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家银行年度答卷揭晓:盈利能力改善显著,5家银行净利增速超10%
-
王力邮箱:wangli@guancha.cn
文/王力 编辑/周远方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金融市场再度迎来了一轮新的业绩披露热潮。截至2月7日,已有13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的业绩快报,这其中包括4家股份制银行、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中信银行(601998.SH,00998.HK)、兴业银行(601166.SH)、浦发银行(600000.SH)、江苏银行(600919.SH)、宁波银行(002142.SZ)、南京银行(601009.SH)、杭州银行(600926.SH)、长沙银行(601577.SH)、齐鲁银行(601665.SH)、郑州银行(002936.SZ)、厦门银行(601187.SH)及苏农银行(603323.SH)。
从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来看,这13家银行在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信贷投放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色,尤其是盈利能力改善成为一大显著特点。
盈利能力方面,13家银行中有12家实现了净利润正增长,其中,5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更是超过了10%,分别为杭州银行(18.08%)、齐鲁银行(17.77%)、郑州银行(近三年首次实现正增长,且增速显著)、苏农银行(10.50%)以及江苏银行(10.76%)。这些银行通过成本控制、业务拓展、资产质量优化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净利润的稳步增长。
股份制银行中,各家银行的表现各有千秋,呈现出分化发展的态势。招商银行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3375.37亿元,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微降0.47%,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却实现了1.22%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其成本控制和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中信银行则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营业总收入达到2136.46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为685.76亿元,同比增长2.33%,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资产总额增长至95303.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28%。在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16%,拨备覆盖率上升1.84个百分点至209.43%。
上年度,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22.26亿元,同比增长0.66%;归母净利润为772.05亿元,同比仅增长0.12%。尽管面临着净息差收窄、资产减值压力等挑战,兴业银行通过适度扩大资产规模和优化业务结构来维持盈利增长。资产总额达10.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7%。不良贷款率与2023年末持平,维持在1.07%,拨备覆盖率为237.78%,较2023年末下降7.43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的大幅改善,归母净利润达到452.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31%。营业收入为1707.48亿元,同比下降1.55%,但若剔除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实际增长0.92%。资产总额增长至9.4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5%。不良贷款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36%,
城商行中,各银行凭借区域优势,在各自的市场领域中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江苏银行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双增长,且总资产规模也显著扩大。同时,其在风险管理和业务拓展上举措有效,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较高,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宁波银行则展现出强劲的信贷投放能力,贷款总额增长17.83%,且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低位,显示出其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卓越;南京银行在多元化收入来源上做出了努力,非利息收入占比近50%,这是应对净利差和净息差持续收窄趋势的有效策略。杭州银行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净利润增长18.08%,存贷款增速均超20%,不良率保持在0.76%的低位,资产质量优异。
长沙银行实现净利润增长6.92%,贷款增速为11.61%,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人信贷的投入,提升了信贷业务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齐鲁银行净利润增长17.77%,总资产增速达到14.01%,其业绩增长得益于业务的有效拓展和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郑州银行近三年首次实现净利润正增长,这一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显示出其内部管理的加强、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以及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的加大。
而厦门银行则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负增长的银行,这主要是由于其贷款规模压降低息票据业务所致,但在市场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厦门银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产配置,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在农村商业银行中,苏农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其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正增长,且总资产规模也有所扩大。在资产质量方面,苏农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处于上市以来最低水平,拨备覆盖率也连续4年保持在400%以上的高位区间。这主要得益于其区位优势显著、业务策略精准以及风险管理能力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此外,政策支持对信贷扩张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各项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反映出信贷市场的活跃。随着金融配合财政政策发力,财政资金加快落实到项目建设,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发挥作用,为银行信贷投放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为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力 
-
CK母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回应:意外并深感失望
2025-02-07 22:07 观网财经-消费 -
齐鲁银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77%,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25-02-07 21:35 金融观察 -
A股首份农商行成绩单:苏农银行营收与净利“双增”
2025-02-07 16:36 金融观察 -
百事四季度增利不增收,美国表现疲软全靠海外支撑?
2025-02-07 15:57 观网财经-消费 -
银行提前冲刺“开门红”,1月新增信贷规模或超4万亿
2025-02-07 09:05 金融观察 -
中国进出口银行北京分行原行长吴少华被查
2025-02-07 08:59 廉政风暴 -
至少6家!这些省级农商行有望在年内完成筹建
2025-02-07 08:17 金融观察 -
阿斯利康:将全力配合中国相关部门调查
2025-02-06 21:34 观网财经-健康 -
深圳国资全面进驻管理层,万科进入“新时代”
2025-02-06 17:47 -
杭州银行2024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净利双增长,资产规模持续扩张
2025-02-06 17:47 金融观察 -
默沙东暂停HPV疫苗供应,智飞生物“危”在何处?
2025-02-06 17:47 观网财经-健康 -
雅诗兰黛集团重塑架构应对业绩困境,中国市场成增长新引擎
2025-02-06 17:46 观网财经-消费 -
DeepSeek热度持续上升,多只涨停股澄清
2025-02-06 11:59 -
方洪波:美的已是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2025-02-05 17:49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2025首波罚单:总额近亿,农行受罚逾5000万
2025-02-05 15:06 金融观察 -
四只银行股连续获险资举牌,银行板块增量资金或持续流入
2025-01-31 14:07 金融观察 -
年度盘点:走进“红海”的物业管理求新解
2025-01-27 23:32 观网财经-房产 -
年度盘点:2024年商业地产在迭荡中前行
2025-01-27 23:32 观网财经-房产 -
库迪咖啡不涨价,9块9的价格策略有多重要?
2025-01-27 17:56 -
杉杉集团破产重整:昔日巨头面临财务危机
2025-01-27 17:56
相关推荐 -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49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29“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0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7“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