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近期新冠患者有所增加,专家:“二阳”占比仅一成多
最后更新: 2023-05-18 09:26:17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疫情周报,2023年第17周(4月24日-30日)以来,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新冠患者有所增加,市民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
1、门诊过程中,新冠患者是“一阳”多,还是“二阳”多?
李侗曾:流感季逐渐过去了,相对来说近两周新冠患者接诊人数确实要比之前多了。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一阳”,“二阳”占比约为一成多一点。
“一阳”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二阳”患者大多是20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这可能与他们社会活动较频繁有关。
2、“二阳”患者的症状要较“一阳”轻吗?
李侗曾:是的。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XBB系列毒株致病力上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变化不大。因此,“一阳”患者的表现与上一轮患者的症状没有区别。老年人、存在基础病的人群,依然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而“二阳”患者由于体内还存在抗体,有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即使感染症状也相对较轻。嗓子没那么疼、咳嗽没那么剧烈,病程也相对较短,“一阳”一般5到7天恢复,“二阳”一般3到5天就恢复了。
3、有些市民有了咽痛、咳嗽、低烧等症状,但抗原阴性,怎么回事?
李侗曾:上呼吸道症状80%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都可能造成流感样症状。抗原漏检的可能性不大,不排除其他病毒感染的可能。
比如,近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儿童也有所增加,患儿感染后也会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大多数感染的儿童症状会在1到2周内自行消失,门诊治疗一般也以对症治疗为主。部分两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炎、肺炎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4、现阶段,我们该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呢?
李侗曾: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有所上升,主要以上一轮没“阳过”的人为主。首先要提醒这部分人群,重点做好防护。
“二阳”人群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参加社会活动较多,提醒他们在空气流通不好的场所、周围有发热咳嗽症状的人等场景下,还是要通过戴口罩、勤洗手来保护自己。
对于重点人群、脆弱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要加强防护。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或有严重基础病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避免去人多聚集场所,在封闭环境戴好口罩。
高考季、毕业季将至,在校师生也要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防护,以免影响学业、考试。如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尽快恢复健康的同时,也避免造成人群传播。
标签 新冠疫情- 原标题:北京近期新冠患者有所增加,专家:“二阳”占比仅一成多
- 责任编辑: 贾明冬 
-
新部门揭牌,银保监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23-05-18 09:24 -
吉林原副省长金育辉有新职务,曾因长生疫苗案被免职
2023-05-18 08:59 -
货车两年被罚27.5万元?河南内黄县通报
2023-05-18 08:56 -
48岁交警被拖行700余米牺牲
2023-05-18 08:08 -
中国—中亚峰会今起举行,“政治互信水平前所未有”
2023-05-18 07:52 中国外交 -
陈吉宁龚正用一整天时间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召开现场推进会明确这些重点
2023-05-17 22:41 上海观察 -
“二阳”是否增多?疫情形势会发生变化吗?专家回应
2023-05-17 22:28 -
退役军人事务部:冒犯人民子弟兵,群众不答应!
2023-05-17 22:27 -
大连警方通报:发布涉军人不当言论,行拘!
2023-05-17 21:45 -
南京:新冠特效药价格看齐感冒药,个人先行自付最低仅需30多元
2023-05-17 21:32 -
演员李某某在演出中出现侮辱人民军队情节,警方立案调查
2023-05-17 20:36 -
近于全面破纪!杨业峰被“双开”
2023-05-17 20:13 廉政风暴 -
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及苏南硕放机场在苏州新设城市航站楼
2023-05-17 19:11 -
习近平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2023-05-17 18:43 -
套圈、跳房子、填词……这个活动上老人在游戏中学习数字技能
2023-05-17 18:24 上海观察 -
数字赋能,AI助力!宝山区这场人工智能机器人搭建与编程活动助力青少年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2023-05-17 17:27 上海观察 -
习近平即将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会谈
2023-05-17 17:06 -
重大利好!东北翻身迎来新机遇?
2023-05-17 17:01 观察者头条 -
上海:对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不低于10万元奖励
2023-05-17 16:17 上海观察 -
江西今年起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此前已过渡三年
2023-05-17 16:11 高考
相关推荐 -
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229欧盟贸易专员将访华,“预计讨论电车反补贴调查问题” 评论 105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86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8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