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主席:清退奥密克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最后更新: 2022-06-24 07:49:05【文/兔主席】
至本文写作时,今年春天以来中国内地爆发的Omicron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北京等受到疫情影响的超级大城市都开始复工、复产、复学,到处都能够感受到恢复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动力、活力,以及一定的压力。
在那些有效推行精准防控及“动态清零”、未受疫情影响的省市——包括高经济能级的珠三角城市,人们也已回到原来的生活秩序。
几点观察。
一是中国人民努力工作的干劲与极强意志,不会被个把月、数个月的疫情困难所磨灭。当下,人们希望按下的是快进键,与时间赛跑,把丢掉的时间补回来。这种强大的意志,是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支撑、动力及基本盘。
二是人们记忆其实是短暂的。“大上海保卫战”的经历,对不少人来说是煎熬和痛苦的。两个多月的抗疫,影响到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人们积累了不少负能量,甚至在疫情结束后仍会留有某些创伤。
但总体来说,人们是朝前看的,在正常生活恢复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努力投入并适应忙碌的生活,将不愉快的经历放在脑后。不知不觉中,不愉快的抗疫经历也变得遥远了——哪怕只是近至数周前的经历。
并且,越往后,这段经历反而越有“回味”的地方:人们会回忆这段期间的甘与苦,回忆生活的考验与历练,回忆对自己、对家庭、对朋友、对生活的新发现。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成为人生记忆里不能忘却的一段宝贵历程。
广东东莞:多个镇街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图源:视觉中国
三是击破疫情,重新感受自由的空气后,人们能够重拾对防疫政策及体制的信心。
Omicron不是“神话”,并非不可击破。采用社交隔离及静态管理等政策仍然是可以克服Omicron疫情的;这一条,其实已在中国各大城市里一再证明,留下了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经验与案例,防疫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3月份上海疫情的程度,是突破了所谓的临界点或阈值的,放在中国内地以外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社会里,就不仅是单一城市彻底破防的问题了,一定会倒灌全域,导致全境破防。唯在中国体制下,疫情得到控制,且实现了动态清零。这可谓人类公共卫生历史上的奇迹,可以载入史册;也因为这个原因,大上海保卫战其实是比“武汉保卫战”更重要的一次胜利;
“清零”后,社会回复正常,人们不需再考虑和经历“共存模式”下与病毒长期斗争的胶着状态,可以放心的生活在一个至少暂时免受COVID-19影响和伤害的社会。这段时间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当下。上海两个多月的艰苦付出,放在14亿人的一盘大棋里,是有特殊历史价值与贡献的。
复盘来看,一些地方确实一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例如三月中下旬的上海),但问题并非出在“动态清零”政策本身,而在于精准防控的准备和执行。如果有更好的准备措施,更早采取规模管控,应当可以用更小的经济社会代价实现更好的防疫抗疫效果。
四是我们对Omicron的理解和认识加深了,可以应用于下一步的防疫抗疫政策。
中国“动态清零”政策一直成功,所以,在这波疫情之前,我们在内地获得的Omicron数据其实是有限的。它的传播特性到底如何?危害性到底如何?我们疫苗保护性到底如何?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手段?对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冲击挑战到底多大?对很多问题我们是不清楚的。
不少人都在严肃探讨下一步中国究竟该如何放开的问题。考虑到中国有14亿人,不同地方的公共卫生条件相距极远,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放开,——甚至是倒逼下被动放开,如果情势失控,导致医疗资源挤兑、出现大量病死及其他超额死亡,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没有万全的考虑,没有万全的准备,不在完全主动的把握下,中国政府不可能接受被动放开,不可能将14亿人变成“小白鼠”,边放开边学习应对。如要放开,一定是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循序渐进进行的。
回过头看,这次上海疫情,让中国获得了针对Omicron的宝贵的一手数据与经验,可以对我们防疫体系未来的政策演进做整体考量与部署。一方面是结合Omicron变异的特征及各地的经验及教训,不断优化现有基于“动态清零”的防疫体系,避免再出现规模社区爆发,同时最小化常态化防疫的经济社会代价;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全面的考虑放开所需考虑的问题。
因此,上海这次疫情,最终可以“坏事变好事”,为中国COVID-19防疫体系的发展演进提供重要参考。
- 原标题:清退奥密克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丹东: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022-06-24 07:40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于6月25日上午开幕
2022-06-24 07:18 上海观察 -
东北首座核电站全面投产,今冬启动核能供暖
2022-06-23 22:45 核电 -
“僧人”迷晕女店员?杭州警方:涉案人员冒充僧人招摇撞骗已被行拘
2022-06-23 21:51 -
重庆巫溪县因暴雨发生山体滑塌,已致5人失联
2022-06-23 21:16 极端天气 -
蔚来官方回应测试车坠楼事件: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
2022-06-23 20:51 汽车工业 -
习近平:金砖国家不是封闭俱乐部,应推进扩员进程
2022-06-23 20:06 金砖国家 -
陆昊调任国研中心,王广华任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
2022-06-23 19:17 高层人事 -
深圳今日0-12时新增确诊2例
2022-06-23 19:06 抗疫进行时 -
驻泰使馆:在泰吸食大麻回国后被查验出,等同国内吸毒
2022-06-23 17:05 -
6月24日起,深圳出行“标配”48小时核酸证明
2022-06-23 16:53 抗疫进行时 -
核酸检测“造成环保危机”?生态环境部回应
2022-06-23 16:43 抗疫进行时 -
丛亮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
2022-06-23 16:36 -
银保监会再回应河南个别村镇银行问题:公安机关正侦办
2022-06-23 16:33 -
广西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刘宏武被双开:热衷搭建官商交往圈
2022-06-23 16:14 廉政风暴 -
中储粮原副总经理徐宝义被双开:长期大搞政治投机钻营
2022-06-23 16:13 廉政风暴 -
蔡英文这口误…
2022-06-23 16:12 -
被控收受财物超七千万元,黑龙江鹤岗市委原书记张恩亮受审
2022-06-23 16:10 廉政风暴 -
阳性增至110例,澳门将关闭娱乐场所、禁止堂食
2022-06-23 16:03 抗疫进行时 -
我国股民已超2亿,十年累计现金分红超9.7万亿元
2022-06-23 15:52 股市
相关推荐 -
商务部长王文涛当面对欧盟表达强烈不满 评论 57美越F-16军售大单能成吗?对中俄有何影响? 评论 316“中国伟大又谦逊,感谢中国网友关心” 评论 195中欧同意建立出口管制领域对话机制 评论 132“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宁德时代迎面撞上美国政治风险
-
“展现中国技术自给自足雄心,华为又给苹果压力了”
-
美越F-16军售大单能成吗?对中俄有何影响?
-
“正讨论建立对华热线”
-
以牙还牙?俄罗斯宣布通缉
-
“到2027年,法国将生产至少100万辆电动汽车”
-
“中国伟大又谦逊,感谢中国网友关心”
-
古巴驻美使馆遭恐袭?白宫回应
-
愈演愈烈!加拿大摊上事了
-
“今天堵汽车、明天堵化工,每一步都让世界更穷”
-
事大了!俄方将向加方发出外交照会
-
乌克兰称俄黑海舰队司令遇袭身亡,俄暂无回应
-
“西方傲慢又虚伪,而世界似乎只按意识形态行事”
-
“他渡过孤独一周,召唤盟友却无人应答”
-
泽连斯基是否竞选连任?乌第一夫人回应
-
“涉及普京,他最新表态或将激怒克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