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枫:欧洲打响汽车保卫战,中国如何应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面对2023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的如虹气势,欧盟终于坐不住了。
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出风头,给了欧洲车企一次暴击。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向欧洲议会发表年度“盟情咨文”时,即宣布欧盟委员会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anti-subsidy investigation),声称以此保护自身免受受益于国家补贴的中国电动车生产商的影响。
欧盟的担忧也许并无道理,只是手段上太拙劣。毕竟今年中国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年汽车出口的世界冠军。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超级大国已经很多年了,但大体以低端消费产品和工业中间品为主,汽车这样相对高端的制成品出口成为冠军还是新事,过去三年里翻番更是值得特别关注。
中国汽车出口有多火热,看看海运情况就知道了。中国造船能力世界第一,正好为此疯狂加班加点,赶工建造,以满足需要。据说以前汽车运输船每年新增订单在4艘左右,现在暴增到170艘,基本上都来自比亚迪、奇瑞等中国大厂——这本身就是重大的经济拉动。
“中国人领先了我们一代人”
中国汽车出口中最耀眼的部分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在欧洲过关斩将,把德国、法国、意大利汽车弄得胆战心惊,被迫打起精神迎战,避免被中国汽车卷出老窝。但中国汽车出口的大头依然来自燃油车。
这是中国出口中罕见的“兵分两路、高低通吃”,代表中国出口经济的新方向。
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图源:《纽约时报》)
中国电动车全面突破“中国货只是廉价代用品”的陈旧印象,在主流而且关键的技术领域开始决定性地领先,在附加价值方面也极大突破中国传统出口的格局。如果说一架波音值8亿件衬衫,一辆电动车就值不止8万件衬衫了。这是中国出口的转折点。
除了特斯拉还算能打之外,中国电动车对欧美车厂基本上是全线碾压。不仅成本低得多,性能和技术也要高得多。更重要的是,使得欧美车厂压力山大的都是量产车,不是概念车。中国这个制造业超级大国的特点就是:有了好的概念,不需要酝酿,不需要造势,直接量产,在实践中改进,没人有时间等待。
在慕尼黑车展上,雷诺CEO就惊呼:“中国人(在电动车方面)领先了我们一代人”,欧洲车企“必须迅速追赶”。德国总理朔尔茨一面拍下1100亿欧元支持德国电动车研发,一面直接呼吁德国车厂不要被(中国电动车)吓倒。
现在还难想象有一天美国总统会呼吁苹果、高通、英伟达和波音、洛克希德不要被中国吓倒,但有了第一个,谁说不可能有第二、第三个?
今年1—4月,我国汽车企业共出口汽车137万辆,同比增长89.2%;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凭的不是历史上的口碑,而是现实中的高性能和低成本,还有中国电动车充满前瞻和科幻的款式。
美国市场就不指望了。一方面中国汽车有政治性的准入问题,另一方面美国汽车市场对电动车生态不友好。汽油便宜,根深蒂固的燃油车文化,便利的加油和维修网点,远远超过欧洲的通勤和旅行距离,使得特斯拉都需要杀出重围,中国电动车就更难了。
中国电动车还需要跨过质量和售后的门槛,才能真正在欧洲市场站住脚。当然,更需要警惕欧盟的反倾销伎俩。
不过与历史上的中国出口相比,中国电动车相对不怕欧盟的反倾销伎俩。历史上欧盟的反倾销都是针对中国单向出口的产品,如钢铁、光伏等。同类产品欧洲向中国的出口较少,使得中国出口容易受害。
汽车不同。一方面欧盟(尤其是德国)在中国还有很大的燃油车市场,对中国电动车搞反倾销必然伤人自伤。另一方面,反倾销需要找一个“代表性替代售价”。中国电动车在国外的售价比国内还高,肯定不能用国内价来参照,出口补贴的理由不能用了。外国电动车只有特斯拉还算相近,但售价高于中国电动车。欧洲电动车更加不行,中国电动车“出口加价”后还更便宜而且更好,这参照价没法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本地品牌和生产。
重要的是,中国不怕欧盟捣鬼。欧盟胆敢搞反倾销,只能自尽,连与中国同归于尽都做不到,因为电动车只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条腿。
亚非拉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星辰大海
