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茂松:春节的文明原理与文明智慧——日新其德与可大可久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谢茂松】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中国传统称为“元旦”,现代因为采用公历纪元的缘故,就把公历新年第一天1月1日称为“元旦”,而把农历新年第一天正月初一“元旦”改称为了“春节”。要从本源上深刻理解春节,就要具有中国文明的视野,首先要如孔子所说“必也正名乎”,先回到传统旧有的“元旦”的本来名字。
一、一阳来复、日新其德与可大可久之道
元旦之“元”为始,“旦”为朝、为日之升,元旦被称为“三朝”,即《尚书大传》所说“正月一日谓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又称“三始”,“始”就是“朝”。元旦也被称为“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日之元”,“元”就是“首”。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其始不止在正月初一的早晨,更早在除夕夜交子时,即现代的晚上十一点(南方是十一点半)之后。
年三十除夕夜,全家老小守夜,辞旧迎新,晚上十一点是交子时。子时为中国十二时辰之始,交子时就已进入新年、新春。按中国文明核心原典《五经》之首的《周易》复卦所说,就是“一阳来复”,而“复其见天地之心”,交子时就是新的一年的阳气之初生。全家守夜就是在阴阳转换、一阳初生之际的守夜,守到晚上十一点交子时。
北方在除夕夜吃过年迎春饺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而除夕全家包饺子,先和面,然后把馅包在饺子皮里面,最后交合而成椭圆状,寓意全家上下和合圆满。饺子谐音之“交”,既是作为天道的交子时的天地、阴阳二气之相交而一阳初生、一阳来复,也是人道取法天道,即全家上下老幼的和谐。推而广之,则是古之所谓“天下一家、中国一人”,这就是天人相应的道理。
除夕夜交子时后,家家户户争相放鞭炮,接着几个小时后,正月初一一大早又是放鞭炮,一直放到元宵为止。过年从除夕交子时后到正月十五元宵放鞭炮,背后有很深的意义。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说元旦是“道阳出滞,祈福祥焉”,“道”为引导疏通之“导”,要把严冬阻滞不通的阴阳二气在初春元旦之际引导疏通。从除夕交子时后到元宵放鞭炮,正是以鞭炮声的响彻天地之间,来让阳气发舒,从而沟通天地之气。这如同《周易》中象征雷的震卦,春雷之震动响彻大地,正是这响声才能震醒大地。而有“响”才有“应”,阴阳才能相互迅速交通、感应,无“响”则无“感应”。
震卦
中国传统的春节过年不像现代节日只有一天,只是单一功能。中国的春节(元旦)过年是前后联结着一周甚至两周的整体系统时间。过年其实是如围棋一样布一个局、布一个场,有先后次序,具有多重复合功能。《周易》“节卦”的彖辞谓“天地节而四时成”,节日是与“时”紧密联系一体。所以要深刻理解正月初一元旦,就要与除夕交子时结合为系统整体来理解。再往前还要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结合为系统整体来理解,往后则与正月十五元宵结合为系统整体来理解。
先说交子时一阳来复的前七天的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阳来复、阳气初生,并不是在除夕夜交子时一下子发生的,而是之前有从过小年到除夕夜交子时的七天潜移默化的运行过程,这就是《周易》复卦所说“七日来复”。
过小年与除夕夜交子时之间的关系,以中国哲学传统的底层结构而言,是甚为精微的先天与后天、无与有的关系,也是隐与显、体与用的关系,小、大二者实为一体。过小年与过大年的民间习俗背后可实在不俗,大俗蕴涵大雅,大雅必要落实为大俗,即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方式与礼俗习惯。
就往后的元宵而言,“元旦”与“元宵”相对,元旦被称为过大年的开年,元宵则被称为过大年的结年,一开始、一结束,正所谓“物有终始”。一开一结与之前的小年、大年,元旦前的七天、元旦后到元宵,乃是以元旦为过年的正日与中心,前后两段一起构成完整的春节过年。
小年、大年与元旦、元宵以及所在的元月,其中一以贯之的就是“元”。何谓元?元就是《周易》首卦乾卦,乾卦代表天,代表天之创始、初生,而“人道”取法“天道”则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德性,这即是“天人合一”之根本所在。
乾卦之德性为“乾元”,也就是元旦之“元”,代表着初始,即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之“元”,元之为初,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之生气、元气与阳气,是无杂无私的纯粹之善与仁心,即“初心”;亨是亨通广大,秉持初心之德,则由“德”而生“业”,事业能不断由小而发展壮大;事业大就产生利益,利不是少部分的利,是“利者,义之和”,照顾到所有人共同利益的利才是真正的利;坚持“元”之初心,事业方能贞固、永久。
