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麦叶的熏笼精:怀念高天明月,阿拉伯人心中那个“完美的少年”周恩来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40:06【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伍麦叶的熏笼精】
每到周恩来总理的诞辰与忌日,人们总会自发地表达怀念之情。到了国家与民族喜庆复兴的时刻,大家也总是想起他老人家:“总理,现在,飞机想要飞多少就有多少,不用飞第二遍了!”
动人的是,在阿拉伯人的心里,也始终牢记着周恩来的光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阿拉伯世界对周恩来愈加地崇敬。造成如此情况的原因不止一条,其中,基辛格与尼克松的影响很大,他们二位在著作里都对周恩来充满深情与赞美,如今。中东人把这两位当作中国问题权威,对他们的判断深信不疑。不过,更关键的是,有三件重大往事铭刻在阿拉伯人的记忆里:
第一是不结盟运动,阿拉伯知识分子普遍把周恩来与纳赛尔、甘地、苏加诺、铁托并列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为纳赛尔与周恩来曾经在万隆会议上并肩合作而自豪;
第二是,新中国尊重并重视二战后新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不仅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且真的以那些原则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
例如,阿联酋阿语报纸《海湾报》在2019年的《阿联酋与中国——哈耶德建立再由继任者巩固的历史性关系》、2022年的《阿联酋与中国——持久的关系》中都强调,中阿两国关系始于阿联酋建国之初,与该国历史同步:
“已故扎耶德谢赫(阿联酋第一任总统)与中国建立了(两国)关系,这种关系植根于时光漫漫的历史深处,随后催生出伙伴关系和多领域的合作。该关系始于1971年12月3日,也就是阿联酋成立两天后,就在那一天,扎耶德谢赫给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电报,通知他建国一事,周恩来回复了一封贺电,在电报中,中国承认了阿联酋。两国于1984年1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第三是,新中国支持和同情巴勒斯坦人民,是最先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非阿拉伯国家,同时也支持和同情阿拉伯人民在各地的独立与解放斗争。
《海湾报》在2019年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何以建立》一文中,便回顾往事:
1955年万隆会议上,纳赛尔提议将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问题列入大会的议程,遭到锡兰代表的反对,而尼赫鲁态度暧昧。叙利亚代表团成员舒克里尖锐地批评尼赫鲁:“阿拉伯世界钦佩尼赫鲁为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光荣斗争,因此对他采取支持以色列和犹太复国主义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立场感到惊讶。”尼赫鲁的回答是:“啊,我的先生,我是革命的儿子,所以,先生,我也是苦难的儿子。”
文章随后讲述:
“会议通过了周恩来提出的议案,将(巴勒斯坦民族)的自决权问题列入议程。”
因为这件往事,阿拉伯人在心目中始终将周恩来与纳赛尔视为不结盟运动最重要的领导人,其意义超过尼赫鲁与铁托。
中东媒体上的图片:纳赛尔访问中国
实际上,阿拉伯世界一直相信,中国当年曾经可能直接派军队帮助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作战,也曾经考虑直接给巴勒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去年10月,哈马斯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之后,巴以问题再度成为热点,到了该月30日,黎巴嫩《白昼报》发表了沙莱克·阿里的文章《中国与巴勒斯坦》,比较准确地介绍了新中国与巴勒斯坦的关系。文章一开篇即指出:
“(中国)一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推动全面、公正和持久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不过文中有如此的讲述,反映了多年来阿拉伯人的典型想法:
“但她(中国)在处理(巴勒斯坦领导人)舒克里的物质支持请求时更加谨慎。那是因为,中国总理周恩来考虑到巴解组织没有一个可以接收和培训中国装备的特定地点;他也照顾到阿拉伯各国政府对此类支援难以接受。尽管如此,周恩来仍然在中国支持从巴勒斯坦到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解放运动的问题上发挥了作用。”
该段话语体现了目前很典型的“阿殇”心态,认为都是因为阿拉伯方面的原因,周恩来与新中国才没有给巴勒斯坦提供军事方面的直接帮助。
实际上,早在2017年1月22日,半岛电视台的阿语官网就发表了《周恩来——选择站在阿拉伯与巴勒斯坦一边的中国领导人》。文前配有周总理的彩色肖像照,惊人的是,图下配文为:“周恩来支持世界解放运动。”文章第一段则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对1949年中国革命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支持阿拉伯国家并与之建立关系方面同样作用突出,须知北京是第一个悬挂巴勒斯坦国旗的非阿拉伯首都。”
该文实际上是专篇介绍伟人生平,其中谈道:
“在外交政策层面,他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为中国外交的基础,后者在万隆会议上得到通过,随后成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之一……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自成特色的关系,并在不与大国断绝联系的情况下,支持了解放运动。
周恩来还在中国支持从巴勒斯坦到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解放运动问题上发挥了作用,北京是第一个悬挂巴勒斯坦国旗的非阿拉伯首都,开设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办事处,并向巴勒斯坦游击队敞开军事援助的大门,向他们提供弹药和装备。
尽管中国不需要,但他还是购买了五万吨埃及棉花,而这为与开罗建立外交关系铺平了道路,为他前往亚洲和非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之后他将对埃及进行著名的访问。”
该文截图
坦白说,在半岛网页上读到如此的文字,我很吃惊。果然天下人心都是清明的啊!周总理及其所代表的新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友情,那里的人们丝毫没有忘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731部队再添新罪证
2024-05-04 10:51 日本战犯笔供 -
我国再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3-11-04 19:11 申遗竞赛 -
河北滦平发现戚继光督建长城石碑,内容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为什么梁启超不看好的社会主义,最后拯救了中国?
2023-03-20 08:04 -
甲午战争沉舰发现大口径炮弹,辟谣“炮弹掺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爱去希腊搞发掘?
2023-02-23 08:46 -
中国历史上的“叶文洁”,比小说要让人头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两次破防,勤恳务实的嘉庆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岁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这套“传统手艺”,让人想到鲁迅的一句话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相关推荐 -
“他想快意恩仇,实现帝国梦?返祖罢了” 评论 9“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评论 137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评论 313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评论 128“你被炒了!”首批名单出炉… 评论 195最新闻 Hot
-
“我们不投资,钱就会流向中国”
-
发币赚了几十亿美元?特朗普笑了笑...
-
“泰国总理将亲自来华作保证”
-
圣公会主教呼吁特朗普手下留情,共和党议员:把她驱逐出境
-
特朗普“随口一提”,韩国紧张了
-
“骄傲男孩”前首领出狱,呼吁特朗普“报复”
-
“过度关注多元化”,美国首位女性军种司令被特朗普解职
-
“当初你说要2000亿美元搞AI,现在我带来5000亿”
-
印度想让特朗普“息怒”:人我们接走,高抬贵手吧
-
鲁比奥刚换“新马甲”,就冲中国来
-
特朗普:马斯克愿买TikTok,我就支持
-
14次提及中国,“她想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
特朗普又“退群”,为中国创造机会?
-
特朗普扬言:考虑2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特朗普罕见批普京
-
特朗普:你是金砖国家,该100%征税 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