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健委官员:未来生育大方向,群众获更多自由权利
关键字: 插队怀孕插队怀孕被辞退据《中国青年报》10月25日报道,《检察日报》消息,某大型集团公司创办的幼儿园,为了破解女职工扎堆生育的困局,对申请生育二胎的女职工进行综合考评打分,并根据得分的高低排队,确定怀孕顺序,违反规定者按自动辞职处理。一名女职工“插队”怀孕,被单位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为此,这名女职工要求单位支付两倍工资差额并对其进行赔偿。最终,法院支持了这位女职工的维权诉求。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不久,诸如“排队怀孕”“孕前申请”之类的新闻就时不时出现。不过,像这家幼儿园这般,对申请生育二胎的女职工进行综合考评打分,根据得分高低排队来确定怀孕顺序,同时还将规定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把一项违法的事情做得如此“精细”而又正式,并不多见,也足够让人诧异。
该做法的违法性质已无需赘言,法院的认定结果就是最好的说明。有人从中看到了“全面二孩”政策在落实层面的困难,也不乏有人同情企业,认为企业这么做实属无奈。的确,面对大量女职工可能集中生育的情形,企业也有难处,这可以理解。但是,理解并不代表合理。当生育“资格”要通过被打分、排队来获得,并且违者被开除,这样的荒谬现象,首先应该让人想到的是,生育依然被当成一种可随意“计划”的行为,而非权利。
此类新闻容易让人陷入两难困境。一端,用人单位对职工生育添加限制条件的做法属于违法,已少有争议;而在另一边,用人单位的难处也似乎应该被体谅。只是,如果默许用人单位的做法,很可能对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各方无动力去竭尽所能保障社会的生育权利,到头来可能进一步损害生育权利,出现更多的“排队怀孕”现象。换言之,只有真正让全社会都意识到,生育是一项不容讨价还价的权利,生育配套措施的安排才可能获得更多的重视。这里面的逻辑不应该混淆。
当然,承认生育权利不应该被随意限制,并不是说完全无视企业的难处。当前,一些地方发出了鼓励生育的明确信号,并且要求出台具体的措施,如延长产假和陪护假,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可惜,对于由此提升的企业成本该如何合理消化,却少有顾及。如这起事件中的幼儿园,几乎全是女员工,员工若集中生育确实会给幼儿园的正常运转带来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建立配套的缓冲措施,而不应该只想着让员工以排队怀孕的方式来应对,公共部门也有责任辅以相应的税收或财政支持,抑或是用配套的用人资源补给,来缓解对企业的影响。
在生育政策逐步开放已成大势所趋,鼓励生育已具备共识的今天,生育成本的社会分担机制不该再缺席。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生育行为的认知都停留在家庭伦理的范畴,而未将之上升到社会层面。其实,生育行为具有高度的外部性,这不仅表现为可能构成员工和企业的博弈,更表现为,生育归根结底是社会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无论是鼓励生育,还是开放生育政策,都应该在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之间确立新的生育成本分担机制,如此才能真正减少有形无形的生育顾虑和阻力。
据媒体报道,在近日一场关于全球生育状况的报告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副司长魏云鹏表示:“未来生育政策的大方向,简单地说,就是群众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权利。” 这符合当前中国的人口发展现状,也是对于生育自由和权利的进一步确认。“插队怀孕”被辞退的荒唐现象,提醒人们开放生育政策,配套权利保障措施也得适时跟进,方能让权利兑现不打折扣。
(记者 朱昌俊)
- 原标题:“插队怀孕”被辞退 生育权利配套保障别再拖后腿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10-25 13:11:50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7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案件
2018-10-25 09:41 食品安全 -
家长:到底有没有“chuā”这个字?
2018-10-25 09:00 趣读 -
人民网评自媒体乱象:让“没底线”谣言无法蛊惑人心
2018-10-25 08:39 网络战线 -
家长班级群询问成绩 老师竟说…
2018-10-25 07:55 中西教育 -
-
“新中国第一张晨报”将停刊
2018-10-25 07:42 再见纸媒 -
司机碾压吸毒坠楼男子担责70%?法院:是31.5%
2018-10-25 07:42 -
离婚14年怨气没消 女子在前夫再婚时送花圈被殴
2018-10-25 07:39 婚姻故事 -
把女生带到墓园的滴滴司机道歉了
2018-10-25 07:38 -
初中生持刀砍同学!警察说抓不了,学校说开不了,家长说管不了
2018-10-25 07:34 -
今天这个节日,@人民日报 盖章了!
2018-10-24 22:25 趣读 -
石家庄枪击案致1死1伤:系房产纠纷,嫌犯在逃
2018-10-24 21:42 -
法院回应“吸毒男坠楼遭碾车主担主责”:司机担责31.5%
2018-10-24 21:26 依法治国 -
周强: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11万例
2018-10-24 19:52 依法治国 -
关闭多年网瘾中心现小孩哭叫?官方: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
2018-10-24 19:13 -
17岁少年发现游戏漏洞 变身黑客盗中间商12万
2018-10-24 18:25 打击网络诈骗 -
青年长江学者120篇论文“凭空消失” 南大介入
2018-10-24 17:39 观察者头条 -
帮个“小忙”泄露报警人信息 苏州一辅警被判刑一年
2018-10-24 17:35 依法治国 -
如何应对?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或达25%
2018-10-24 16:36 -
网红高速上直播徒步,拍着拍着…
2018-10-24 16:26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评论 473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184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15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评论 154停火协议最后一天,王毅:决不能让战火重燃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
“我们不能让下一代美国学生不了解中国,不学汉语”
-
这国要改国旗:中间图案像向日葵,代表“善变和奴性”
-
他俩跑卡塔尔会面,谈停火和人质释放
-
泽连斯基被美媒评为“年度梦想家”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
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
谋杀未遂?乌称情报总局局长夫人遭投毒,正接受治疗
-
驻日美军一鱼鹰旋翼机坠海 机上载有8人
-
没见到拜登,他跟沙利文谈了1个小时
-
拉夫罗夫决定参会,这三国联手抵制
-
“巴以冲突令美国年轻人政治觉醒,代际鸿沟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