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燕菁: 中国经济和经济学,亟需一场债务端革命
最后更新: 2024-03-01 16:02:42【文/赵燕菁】
引言
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始终长于创造供给,却短于创造需求。供给侧也一直是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的焦点。现在能难倒中国制造的门类已所剩无几,但对如何创造需求,我们差不多仍是一无所知。
虽然早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就已取代增加供给成为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但这些年过去,它却仍只是一个目标,我们始终无法将其政策化。
需求创造之所以没能进入中国的产业政策的核心,关键在于我们对需求的生成机制缺少深刻的理解,除非我们能需求产生的黑箱,否则,中国的产业政策在面对需求不足时,依然会手足无措,甚至会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引发意料之外的大衰退。
为缩短进度条,先给出我的结论:在现代经济里,需求是由宏观债务决定的——在供过于求的经济里,是债务端(需求侧),而不是资产端(供给侧)决定了经济是增长还是衰退。
任何一个新的观点,实际上都要在同已经被接受的认知(也就是“常识”)竞争——这些“常识”的力量并不来自个别结论的对错,而在于这些“常识”已经被体系化。只要没有替代的认知体系,即使每次结论都能被证伪,决策者下次还会按照既定的认知做出同样的错误决策。
为了让决策者理解并接受“反常识”的观点,其逻辑框架就必须高度简化——至少要比经济现象本身更简化。这个框架不仅要在“就业”“货币”“增长”等宏观变量之间建立起联动关系,还要尽量排除“技术进步”“经济制度”等微观变量的扰动。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在不同维度上讨论可能带来的认知混乱。我的办法就是将微观的会计学工具——资产负债表——发展为一个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并依托这一框架,对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解释,做出判断,给出建议。
1.债务端约束的经济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或stat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是会计学三大报表里最基础的一个。如果把经济定义为无数资产负债表的集合,微观的会计框架就可以用于描述宏观经济。经济增长就是总资产负债表扩张,经济衰退就是总资产负债表收缩。根据会计规则,资产端和债务端必须相等,这也是宏观会计最核心的恒等式。也正是恒等式,使得我们得以建立起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
一个国家的宏观资产负债表也由债务(liabilities)端和资产(assets)端两部分组成:其中,“债务端”表示的是“钱从哪里来”主要包括两项:负债(liability,别人的钱)主要以银行借贷为主的债权融资,以及权益(equity,自己的钱)主要由股票、债券和房地产构成的权益融资;“资产端”表示的是“钱到哪里去”,也可以分成两项:固定资产(fixed asset)和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其中流动资产项(current asset)对应的是银行储蓄(saving),固定资产项(fixed asset)对应的是全社会的总消费。一个简化的宏观资产负债表如表1所示。
在宏观资产负债表里,债务端是流动性的创造者。其中银行贷款创造的负债的流动性最好,构成狭义货币(Ma);资本市场(股/债/房)等创造的负债具有次级流动性,其也为货币的创造提供抵押品(mortgage)或“信用”(credit),由此生成的货币,相当于广义货币(Mb)。
真正进入流通的是狭义货币(Ma),称为通货(Currency),通货中的一部分以流动资产形态成为储蓄(Cα),一部分通过购买固定资产转化为消费(Cβ),宏观资产负债表与货币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不论货币的乘数多高、M2的余额多大,我们只需盯紧银行在“买什么”“买多少”,就可以知道有多少货币(Money)进入流通成为通货(Currency)。
从表2可以看出,储蓄不是货币的来源而是结果。是银行信贷创造了储蓄,而不是储蓄创造了信贷。储蓄的多少首先取决于银行信贷(Ma)的多少,然后取决于用于“投资-消费”的货币多少。而“银行信贷”则取决于社会总信用(Mb,房/股/债/国际硬通货(比如能源、高科技))的创造,“储蓄-消费”比例取决于存贷款的真实利率——若利率低,社会倾向于花钱(也就是消费Cβ),若利率高,则社会倾向于存钱(也就是储蓄Cα)。
在宏观资产负债表里,债务端乃是形成消费的“总开关”。没有强大的流动性创造,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内部需求。如果把资产端视作“供给侧”,相应地债务端就是“需求侧”。供给侧和需求侧分析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如表2所示。