在中国国内市场被新能源汽车卷得寸草不生的现在,燃油车真是没有生路了,1500万辆的产能被迫把眼光转向海外。
世界汽车市场其实是被高度误解的。欧美市场很大,中国市场很大,但还有一大片是亚非拉。现在中国汽车正在渗入亚非拉市场,但亚非拉市场还是以日韩车系为主。在市场份额上,韩国可能第一,日本第二,中国第三;在鄙视链上日本第一,韩国第二,中国还是第三。欧洲车没有列入,是因为太小众,在市场占有率上不能打。美国车除了在墨西哥,在亚非拉很少有存在感。
在中国人大批转向电动车、欧洲人大批向往电动车的现在,燃油车在亚非拉其实还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在亚非拉很多地方,常年保证不断电都是挑战,到处有充电桩是不可思议的奢侈。电动车在技术上也是完全不同的轨道,维修保障的培训和完整的备件体系是不可承受之重。
燃油车的加油毕竟方便。怕没有沿途加油站的话,自带几桶燃油也不是难事,在非洲草原和帕塔哥尼亚高原上,这还是常规操作。如果在路上没油了,请人捎带几桶燃油过来,也就活过来了。反过来,自己在路上给电动车换电池是不可能的,移动充电服务现在也不存在。
中国燃油车对油品不讲究,对路况也比较宽容,特别注重保养上的省事。从高原的缺氧,到沿海的盐雾,中国汽车也适应各种气候和地理环境。这些在亚非拉市场都是有利因素。
从燃油车开始,中国还可以把亚非拉带入混动时代,使得亚非拉也得益于新能源的初级阶段。有了内燃机作为后盾,断电、缺乏充电桩的问题都可以缓解。在有电的地方,插电则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混动可能是亚非拉非常合适的选择,全电就需要更多基础建设和铺垫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2024款大众高尔夫最新谍照曝光,或为燃油绝唱
2023-09-15 16:36 观网财经-汽车 -
国内首条L4级自动驾驶公路即将建成,智驾厂商或迎突破节点
2023-09-14 18:36 观网财经-汽车 -
久旱逢甘霖,但smart仍未脱困
2023-09-14 17:45 观网财经-汽车 -
新战略三个月就打脸?现代汽车加入与中企合作大军
2023-09-13 17:26 观网财经-汽车 -
上汽MG明年冲击全球百万销量目标,智己LS6后年出海
2023-09-13 15:48 观网财经-汽车 -
奇瑞新能源的畅销密码,不能只是全铝
2023-09-13 14:12 观网财经-汽车 -
遥遥领先!问界M7年底实现全国城市无图智驾
2023-09-12 21:23 -
中企百余人入驻,大众智能化有望提速
2023-09-12 17:12 观网财经-汽车 -
上市七天大订超五千:阿维塔11鸿蒙版开启全国用户交付
2023-09-11 18:54 -
马斯克重申:特斯拉将取消“实体后视镜”
2023-09-11 18:51 观网财经-汽车 -
首款800V架构MPV,能否治愈老板们的“里程焦虑”?
2023-09-11 18:36 -
理想汽车剽窃车尾帐篷专利?官方回应
2023-09-11 17:20 -
智能电动车闪耀慕尼黑,上汽蓄势冲击120万辆出口目标
2023-09-11 16:01 观网财经-汽车 -
不到20万的领克08上市,中高级市场又一条“鲶鱼”下水
2023-09-09 16:49 观网财经-汽车 -
16.68 万起,海豹DM-i送走合资B级车?
2023-09-08 19:04 -
纯电MINI将于2024年上市,中国为首产地
2023-09-08 18:38 观网财经-汽车 -
同比下降17%,上汽集团8月销售汽车42.33万辆
2023-09-08 18:16 观网财经-汽车 -
都姓“缤”,差距怎么这么大?
2023-09-08 16:08 观网财经-汽车 -
长城汽车迎大产品周期,8月新能源销量同比120%领涨
2023-09-07 20:06 观网财经-汽车 -
“特斯拉杀手”Lucid:正在尝试进入中国市场
2023-09-07 16:36 观网财经-汽车
相关推荐 -
美英又炒作“担忧”中国海外基建,这次是在秘鲁 评论 23自主装备首次测绘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评论 47“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评论 133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评论 126“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评论 150最新闻 Hot
-
“IMF应作出改革,反映中国崛起等全球经济变化”
-
“印度要求加拿大,限期撤回2/3外交官”
-
马斯克发了个表情包,又激怒了乌克兰
-
欧盟外长会首次在乌克兰举行,波兰外长:不去
-
特朗普在纽约出庭,美最高法院表态
-
共和党议员提交罢免动议,他悬了?
-
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