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精酿:中国航天员为什么都是军人,而不是博士、科学家?
关键字: 航天员中国航天员美国航天员苏联宇航员载人航天杨利伟选择军人其实是世界各国早期航天员/宇航员的共同选拔思路,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都会转型。那就为大家系统谈一谈各国宇航员选拔思路好了。
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少将宣布了我国将启动第三批航天员选拔过裎。这次宣布的选拔标准比起之前发生了很大变化,让神秘的航天员职业不再距离普通人极其遥远。
1. 中国前两批航天员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两批航天员。
第一批航天员共计14人,均为男性,分别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陈全、潘占春、邓清明、赵传东、吴杰和李庆龙,其中前8位进入过太空。这些人基本都是从中国空军最拔尖的特级、一级飞行员和试飞员中选拔,资历很深,成为航天员之前便已居校级军职。
吴杰(图中左一)和李庆龙(图中右二)更是中国最早的两位航天员,曾经在俄罗斯加加林太空训练中心长期训练.也是本批14人的训练员。受训期间,吴杰获得了联盟飞船指令长荣誉,这是整个加加林太空训练中心唯一一次将这个称号授予非俄罗斯人.而李庆龙则是杨利伟的训练老师。来源:https://chinaspacereport.com/programmes/astronaut-selection-training/
第二批航天员共计7人,有两名女性,7人分别是陈冬、刘洋、王亚平、蔡旭哲、叶光富、汤鸿波和张陆,其中前3位进入过太空。这些人都是空军飞行员,但相比第一批航天员讲究资历,他们则以年龄取胜,入选时年纪普遍在30岁左右,要比第一批低了近10岁。
中国的两位美女航天员:王亚平(左)和刘洋(右)
而目前第三批航天员则更加放宽,甚至不要求飞行员或军人身份,杨利伟说:“不仅要从空军的飞行员中选拔出航天驾驶员,还要从航空航天相关技术的专业领域中选出工程技术人员担当航天飞行工程师”。这意味着工程师型航天员将会成为第三批的选拔目标之一。
这与我们在各种太空题材电影中看到的航天员组成越来越相近:要有飞船驾驶员、工程师、科字家、医生等多种职业。可以想象,在第四批乃至更多批次的航天员选拔中,普通科学家、教师、医疗工作者等都将进入遴选范围。
我国毕竟载人航天起步较晚,那么外国又是怎么一个航天员选拔过程呢?当然,你也懂的,载人航天也就中美俄三个国家在玩而已,这里的外国也仅指美国和俄罗斯了。
2. 苏联/俄罗斯宇航员
苏联早期的宇航员都是来自空军的年轻飞行员,其中也选拔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年轻的宇航员戈尔曼·季托夫,他是第二个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仅次于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时还不到26周岁(1961年8月),而加加林也就27岁。当时苏联整个一个批次的宇航员基本都是26-28岁的年龄段(出生在1935年左右)。
季托夫(左)、赫鲁晓夫(中)和加加林(右)
冷战初期苏联在航天方面处于领先定位,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金星探侧器等都由苏联完成。由于前无古人,人类对太空是绝对的无知。但苏联的政治压力给航天各种创造第一的要求。因此这些年轻宇航员上天基本就是靠年轻身体健康为最大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大的冒险。
在随后的宇航员选拔过程中.苏联也逐渐放低了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不再严格限定必须顶级飞行员,但在冷战期间坚持必须是现役军人的要求,这和我国目前的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的要求是一样的。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招募非军籍的宇航员,例如航天工程师和生物学家等。苏联和俄罗斯共计培养了117名宇航员,如果计算在轨天数的话,苏联和俄罗斯宇航员在这个榜单上基本上是统治地位,占据了前10名里的8席。
- 原标题:中国航天员为什么都是军人,而不是博士、科学家等科研人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卢拉访华前,数百名巴西农企代表已“涌入北京” 评论 53中央财办副主任:有把握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评论 33“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评论 137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评论 802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评论 184最新闻 Hot
-
“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
“全球银行业动荡,中国成为避风港”
-
台当局“驻洪都拉斯代表”今晨返台,“神情沉重”
-
玻利维亚总统:拒绝美国插手,将寻求“锂主权”
-
“相比之下,美国崩溃的概率更大…”
-
“拜登相信,他们都打不过特朗普”
-
他也称将访华:欢迎中国方案
-
拜登会见特鲁多口误“感谢中国”,随后找补:你们知道我在想中国
-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
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
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
欧洲领导人正争相访华,“我们不能失去中国”
-
“今早,解放军军舰回呛台舰喊话”
-
耶伦声称:中俄想替换掉美元,但有难度
-
瑞信瑞银被曝遭美司法部调查:涉嫌帮俄寡头逃避制裁
-
穆迪警告:银行危机仍有外溢风险,美政府可能无法遏制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