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建墙将国家推入“紧急状态”,特朗普算准了没人能管他
如果任何法院能审核一下这是否是个国家紧急情况,特朗普都会有大麻烦了。问题是国会已经赋予了总统太多的权利,以致总统几乎可以不受限地肆意宣布紧急状态。[全文]
-
为什么下一次特金会最有可能在越南河内
在半岛火与怒最盛的时刻,先弃核后补偿的“利比亚模式”被反复提及,但因卡扎菲惨死的结局显得美国口腹蜜剑,这一提法最终不了了之。而美国近半年来抛出的“越南模式”也为河内成为特金会举办地带来诸多象征和想象。[全文]
-
气候大会放在“煤都”,雾霾大国能“洗白”吗
煤炭行业的改革的确正在进行中,但相对缓慢,仍有大量人员依赖煤炭行业。而这些矿工及其家人构成庞大的选民阵营,即便政客想关闭煤矿,也不想冒着失去这部分群体选票的风险。因此在过去三十年间,每届政府对关闭煤矿都犹疑不决,担心可能导致的社会震荡。[全文]
-
俄罗斯为什么没防住非洲猪瘟?
在应对非洲猪瘟问题时,几乎所有政府规定都为个体农户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相对委婉地指向集中管理,甚至是国有化。问题在于,还没有人知道苏联模式是否真能在俄罗斯土地上再一次奏效,而过去十一年的种种尝试已导向了今天俄境内疫情近乎失控的现实。[全文]
-
日本邪教往事:论影响,“奥姆真理教”的麻原只是小角色
在中国人看来,日本的大量“新兴宗教”都有“邪教”之嫌,但由于日本宗教政策非常宽松、加之大量宗教与现实政治捆绑在一起,很少有人敢于直接以“邪教”来批评任何一个宗教(哪怕是奥姆真理教),这也不禁让人担心。[全文]
-
中国对外援助快赶超美国?这家美国智库算错了吧
我曾问研究中美对非援助对比的尼日利亚博士Michael Ehizuelen,两个大国的援助有什么不一样,他感觉“美国的援助看不见,中国的援助看得见”。美国ODA的投入多在医疗卫生、妇女权益、儿童教育等领域,倾向借此传播理念价值,而中国的援助与经济合作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生产、大学奖学金等传统捐助者已不再重视的领域。[全文]
-
欧洲的保守主义者们,可能连对手是谁都没搞清
《巴黎宣言》是对弥漫欧洲的民粹主义反叛的知识总结,试图把没有形状的怒火和反叛赋予形状,自变动不息的怒火中锻造出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有长久影响的组织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民粹反动主义并非如大欧洲或激进进步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是反动派绝望地临死挣扎,反而可能预示着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板块的深刻变动。[全文]
-
大清早亡了,外媒记者对中国助理还是“殖民”心态?
“中秘的话语权小、认可度低、责任却重大”。在一家国际通讯社供职了十年的记者伊女士这样总结中秘的特质。薪酬不对等、上升空间小、没有成就感、政治风险高,这些都成为了中秘们最常见的考虑,也常常导致外媒记者与中秘之间紧张的工作关系。[全文]
-
《乱世佳人》不是第一次被批种族主义,但什么也没有改变
在这部电影中,奴隶制的残忍几乎只字未提,三K党虽被隐去名字,可还是英雄。谁都不想在电影里被代表,更何况代表黑人的是怯懦、狡狯、愚忠、迟钝。黑人的丑态被这样播放了三十四年,确实不公平。可是《乱世佳人》的成功,也并非是建立在丑化黑人之上的。[全文]
-
731恶魔为何没有得到严惩
东京审判中没有涉及任何关于细菌战的内容,也没有提及731部队以及另一支负责细菌战的100部队的存在。苏联方面的历史材料认为,是因为最终被美军俘获的731部队首脑石井四郎用日军活人实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与美军方面做了交换,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司法豁免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