乾卦
合“元亨利贞”四者为一体,始终褒有初始的善心、仁心即“初心”,才能“可大可久”,“元亨利贞”深刻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可大可久之道”。如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理解过小年的习俗。
民间过小年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祀灶王爷,灶王爷以及其它诸神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都要回天庭禀报一年的工作,灶王爷要将他所管的这一家全家上下的功过、德行上报,然后大年三十交子时就再回到人间这一家人的家中来。中国民间讲“头上三尺有神明”,而灶神就是普通百姓天天遇到的最近的神明了。
灶神对于功过的上报以及据此的奖惩,成为家家户户、普通百姓的道德的外在约束,这就是“神道设教”的精义。中国文明深知祸福皆自求,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德性。不过二者并不矛盾,灶神作为道德的外在约束,是由外而内,在不自觉中引发个人自己的内在德性。灶神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有之,灶神所管理的是《礼记》所说的“门内之治”,即是相对于国家“门外之治”的修身、齐家。
灶王爷做的就是今天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年终汇报、总结的工作,而从更深层的文明原理来说,就是冬去春来、“贞下起元”,冯友兰将其抗战时期的著作命名《贞元六书》的用意正在于此。
中国哲学对于始与终二者同等重视,往往讲“终始如一”,把“终”讲在“始”的前面,荀子说:“慎终如始,终始如一。”而《周易》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分别是既济卦、未济卦,象征成功的既济卦先于未济卦的这一排序的深意也正在于此。
“终”是为着新的一轮的“始”,过年前全家的大扫除、大清洁,以及大年三十的沐浴后更换新衣服,这些隆重仪式表达的是《大学》引用的汤之盤铭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即洁净精微、自我净化,也就是《周易》大畜卦所说的“日新其德”,“日新其德”才有“大畜”之可大可久,春节过年的仪式蕴涵着一套中国文明的意义系统。
- 原标题:谢茂松:春节“日新其德”的文明原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131斤!三星堆青铜大面具亮相春晚
2022-01-31 23:37 考古 -
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揭晓
2022-01-30 20:53 春晚 -
“造此是建業人也”,韩国王陵墓砖上的7个中国汉字亮了
2022-01-28 10:08 三八线之南 -
“虎”作姓时读作“māo”?《咬文嚼字》主编回应
2022-01-28 08:36 -
曾占据中国近八成省份的上百处“飞地”,如今怎么样了?
2022-01-27 13:42 -
秦始皇陵陪葬墓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已修复金银骆驼、金舞袖俑等
2022-01-21 18:11 考古 -
研究:地球正经历第六次生物多样性大灭绝
2022-01-18 15:48 -
外国舞者突然“失联”,中国导演惊了
2022-01-14 14:28 文化 -
西藏考古发现史前聚落遗址,距今约4000年
2022-01-13 14:44 考古 -
定档大年初一
2022-01-13 10:38 -
湖南卫视新节目官宣,《快乐大本营》没了?
2021-12-29 18:16 -
靳东、刘昊然去的文工团,到底是啥?
2021-12-28 17:15 明星那点事儿 -
第十一次文代会港澳台代表: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2021-12-19 08:54 -
郑渊洁:对三个商标维权32年未成功,将停刊《童话大王》全力维权
2021-12-16 09:11 -
甘肃武威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志刻有未能释读文字
2021-12-14 21:48 考古 -
抗美援朝中的“战俘营奥运会”,姜文要拍?
2021-11-26 16:13 -
网信办整治“饭圈”乱象:已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
2021-11-16 18:48 -
网民建议标识靖康之变宋钦宗陵墓,郑州回应
2021-11-15 14:15 考古 -
风险已来,个人如何应对?专访《灰犀牛2》译者冯毅
2021-11-13 10:11 美国经济 -
《天书奇谭》重映,是“炒冷饭”?
2021-11-05 20:07
相关推荐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