将债务端与消费挂钩,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者理解需求形成至关重要。当一个政策目的是“扩大内需”时,其经济含义实际就是要扩大债务端;而一旦出台“去杠杆”“去债务”“去泡沫”等打压资本市场(房市、股市、债市、期市)的政策,就意味着压缩需求、抑制消费。因为扩大“内需”的载体——货币——乃是通过债务端创造出来的。
长期以来,消费一直是产业政策研究的盲区。所有人都知道消费重要,但却不知道如何通过政策影响消费。
很多宏观政策制定者都在根据微观“常识”来理解宏观债务,认为债务增加会抑制市场主体的消费,由此产生的“债务恐惧”和“债务厌恶”,会在错误的方向影响宏观政策的制定。
而一旦理解了现代信用货币的生成机制,就可以建立起债务端和消费之间的联系,理解债务在宏观需求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宏观政策制定者的“仪表盘”上正确显示“需求”至关重要,它使决策者可以通过观察债务端的涨落预判需求的涨落,进而避免产业政策对消费造成“误伤”。
- 原标题:赵燕菁:债务端革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央行: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将提高到5000美元
2024-03-01 15:39 人民币国际化 -
俞永福即将卸任,80后年轻化团队将接棒饿了么
2024-03-01 15: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1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575.64亿元,同比增长73.3%
2024-03-01 15:20 -
三大股指小幅上涨,沪指近一个月反弹15%
2024-03-01 12:34 观网财经-金融 -
2月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024-03-01 09:59 -
“靠大搞基建带动,印度上季度GDP同比增长8.4%”
2024-03-01 09:32 印度惊奇 -
今起2023年度个税汇算正式开始,需要注意什么?
2024-03-01 08:52 -
阿里云在打一场关于社会效率的价格战
2024-02-29 22:28 -
沪指重返3000点,个股涨回来了吗?
2024-02-29 22:22 观网财经-金融 -
8连板后再度澄清暂未涉及Sora,这两家公司大跌
2024-02-29 18:08 观网财经-金融 -
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力度降价,引发云计算价格战?
2024-02-29 17:50 观网财经-金融 -
年GMV首次突破2000亿元,唯品会涨超12%
2024-02-29 14: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AI芯片第一股”去年亏损8.4亿,上市4年亏超33亿
2024-02-29 12:41 观网财经-金融 -
上海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央行行长潘功胜作专题报告
2024-02-28 20:25 上海观察 -
证监会召开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座谈会,公检法等部门与会
2024-02-28 19:29 金融圈 -
两天内多家公司或个人被证监会立案
2024-02-28 19:15 观网财经-金融 -
华为与成都高投等收购鼎桥股权获批
2024-02-28 18:09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家队”增持A股,瑞银预估今年净流入资金超4100亿
2024-02-28 16:33 观网财经-金融 -
万亿成交,小盘股暴跌因量化恢复、放开DMA?监管:传闻不实
2024-02-28 16:31 股市 -
世界经济进入“大停滞”,美国又对中国出手了
2024-02-28 12:59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相关推荐 -
美俄通话,“乌克兰在菜单上” 评论 11“谈了2小时28分,美俄领导人史上最长通话” 评论 112“整个欧洲,瑟瑟发抖” 评论 168“中方在最后一刻续了,但美国牛肉还要等” 评论 129“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评论 157最新闻 Hot
-
美俄通话,“乌克兰在菜单上”
-
普京没同意停火30天,特朗普回应
-
美财长夸口:美国梦不能光靠买便宜中国货
-
72小时内,胡塞第4次攻击美航母
-
“谈了2小时28分,美俄领导人史上最长通话”
-
俄军:为破坏俄美领导人通话,乌军对俄别尔哥罗德州发动袭击
-
是否邀请美代表出席胜利日阅兵?俄外交部回应
-
“整个欧洲,瑟瑟发抖”
-
“特朗普与普京迎来‘雅尔塔时刻’?”
-
白俄罗斯以间谍罪判处一名日本男子7年监禁
-
被特朗普威胁要承担“可怕”后果,伊朗强硬回怼
-
与前殖民者“切断关系”,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退出了
-
“中方在最后一刻续了,但美国牛肉还要等”
-
“欧盟的8000亿欧元计划或让赤字爆炸,这个代价希腊熟”
-
“中国发现NASA反应堆缺陷,探月竞赛天平倾斜了”
-
特朗普关税无力阻挡?“中国车拥有我想要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