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柔柔:中国文化走出去,哪些方面还可加强
关键字: 西方媒体对中国国外孔子学院比利时《丁丁历险记》法国文化【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苗柔柔】
西方的圣诞文化,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中国,只不过其中本身带有的消费主义元素,与中国当代发达的市场经济相契合,被“内化”为一个约会节、购物节。
中国文化常常展现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但在西方依然主导全球文化的情况下,如何走出去一直是难题。
今年,笔者应邀参加了第五届北京市文化融合发展项目合作推介会。此会由北京市文资办、北京市贸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动漫集团联合主办,不少机构企业介绍了他们的文化产品、服务平台和合作项目。
在文化融合沙龙上,笔者受邀作为讨论嘉宾发言。因为一直在做中法文化教育交流工作,对中国文化如何在国外繁荣发展比较关心,就在会上谈了自己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着三个缺乏和一个有利的局面。
第一,缺乏带有中国鲜明特色的、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
以比利时的《丁丁历险记》 为例。
比利时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尽管说法语,但是在文化大国法国的笼罩下,比利时的文化很难出彩。可自从《丁丁历险记》横空出世,先后被译成近60种文字,总销量达2亿册以上。它幽默风趣,老少咸宜,贴近生活又简单易懂,大大提高了比利时的文化地位,树立了正面的国家形象,使得比利时这个小国轻易地被无数外国人接受和喜爱。
而中国现在虽然有了上至《红楼梦》《三国演义》,下至《喜羊羊》《熊出没》等口碑很好的文化产品,但或因蕴含的独特文化元素太深,不易被外国人理解,或因时日尚短,功力不足,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
据说2007年的《秦时明月》动画被翻译成7种语言版本,发行至美国、加拿大、法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但是笔者在法国网站上找了找,也许方法不太对头,只找到几条报道性消息,没发现有多么大的影响。
第二,缺乏系统性、即时性地介绍中国现状的产品。
在法国能够接触到的介绍中国的文化产品,大多由外国媒体控制的渠道所选择。从《红高粱》到《霸王别姬》,从电影到纪录片,都是按照西方人的口味来挑选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中国,但是作用有限,很多产品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一方面,固然挑选渠道掌握在别人手里,中国自己没有决定权,但另一方面我们拿不出非常吸引人的东西,能够让人家愿意抛弃一切成见地接受。
前两年笔者曾受邀给一个法国农业团做中国经济的报告。关于中国农业的一些基础数据和资料,比如常种植的作物产量、受中国人欢迎的农产品、进出口种类等等,这些在中国网站上都很容易找到;但是在法国查询法文资料,要么数据很老,要么很零碎,很难快速地对中国农业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所以最后,笔者的报告大受这批法国农业工作者的好评。
可见,外国渠道的偏见和中国渠道的信息不足,构成了外国人对中国认识的不足和扭曲。
第三,缺乏面向初学汉语者的课外读物。
现在世界上学习汉语的浪潮方兴未艾,在法国超过十万人学习汉语,据说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一亿。但是,这些具备了初步汉语水平的人却很难找到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
笔者去过的孔子学院,藏书不少,但是要么是全中文的大部头,要么是全法文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没有通俗易懂的读物能够帮汉语初学者巩固提高中文水平。
中国人学法语,有拼音的基础,很容易通过字母顺序来查找法文词典学习法语生词。但是法国学生却不太容易掌握查找汉法词典的本事,基本上所有生词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课下复习,只能一遍遍地重复枯燥的课本,没有兴趣盎然的补充读物。有一些简单的书籍,却是给小孩子学习汉语用的,不适合这些高中和大学的学生。
一般来说,这些书籍最好配有中文生词的读音和外语的语义解释,否则的话,法国学生很难自己去查找学习。但是此类书籍投入的精力巨大,受众面却狭小,得不偿失,没有几家出版社愿意做。
当年笔者初到法国,语言还不过关,每天钻研笔记和指定参考书,啃得晕头胀脑。后来发现去市政府的图书馆借几本《丁丁历险记》,读起来既轻松易懂又开心减压,顺便还增长了不少词汇量。
- 原标题:苗柔柔:中国文化走出去,哪些方面还可加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2-25 10:08:07
-
谭盾将出任美国顶级音乐学院院长
2018-12-23 12:17 中美关系 -
翁同龢后人无偿捐美183件文物引争议
2018-12-23 10:26 中美关系 -
真在乎文化自信,就不应只从传统中寻找支撑点
2018-12-21 07:35 -
这部横扫美国大奖的美剧,第二季口碑又炸了
2018-12-18 18:03 -
帝王将相?这就把二月河“落霞系列” 看得太低了
2018-12-17 09:23 -
外国人学中文太久后,会有哪些改不掉的习惯?
2018-12-13 18:24 观网看片 -
《红海行动》《战狼2》等获华表奖(完整名单)
2018-12-08 22:21 中国电影 -
人类文明“四长老”齐聚北京:打破冲突论 构建共同体
2018-12-07 11:04 -
《三体》成资本估值神话,我们恐怕等不到电影面世了
2018-12-07 07:19 中国电影 -
21岁柯洁打破李昌镐最年轻六冠王纪录
2018-12-06 19:31 -
“影帝制造机”曹保平
2018-12-05 13:40 中国电影 -
村上春树又陪跑了
2018-12-05 08:25 -
144名中国妇女被骗赴新加坡卖淫 两国联合破案
2018-12-04 16:38 -
2018十大流行语官宣:确认过眼神,是“锦鲤”没错
2018-12-03 15:01 网络热词 -
他亲手写就“中国人民银行” 昨天纪念馆开张了
2018-12-02 10:49 -
《法制晚报》明年休刊 全力做新媒体
2018-12-01 17:07 再见纸媒 -
拼不过陆企,台湾光伏龙头裁员近千
2018-11-30 07:25 台湾 -
中国“藏医药浴法”被列入非遗名录
2018-11-28 20:52 -
12月电影片单!年终盛宴,好戏连台
2018-11-28 10:35 中国电影 -
体制有什么问题?美国新老自由派这么看
2018-11-27 22:2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