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乡创业十年亏几十万,这锅不能只让小镇青年背
对于政府而言,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在县域经济生态和县域经济在全国经济体系中的位置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较大转变的情况下,不应该盲目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全文]
-
保洁阿姨和她的三套房
保洁员X阿姨在生完孩子之后,就一直在高校做保洁员,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就100元左右,直到她退休,工资也才3000元,但是她在一个大城市有三套房子(不是因为拆迁)。他们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是市场保持稳定的保守力量。[全文]
-
肉价攀升,为什么养猪反而成了一场豪赌?
目前一头猪的投入,算上猪苗、饲料、兽药、人工、栏租等,至少需要2000元。养殖1000头猪,如果在即将出栏时染上猪瘟,损失达到200万。即使只养500头,损失也达到100万。养殖几千头、甚至上万头,就更不用说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全文]
-
深圳土改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破解“香港问题”?
如果大量土地增值收益私有化,深圳市在城市投入中的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就会进入少数占据较好区位的城郊农民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深圳在经济发展还没有起飞的时候,就要像香港一样养一批“天天不用工作,就有的食”的食利者。如此,深圳的奇迹就不一定会发生了。[全文]
-
回乡记:我们村有wifi了
2018年,笔者所在的村庄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里要建统一的自来水了。在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前,私人矛盾消解村庄公共性。少数一些人借私事对自来水问题提出反对意见,每次一开会便争执不休,集体决策无从谈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