直接投资。而在高科技领域,中俄也形成了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局面。在油气方面,中国作为俄罗斯的油气输出大国,近年来油气需求不断上涨,中俄已成为关键合作伙伴。此外,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农产品合作,在人文、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也亟待开展。
俄罗斯长期以来受到西方打压,北约东扩也对俄罗斯造成日渐严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同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合作发展是其必然的选择。为推进中俄两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中俄两国签署了双边本币结算互换协定,俄罗斯也加速建立了本币支付体系,为中俄两国在债券、股权、基金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解除能源管制的当下,美国能源产业的生产力受到极大刺激,美国由石油等能源的进口国转化为能源出口国,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能源格局。此外,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美元走强打压以美元计价的油价,国际油价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保持低迷。而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国,是俄罗斯油气的大客户,这是俄罗斯支柱产业的关键合作伙伴,中国稳定、持续、大量的油气进口对于俄罗斯经济无异于雪中送炭。
但目前,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合作几乎只涉及油气方面,双方应加强内部改革,探索两国互补的方向和合作的可能性,推进两国更多的经贸合作,从而加强两国之间、金砖国家之间甚至全球的金融合作,进而促进内部实体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同时减轻俄罗斯金融的脆弱性,共同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
在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实施了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经济复苏后又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入加息通道,在这一过程中,美元的贬值和升值对开放资本市场的俄罗斯卢布造成了巨大的风险,使卢布发生剧烈的贬值。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俄两国的本币互换,尤其是2016年中俄两国进行的货币交换机制显得极为关键,堪比输血之举。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发展使其被视为了既有国际秩序的潜在挑战者,近年来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注意。作为彼此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中俄双方的密切交流能够促进两国深化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在金砖合作中,中俄两国都得到了“去美国化”的发展环境,能够削弱西方政治的影响,两国在金砖框架下的合作将改善两国发展遇到的政治瓶颈,为两国发展赢得更好的机会。同时,中俄之间的合作,以及中、俄在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也增强了金砖的积极力量,对于维护多边主义、反对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俄贸易与投资数据可以看出,十年中两国进出口贸易额迅速提升,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同时,中俄交互投资数额呈现萎缩,说明两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尚未发掘。这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的投资模式相关,目前中国多数跨境购买以投资少数股份为主,缺乏控制权影响对俄投资收益,而跨境收购中,主体多为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型收购,落后的投资模式导致双边投资效益不高。
从基建等情况看,俄罗斯公路交通落后,铁路、航空多为苏联遗产,2011年,俄罗斯计划在此后的10年内向交通领域注资重建现代化交通条件,这势必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面对西方压力,俄罗斯同中国合作,修建中俄原油管道,并通过建设波罗的海输油管道摆脱西部国家限制,这也为管道运输领域带来了契机。基础设施建设的辐射效应伴随俄罗斯现代化战略和外资准入门槛的降低,将给俄罗斯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俄罗斯中东部地区地广人稀,劳动资源匮乏,与之接壤的中国东北则恰恰相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企业较多的状态,俄罗斯横跨亚欧两洲,资源丰富,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基建的改造给投资带来了更多机遇。中俄双方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在双边贸易基础上扩大彼此的投资,是中俄合作中值得讨论的话题。此外,中俄两国交流历史悠久,除工业、金融合作以外,双方在教育、旅游等方面也有诸多合作基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21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42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06“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评论 207最新闻 Hot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