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恩·贝特曼:不给中美脱钩踩刹车,美国自己会摔下悬崖
【文/乔恩·贝特曼】
几乎没有经过大张旗鼓或公开辩论,美国就进入了堪称冷战以来最困难和最危险的国际挑战。这个挑战是,经过数十年来与中国的经济和技术一体化,美国现在将中国看成主要竞争对手,想扭转以前的一体化趋势。
这种技术性脱钩,如果有选择地执行,将有助于保持美国的军事优势,保护美国的关键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但如果脱钩走得太远,将拖累美国经济,背弃盟友,阻碍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危机的努力,还会增加爆发灾难性战争的可能性。
平衡这些严重风险对美国领导人来说是在走钢丝,但不幸的是,美国的政策已经走向过度。在拜登政府、国会和外交政策机构中,鹰派分子掌握大权,他们寻求进一步、更快地脱钩。这个鼓吹“限制中国”的阵营对制裁、实体清单等反华措施信心十足。它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可以从投资限制和特别金融制裁政策中看出。最近,白宫率先对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实施了新的出口管制,这是美国迄今为止在脱钩方面迈出的最大一步。
鹰派主张不惜后果和中国脱钩(来源:Politico网站)
当出现某种程度的挑战时,适当限制中国技术是有意义的,这能为美国巩固技术基础赢得时间。但美国似乎一心想发动一场更大的“十字军战争”,从根本上压制中国,而几乎不考虑全球稳定、美国经济和美国盟友面临的风险。许多美国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每一家中国公司都是华为;每一项中国技术都是一把上膛的枪,指向美国的心脏;美国可用的每一种限制工具都还没有充分利用。恐慌已经蔓延,掩盖了各种复杂的不确定性。
这种狂热的气氛刺激了美国新的出口管制、投资限制、金融制裁、签证限制等措施的升级。尽管许多人会欢呼对中国威胁性行为的“强硬”回应,但美国人和其他人很快就会发现已陷入崩溃的供应链和破碎的经济秩序。他们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包括创新放缓、通胀上升、友好国家之间的贸易更加不稳定,与一个新兴亚洲超级大国的摩擦升级。而且,脱钩速度越快,就越难控制。如果有人说他们知道悬崖下是什么,他们是在自欺欺人。
但除此之外,有一条更好的道路:美国政府必须在过度脱钩和不脱钩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一立场需要灵活、精确,并对美国任何行动引发的反应保持敏锐。不幸的是,美国把踩钢丝看成是轻松散步。这种错误的自信在过去导致了可怕的外交政策失误,而现在在历史关键时刻,美国可能重蹈覆辙。
50年前,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破冰访问,这至今仍是理解双边关系的一面镜子。从一开始,美中关系就是建立在双方的务实之上,而不是信任或感情。华盛顿对中国的经济、人权和军事意图从未感到放心。同样,北京一直认为美国过于霸权,有威胁中国政权稳定的企图。即便如此,两国还是选择了深化经济一体化。几代美国领导人都相信,贸易、投资和人民之间的联系可以使美国更加繁荣,并推动中国更加自由和友好。
这一战略合作导致了显著的经济互补关系。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供应国和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而美国现在是中国第一大出口目标国和最重要的外国金融伙伴。两国技术联系尤其紧密。中国向美国输送的理工类博士生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中国是美国理工类和高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国,这方面仅次于印度。相互依存无处不在,在半导体上,美国芯片行业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中国;在制造业上,中国是苹果和特斯拉等公司的重要产业中心;在科学上,中美科学家联合撰写的论文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但在过去10年中,支撑两国经济关系的战略基础不断受到侵蚀。中国企业在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从制造纺织品到电视机再到电信设备快速升级,美国长期以来对不公平贸易的担忧变得更加紧迫。奥巴马政府起初期待与中国建立积极、建设性和全面的关系,但最终却宣布向大国竞争回归。
这一转向与美国拥抱技术民族主义不谋而合。技术民族主义认为技术必须由国家而不是全球市场力量来引导和利用,这一理念早已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数十年自由发展的数字全球化潮流让硅谷发了财,在世界各地输出了美国价值观,还让美国情报收集进入了“黄金时代”。但外国网络威胁不断上升,终于导致美国将数字开放视为脆弱之源。与此同时,中国在5G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战略领域的突破性成功让美国决策者相信,双边科技关系不再对美国有利。
特朗普政府标志着美国政策转变的决定性时刻。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大大加强,美国通过商务部的实体清单限制外国公司购买美国产品。2018到2022年,上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华为曾经是中国科技行业的代表,上实体清单后陷入困境。除了出口管制,美国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遏制技术流入和流出中国。特朗普政府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对中国商品加关税,并限制联邦机构、承包商和受益人使用中国设备。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更难获得签证,一些人因不披露与中国的关系而面临刑事调查和起诉。
