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斯·柯塔纳:世界日新月异,我们却穿越回500年前
关键字: 发现的时代age of discovery发现discovery【我们的世界创造了前所未见的繁荣,也产生了深刻的冲突和混乱。如今在许多西方国家,质疑全球化和人类未来似乎成为了智者的标志,因此当我听说牛津大学青年学者克里斯·柯塔纳在新著《发现的时代》中毫不掩饰对全球化的推崇时,不禁有些疑惑。特别是他在书中指出,时隔500年人类再次站在文艺复兴的十字路口,我更加好奇:难道不只中华民族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全世界都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吗?早在去年年初,克里斯就正确预测了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当选,既然他看到世界正在发生剧变,为何还能保持乐观?
怀着这些疑问,我在观察者网小白楼的天台上,迎着5月底上海傍晚的微风,跟克里斯坐下来好好聊了聊。】
《发现的时代:21世纪风险指南》
观察者网:首先欢迎再次来到上海,来我们网站做客,恭喜你的著作《发现的时代》中文版发布。在书中,你对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做了精彩的比较研究。我们知道,文艺复兴(renaissance)这个词的意思是“重生”,要“重生”首先要“死去”,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教会全方面主导社会和知识的黑暗时代,所以它溯源希腊、罗马的文化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然而今天的世界高速发展,创新和增长日新月异,达到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高度。既然我们并非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全球范围的“重生”又从何谈起呢?抑或我们应该把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限定在某些国家——比如中国——的范围内,因为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古文明,经历了百年屈辱史,如今又奋发崛起,这种历史轨迹似乎更符合本书的精神?
克里斯·柯塔纳:后世赋予了文艺复兴“死而复生”这个语言学概念,于是人们认为黑暗时代是死水一潭,但其实那是一个充满冲击性变革的时代。这本书关注的是时代的特征,其中所涉及的文艺复兴之概念,主要是强调古老美德的复位。
哥白尼、米开朗基罗、达芬奇、马基雅维利等人认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繁荣与混乱并存的时代,日心说、印刷术、新大陆等新知识、新技术、新发现颠覆了人们对世界传统的认知。当时许多人感到紧张、焦虑、惊惧,落在知识分子肩上的任务是重新树立美德,帮助社会在危机与机会并存的时代找到正确的道路。
就这个意义而言,文艺复兴精神是全球共享的智慧,当下我们已经发现,世界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剧变,比如全球金融危机、英国脱欧、特朗普崛起、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等。过去我们把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激动人心的发现上,直到最近才开始关注这些变革产生的成本和风险。在不断探索的同时,我们的心态与500年前的人很相似,希冀中带着焦虑。
所以这本书的意义在于,退后一步从正反两面审视这个时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成功寻得通往未来的路径。
观察者网:500年前欧洲的文艺复兴发端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城邦的崛起,离不开其作为东西方贸易枢纽这个地缘经济因素,以及来自邻近的伊斯兰世界的文化转移。今天,国际贸易和技术革命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比如中国和德国的工业自动化,日本的机器人技术,美国的人工智能,印度的软件行业,是否存在一个类似佛罗伦萨的中心?如果中国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思想繁荣使它们看上去仿佛新时代的佛罗伦萨,到底是什么特殊性成就了中国,使其在与东京、班加罗尔、硅谷等地区性乃至世界性创新枢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克里斯·柯塔纳:中国不是我们时代唯一的佛罗伦萨,每个人、每个行业都应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佛罗伦萨。不过这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
健康、财富和教育是支撑天才大规模涌现的三大支柱,中国确实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它使数亿人口脱离贫困,快速普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社会财富迅速累积。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此之上,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都持开放态度,使大批人才成为经济和知识全球化的受益者。朝鲜作为一个反例,它彻底拒绝并封锁全球化力量,结果便是沦落到今天这份田地。
另外,中国人对待变革与创新的态度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天才要取得成功,必须经历莫测的风险,从无数次失败中汲取教训。中国人对待失败的态度曾经比较保守,但据我不久前在天漠音乐节以及科技论坛上(MTA Festival)的观察,中国年轻一代不怕失败,敢于把目标定在月球和火星,然后积极开拓进取,不断从失败中学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杨晗轶
-
朔尔茨誓言“尽快”解决,但... 评论 5“中国车企2年半就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要以此为目标” 评论 129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评论 178“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评论 217多方证实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 评论 38最新闻 Hot
-
俄高官又披露:美国发来非正式信函,说…
-
围绕供应链,中国开门办博览会,拜登却…
-
史无前例,“尹锡悦开猛药处方”
-
利用气候峰会东道主身份大卖油气?阿联酋回应
-
“商业和分歧可并存,英国正寻求中国汽车厂商投资”
-
阿联酋AI公司与中企合作,美官员炒作“安全威胁”
-
日本紧跟美国…
-
美国也否认
-
多方证实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
-
枪击巴勒斯坦裔学生的嫌犯被捕,受害者家属:原以为美国更安全
-
见面后,马斯克这样表态
-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有毒化学品,用于袭击亲俄官员”
-
希腊总理来英国当面声索被盗文物,苏纳克“玩消失”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机场再次停运
-
“若土耳其不打击,美国将不得不采取行动”
-
法教师遭斩首3年后,6名青少年受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