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思义|乌克兰战争的启示:寄望于美国的“仁慈”毫无意义
最后更新: 2022-04-22 11:42:11【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罗思义】
序言
20多年来,美国的对外军事扩张是显而易见的。但即便如此,乌克兰战争的发生也代表着美国军事政策正发生质变。乌克兰战争前,美国只对军事实力远弱于美国且不拥有核武器的发展中国家采取过军事行动。按时间顺序,美国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侵略性军事行动包括:
• 1999年轰炸南联盟;
• 2001年入侵阿富汗;
• 2003年入侵伊拉克;
• 2011年空袭利比亚。
但是,美国威胁要将乌克兰纳入北约,引发乌克兰战争,这表明美国的军事政策已不仅限于攻击远弱于自己的发展中国家。尽管美国事先知道,它将北约东扩至乌克兰将影响到俄罗斯的最重要利益(俄罗斯拥有极其强大军事实力且核武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这一举动明显越过了俄罗斯的红线)——美国完全了解这一点,但仍准备为此承担风险。
虽然,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尚未向乌克兰派兵,也明确声明不会冒险与拥有核武的俄罗斯开战以免引发世界大战,但是美国正以代理人战争的形式对抗俄罗斯。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美国最初提出的乌克兰可加入北约的提议中,而且体现在美国在战争前训练乌克兰军队、向乌克兰大量供应军事武器、在战争期间向乌克兰提供卫星和其他情报信息等方面。
4月20日,亚速钢铁厂冒出浓烟。
美国是如何将乌克兰推入战争的?
因为了解美国在乌克兰战争中的目标很重要,所以有必要从事实角度认识到美国是如何精心谋划这场战争的。不过,在继续讨论本文的主题(即分析推动美国采取不断升级的侵略性军事政策的因素)之前,有必要通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维亚切斯拉夫·泰特金博士的文章《美国是如何将乌克兰推入战争的?》了解美国是如何武装乌克兰的。该文清楚地表明,乌克兰不过是美国对抗俄罗斯的棋子而已:
“乌克兰早在2014年,即八年前就开始为战争做准备。更准确地说,乌克兰是被故意推入战争的……在这八年中,美利坚合众国玩着一场肮脏的战略游戏,将两个兄弟国家的人民推向彼此的血腥战争……
俄罗斯是被迫卷入战争的。这一切都始于2014年2月乌克兰的政变,当时反俄势力在美国和当地新纳粹分子的支持下上台……
在1991年启动的‘改革’期间,乌克兰军队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因此,到2014年,乌克兰军队不再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军事装备年久失修;由于军费低,官兵士气低落。乌克兰军队不想要也不能战斗……
因此(2014年政变后),基辅统治集团将国家的财政从用于改善人民福利转向加强军队。乌乌克兰的军事预算从2014年的17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89亿美元(占该国GDP的5.9%)。乌克兰用于军事目的的开支(占GDP的比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三倍……
军费开支令人信服地证明,乌克兰正在为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准备……来自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的数百名教员参加了军队的训练。乌克兰在美国的监督下准备战争。
巨额资金用于恢复军事硬件。在2014-15年的顿巴斯战争期间,乌克兰军队几乎没有空中支援,因为几乎所有的战斗机都需要维修。然而,到2022年2月,乌克兰空军拥有约150架战备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而这样的集结规模,只有为攻占顿巴斯才说得通。
与此同时,在顿巴斯附近建造了强大的防御工事,能够抵御报复性打击……2021年底士兵的工资增加了3倍——从170美元升至510美元。乌克兰政府一直在大幅度扩大其武装部队的规模。
乌克兰的战争准备工作已于2021年底完成。军队的作战能力已经恢复,军事装备得到了修复和现代化……
然而,即使是现代化的乌克兰军队也无法挑战站在顿巴斯后面的俄罗斯。但这却并没有困扰到美国。他们的宏伟设计是利用乌克兰作为对抗俄罗斯的武器。因此,美国为新纳粹统治下新的军事化乌克兰计划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征服顿巴斯并入侵克里米亚;第二种选择是用于挑衅俄罗斯的武装干预……
俄罗斯意识到,美国控制下的乌克兰将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危险。2021年12月,莫斯科向北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以确保俄罗斯的合法安全利益。西方傲慢地无视这些要求,因为他们知道入侵顿巴斯的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乌克兰军队中最具战斗准备的部队多达15万人,且集中在顿巴斯附近。他们可以在2-3天内打破当地军队的抵抗,彻底摧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并让守军付出血的代价……
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及其盟国,他们利用乌克兰人民作为武器。”
乌克兰战争是美国军事扩张升级的质变临界点
因此,结合基本政治立场(美国坚持乌克兰“有权”加入北约)和军事事实(美国向乌克兰提供军备)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蓄意挑起俄乌对抗,尽管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因此,在评估乌克兰危机时应注意到,美国将军事威胁从针对发展中国家——这些威胁是不公正的,但没有直接引发世界大战的风险,升级到针对俄罗斯这样的大国——这样的举动有可能会引发全球性军事冲突。那么,有必要分析一下,是何因素导致美国军事威胁的升级?这是暂时的,之后美国会恢复和平路线?还是美国倚重军事威胁将是长期趋势?