这些行动缺乏协调和沟通,但基本上还说得过去。特朗普的许多举措都是针尖对麦芒。中国一直在争夺电信设备的全球主导地位,想占领网络空间的终极战略阵地,因此美国打击华为能为替代品的出现赢得时间。美国电网的核心元件很容易受到破坏,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修复,因此中国设备被禁止用于为关键军事基地服务的系统。
但在其他领域,特朗普政府做得太过了。有些过分的限制可能弊大于利,有些无原则的决定背后的逻辑可能会导致基础广泛的脱钩。例如,美国司法部发起了一项不切实际的调查,试图在校园里找到中国代理人,结果导致了许多失败的起诉,并赶走了许多有才华的学者。对TikTok等中国应用程序的全面禁令缺乏根据,而对微信的禁令可能会阻碍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沟通。五角大楼禁止美国人投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小米,仅仅是因为该公司对5G和人工智能有兴趣,并曾受到中国方面的赞扬,但这一标准几乎可以适用任何一家中国大公司。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谌海滨 
-
东航、南航公告:将从纽交所退市
2023-01-13 23:05 观网财经-海外 -
央行谈蚂蚁集团等14家平台企业:整改已基本完成
2023-01-13 20:08 观网财经-金融 -
腾讯调整部分XR业务,知情人士:与收购黑鲨失败有关
2023-01-13 18: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这家公司IPO上会前,副总“跑光”了,高管只剩2人……
2023-01-13 18:03 观网财经-金融 -
苹果CEO巨额年薪腰斩,还是自己主动提的?
2023-01-13 17:00 观网财经-科创 -
喷薄欲出的中国航天经济
2023-01-13 16:59 航空航天 -
投资人炮轰罗永浩背后:创投圈“速食文化”值得警醒
2023-01-13 16:0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波音737MAX在华复飞:120人乘机从广州飞往郑州
2023-01-13 14:16 观网财经-科创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视频会见美中贸委会会长艾伦
2023-01-13 12:29 中美关系 -
多家机构提醒:储蓄存款≠储蓄,去年居民存款高增需谨慎看待
2023-01-13 11:48 观网财经-消费 -
去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破40万亿元,增长7.7%
2023-01-13 10:07 观察者头条 -
报告:2022年各省债务规模增速明显超过GDP和财政收入增速
2023-01-13 08:25 地方债 -
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6.5%,近一年来首次降至7%以下
2023-01-12 22:15 观网财经-海外 -
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75,为去年8月来高点
2023-01-12 21:57 观网财经-海外 -
春运返程火车票今日开售,初五至初八订单环比增长327%
2023-01-12 21:44 -
李克强: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023-01-12 20:22 观网财经-金融 -
神秘美国公司狙击中国光伏,却折射“美国制造”悲剧
2023-01-12 19:51 观网财经-海外 -
机械九院将创业板IPO上会,被问询是否损害国有资产
2023-01-12 18:30 观网财经-金融 -
“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规模将再创新高”
2023-01-12 15:41 观网财经-海外 -
蚂蚁消金百亿增资:舜宇光学成第四大股东,宁德时代降至第八
2023-01-12 14:56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评论 164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评论 209加纳总统当面表示:美国对华有这种困扰,我们没有 评论 226白俄回应: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北约一直这么干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
大火突发时,警卫第一时间开溜…
-
美国再开“民主峰会”,巴基斯坦:谢邀,但不来
-
美国又现“毒沉船”:载有1400吨甲醇驳船在俄亥俄河下沉
-
被国际刑事法院指责“反人类”,菲律宾决定暂停合作
-
美向芯片企业逼要“核心商业机密”,韩企直呼“太过分”
-
看到大陆民工食堂这盆蛋,台主持人苦笑:好奢靡好羡慕!
-
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
蒙古国副总理:如中国经济今年增长5%,能促进我们增长7%
-
415:0,美众议院要让中国当发达国家?
-
他向布林肯发传票
-
美国空军部长证实:又失败了…
-
第八批国采今开标:涉40大品种,肝素类药物首次纳入
-
加纳总统当面表示:美国对华有这种困扰,我们没有
-
苏格兰将迎首位巴基斯坦裔领导人:承诺争取独立
-
欧洲逃税案余震:法国5家银行被查,160名调查人员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