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泽平:2021年怎么干?四季度政治局会议传递重大信号
文:任泽平 方思元 梁颖 黄斯佳
在五中全会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夕,12月11日召开四季度政治局会议,总结今年,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传递重大信号。
1、经济运行恢复常态,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730政治局会议称,“经济稳步恢复,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
五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
四季度政治局会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要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
我们此前提出,中国在控制疫情和恢复生产方面走在全球前面,展现了巨大的体制优势和经济韧性。1-3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4.9%,我们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在5.5%左右,基本恢复到经济潜在增长率水平(2019年GDP增速6.1%,作者在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反观欧美疫情持续失控,蔓延时间长,经济大幅负增长,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结构看,中国生产10月工业生产增长6.9%,已经恢复到去年正常水平,主要受益于疫情有效控制和对内外需恢复;三驾马车中,10、11月(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11.4%、21.1%,贸易顺差584.4、754.2亿美元,大幅超过2019年出口0.5%的增长水平,主要受益于防疫物资出口、居家办公宅经济出口和对欧美亚等生产替代效应;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12.2%,远超去年水平,主要受益于“两新一重”和房地产投资。
同时,需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展望2021年,就业、收入和消费低迷,小微企业仍然十分困难,金融风险频发,投资面临回落压力,出口高增难持续。因此,慎勿对经济形势盲目乐观,慎谈货币政策收紧。
我们在2019年下半年提出“拿掉猪以后都是通缩”“经济恢复基础并不牢固”;在2020年上半年提出“新基建”“中国经济复苏将领先全球”;在年底提出“经济持续复苏,但不宜盲目乐观”。
2、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4季度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0月26-29日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相较于“十三五”时期明确的“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以及由此而来的2016-2020年GDP年均增速至少6.5%,五中全会没有对未来五年设置具体目标,只说今年把目标完成,然后到二〇三五年“再迈上新的大台阶”。表明中央淡化GDP的意思很明显,不会再像2009、2012、2015年那样进行强刺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将是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
刘副总理在“十四五”规划辅导读本撰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从六方面全面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决策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深度融入全球经济。
我们认为,“双循环”的核心是对内扩大内需、对外提升产业链安全,关键是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开生育。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公共政策领域的三大建言和呼吁,但进展不同,新基建已经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城市群逐渐走向社会共识但尚未完全落实到公共政策,而全面放开生育则面临巨大的学术分歧和社会争议。
2010年我们参与研究提出“增速换挡”,2014年作者提出“新5%比旧8%好”“改革牛”,2015年提出“经济L型”。
3、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增强消费、投资新基建和调整收入分配是主要抓手
4季度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需求侧改革,“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法从“需求侧管理”升级到“需求侧改革”。
疫后关于扩大需求和需求侧管理的中央论述较多:327政治局会议明确定调要扩大内需。730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五中全会继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刘副总理在“十四五”规划辅导读本撰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出:“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拓展投资空间,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 原标题:2021年怎么干?4季度政治局会议传递重大信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虎牙斗鱼合并案被审查,虎牙回应:积极配合
2020-12-14 19:26 上市公司 -
农行被罚没198万:违规收取低保账户等年费和账户管理费
2020-12-14 18:51 -
市监总局:正在依法审查虎牙斗鱼合并等案件
2020-12-14 14:09 反垄断 -
反垄断局顶格处罚阿里、阅文、丰巢各50万元
2020-12-14 13:57 反垄断 -
黑名单施压,纳斯达克将移除四家中国公司
2020-12-14 11:04 大公司 -
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体验:线上支付首推“子钱包”
2020-12-13 14:49 -
证监会:生猪期货2021年1月8日挂牌交易
2020-12-12 08:26 -
脸书或遭拆分,曾拿中国做"挡箭牌"
2020-12-11 21:55 反垄断 -
-
流动性紧张,紫光集团境内外债券同日违约
2020-12-11 14:29 上市公司 -
普涨风口已过,物管企业IPO估值两极分化
2020-12-11 11:41 中国房市 -
“蛇吞象”酿债务危机,天齐锂业引澳洲战投救场
2020-12-09 17:30 上市公司 -
医用钴-60放射源实现国产化,伽玛刀装上“中国芯”
2020-12-08 14:25 医学 -
格力发布首款5G手机
2020-12-08 14:18 上市公司 -
另一美国法官下令阻止对TikTok禁令
2020-12-08 12:44 大公司 -
中芯国际“北上扩产”获国家大基金80亿力挺
2020-12-07 15:40 上市公司 -
深陷舆论风口,沃森生物改口不卖了
2020-12-07 09:19 股市 -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一心听号令 一切为打赢
2020-12-06 09:41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新加坡金管局公布数字银行牌照申请结果 蚂蚁集团入选
2020-12-05 11:57 大公司 -
自如进场:蛋壳业主和租客改签可减一个月房租
2020-12-04 21:33 中国房市
相关推荐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评论 108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评论 241参众两院两党对立严重,美国政府“关门”成定局? 评论 210“进校园”争议背后,预制菜被“妖魔化”了吗? 评论 758几十年来首次,以色列和沙特开启“里程碑”式访问 评论 107最新闻 Hot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
美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
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
他终于道歉,“总理之路走到头了”?
-
乌军方:瓦格纳集团成员已重返乌东前线作战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
俄外长:准备就乌克兰问题谈判,但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
印度外长:加拿大有很多有组织犯罪分子,攻击印度被纵容
-
都想减少“对华依赖”?谈判遇挫,澳部长对欧盟警告上了…
-
俄罗斯再制裁23名英国公民,包括英国防参谋长
-
“我不会坐在那里听美国人说教,不可能”
-
被乌方传死讯,俄黑海舰队司令现身
-
“进校园”争议背后,预制菜被“妖魔化”了吗?
-
法官裁定特朗普在财务报表上存在欺诈行为
-
韩媒担心:这样下去中国游客也不来了…
-
中方表达强烈不满后,他辩称:有“足够初步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