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人民币国际化
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和贸易结算货币,为美国进行全球资本掠夺,转移经济危机提供便利,帮助美国维护全球霸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仍在快速发展。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前路漫长艰难,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最有希望打破美元垄断,为世界各国创造更为公正、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全人类的共同繁荣。
-
境外疫情驱动下的人民币持续升值,能否对抗通胀?
人民币4、5月份的强势行情本质上是2020年6月以来升值大势的延续,其背后的主要支撑因素是疫情背景下海外需求的超预期扩张,美元指数贬值和外资增持人民币资产起辅助作用。
-
SWIFT牵手央行数字货币,意味着什么?
私人机构推出的比特币、Libra等已经受到热烈追捧,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加入央行数字货币研发的竞争,SWIFT必须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制度和技术准备。中国在全球法定数字货币竞争中走在前列,将为SWIFT提供极为重要的样本和参照。
-
当全球货币洪水泛滥,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
美国放任无限印钞不可持续,必然动摇美元的信用基础,然而在当下,面对西方汹涌的货币洪水,中国应该筑起什么样的屏障,保护人民劳动果实不被轻易夺走?
-
数字人民币小步快跑,短期内避免商业银行大量脱媒
央行数字货币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有怎样的助力?与去年下半年开始加速推进的脸书“天秤币”是否有竞争关系?对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反对美元“嚣张霸权”的博弈是否有利?
-
挖一挖1万亿美债背后的深层逻辑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胡耶夫曾经讲过一个裁缝与顾客的故事:裁缝为顾客做衣服,卖给顾客后,再把顾客所付的钱借给这个顾客。然后顾客再用这笔钱来向裁缝买新衣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胡耶夫说,如果我是那位顾客,这样的好事我为什么不干呢?
-
央行数字货币如何改变中国经济?
我们主权的数字货币,跟Facebook的libra有什么区别?很重要一点,首先主权数字货币是可以监控的,合规性是高的。再重要的企业都会有变化,会随着整个世界的脉动有不同的前程,而主权的货币是所有人民拥有。非主权的通证,也无法保证计价单位的稳定。
-
美国疯狂印钱制造财政窟窿,会引发大规模通胀吗?
我之前多次提到美联储会在未来大规模的将债务货币化,通过印钱来解决债务危机,当时我觉得这个变化将在未来5到10年内逐步发生,没想到才过了一年这个预测就实现了。
-
内债国际化:中国实体经济最好的开源
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内需需要的外汇,以及一带一路的投资增量需求,很难进一步通过出口型实体经济来获取,本质需要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来保障,人民币债券走出国门无疑会是最好的开源。内债国际化,多多益善,而且是对中国高达3万亿外汇储备最有效的保值和对冲。
-
中国应尽快推进这十件事,如果留给美国做会很糟糕
我们不能再让全球经济依赖于美元,未来至少会有人民币、欧元和美元三种关键货币成为主导。但这不是说人民币要取代美元,而是要成为一个关键性的国际货币,与美元“平起平坐”。这跟上世纪30年代是不一样的,未来是多种货币并立的一个时代。
-
央行说有丰富的经验和工具,美国人就当是“操纵汇率”?
逆周期因子是我国央行平稳市场的工具,老美难道不知道市场有“羊群效应”吗,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光被他们用来割羊毛了吗?怎么让我们的金融与汇率市场更加平稳是我们内部管理与政策问题,他们也要来管,这事儿只能说老美强词夺理。
-
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经济转型
目前,美国并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事实上,人民币大幅贬值也是美方所不希望的。更何况,我们无法持续地依靠低廉的价格获取竞争优势。
-
美国拿美元当枪使,对人民币来说是件好事
美国将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美元当作政治武器,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成功强迫各国屈从于其伊朗石油封杀令,但必将促使其他国家寻求其他货币替代美元作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计价货币,而人民币正是显而易见的备选项。
-
美元资金短缺,今年人民币国际化要上新台阶
纵观过去四十年的国际经济历史,每次美联储采取紧缩政策收紧市场上美元流动性的时候,受到影响最大的往往是那些急需资本的发展中国家,美元紧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逐步开放,更是给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了必要的便利。
-
人民币汇率破7不符合中国利益
贬值会进一步动摇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如果人民币出现快速、大幅贬值,外界会认为中国政府把调整汇率当作了救命稻草。如果不贬值,就无法面对贸易摩擦升级。同时,贬值也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海外直接投资,对今后经济发展也会有不利的影响。
-
想让企业踏实做实体,人民币的底应该在哪里
我倾向于人民币走贬,这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化解人民币高估风险是有利的,但并不是刻意的贬值。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技术、经济总量都处于升级换代过程中,汇率走低有助于保护资源,保护企业利润。
-
如果连“破7”都担心,人民币谈何国际化
企业不能把所有风险都推给国家,也就是说,出口企业的风险不能转嫁给老百姓。企业应该花点钱,做套期保值,自己努力做到收益稳定。对出口企业来说,这是企业应该要做的事。否则央行就成了保姆,什么风险都承担,企业没有积极性去做套期保值,金融机构也没法发展这种金融产品。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俄气石油公司将在华用人民币结算俄各航司加油业务
俄气石油公司将在华用人民币结算俄各航司加油业务[全文]
-
人民币汇率升破6.4,外汇局:市场力量推动的正常表现
-
缅甸央行增加人民币为外汇市场合法交易货币
据缅甸中央银行10月12日消息,缅甸中央银行发布通告,宣布增加人民币和日元为外汇市场合法交易货币,准许人民币[全文]
-
央行与印尼银行决定正式启动本币结算合作框架
-
专访:冲击美元体系,区块链是同盟军吗?
【文/观察者网 周毅,编辑 周远方】港府如何应对区块链虚拟货币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和国际市场形成监管势差的现状下,香港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数字人民币有何的独特优势?观察者网近日通过美通社搭建的企业对话平台,与环球证劵通证总裁、香港区块链协会联席会长唐仪进行了交流。[全文]
-
“未来可能推动人民币贬值的四大因素不能忽视”
-
证券日报:一年升值11.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抢跑了吗?
-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会议: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全文]
-
离岸人民币升破6.4关口,创三年新高
5月25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走高。截至14时50分,已经升破6.4元关口,创2018年6月以来新高。人民币重回升值通道,引发市场和舆论关注。[全文]
-
央行副行长: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5月23日消息,刘国强副行长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继续取决于市场供求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