这对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对中国来说尤为如此。比如,在升级对俄罗斯制裁的同时,美国还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在国际社会散布涉疆谎言,并且试图掏空一中政策。
众所周知,自拜登上台以来,美国频频拿台湾问题挑事,比如:
• 自中美建交以来,美国政府首次邀请台湾所谓的“驻美代表”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宣布,她将访问台湾,尽管这发生在她感染新冠之前;
• 美国呼吁台湾参与联合国系统;
• 美国加强对台军售;
• 美国代表团访问台湾次数有所增加;
• 美国增加了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并定期派遣美国军舰通过台湾海峡;
• 美军特种部队在台秘密训练台军;
美国充分意识到,一中政策涉及中国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美中关系的根基,放弃一中政策就是跨越中国的红线,这比试图将乌克兰纳入北约更危险。因此,很明显,美国正试图以挑衅的方式掏空一中政策,就像它故意决定越过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红线一样。
关于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挑衅是暂时的还是长期/永久的问题,本文给出的明确结论是,美国军事升级趋势将继续下去。但是,由于这一可能涉及战争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任何夸大或者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都不可取。因此,本文旨在从最实事求是、冷静客观的角度,分析美国的军事侵略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升级的重要原因,以及这种趋势反过来会推动美国施行更加危险的政策。
标签 乌克兰之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重建费报价6000亿美元,泽连斯基盯上被冻结俄资产
2022-04-22 11:31 乌克兰之殇 -
拉纺车,登挖掘机,约翰逊开启印度首秀
2022-04-22 11:22 不列颠 -
不到1个月,花了3亿美元的CNN流媒体服务“CNN+”夭折
2022-04-22 11:20 美国一梦 -
美国3月通胀数据又创新高,白宫考虑再降对华关税
2022-04-22 11:14 中美关系 -
“华盛顿号”航母一周内3名船员自杀,美海军调查
2022-04-22 10:58 -
拜登:禁止与俄有关船只进入美国港口
2022-04-22 10:35 -
美财长:欧盟全面禁止俄罗斯能源将损害全球经济
2022-04-22 10:17 乌克兰之殇 -
欧盟宣布制裁朝鲜4个实体和8名个人
2022-04-22 08:03 半岛火箭 -
金正恩与文在寅交换亲笔信
2022-04-22 08:01 朝鲜现状 -
美国新增确诊47845例、死亡430例
2022-04-22 07:45 美国一梦 -
韩正:确保今年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2022-04-22 07:18 博鳌论坛 -
乌克兰称每月需70亿美元援助,俄制裁哈里斯、布林肯
2022-04-22 06:59 乌克兰之殇 -
俄扩大对美加制裁名单,哈里斯、布林肯等名列其中
2022-04-22 06:46 俄罗斯之声 -
土外交部召见伊拉克使馆临时代办
2022-04-22 06:46 薄荷四国 -
“俄罗斯或在5月切断对欧天然气供应,意大利储备量只够用10周”
2022-04-21 23:03 欧洲乱局 -
证监会副主席:关于跨境审计监管“谈判非常顺利”
2022-04-21 22:47 中美关系 -
泽连斯基:准备好与普京会见,但有个前提
2022-04-21 22:13 乌克兰之殇 -
重开驻基辅大使馆?拜登政府犹豫不决
2022-04-21 21:57 乌克兰之殇 -
专家称巴基斯坦空袭阿富汗使中阿接触努力遇挫?外交部回应
2022-04-21 21:36 巴铁 -
外交部回应阿桑奇被引渡到美国:让人看清美国政府的伪善面目
2022-04-21 21:19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很可能”将TikTok的禁令推迟90天 评论 35“最后一刻,拜登对中国电商下手” 评论 173他还在“操心”:新政府听我句劝 评论 101“相比中国,美国已经太晚了” 评论 1669比0,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维持TikTok禁令 评论 419最新闻 Hot
-
“最后一刻,拜登对中国电商下手”
-
“在新兴市场,没有一款美国制造的电车能与中国车抗衡”
-
“通话过后,中美之间这两件大事将被尽快推动”
-
“怒目而视”,特朗普团队回应了
-
美媒炒作:面对现实吧,美国已把军事供应链外包给了中国
-
伊朗最高法院发生枪击:2名法官死亡,枪手自杀
-
“特朗普政治手腕让人惊叹,当时要禁TikTok的就是他”
-
9比0,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维持TikTok禁令
-
“TikTok让台湾年轻人快放弃对抗大陆了”
-
“相比中国,美国已经太晚了”
-
特朗普:外面太冷,就职典礼将在室内举行
-
铜仁五任政府主官被查,皮贵怀现身说法“至少送十万才能获提拔”
-
“中美网民联手,完成了对美政府的欢乐嘲弄”
-
美媒警觉:中国此举越来越像美国了,不能坐视不管
-
“这个国务卿当不久”
-
4600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安全内阁终于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