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了应该如何应对?专家回应
最后更新: 2023-05-08 16:04:02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5月8日召开发布会。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负责同志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近期有不少群众反映自己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请问,如果的确二次感染了,或者是有感染新冠的相应症状,例如咽喉疼痛等,公众应该如何应对?谢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首先,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还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对症处理,同时仍然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者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第二方面,我们要高度关注高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的、有基础病的人群,避免感染或者减少感染的风险。因为无论是变异株还是二次感染,都会使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面临着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所以我们强调,对老年人、有基础病的,要关口前移、早期干预。措施包括:(1)建议在社区层面上发挥社区医生或者全科医生的力量,以及信息化系统、人工智能多种途径,建立所辖区域的老年人、高风险人群的台账。(2)一旦这些高风险人群患病以后,要及时跟踪监测,早期抗病毒治疗。(3)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以后加强监测,如果出现低氧等情况,要及时氧疗,无论在社区层面上还是医院层面上,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置。(4)目前医疗机构重症的救治能力较充分,所以一旦有重症病人,及时住院或ICU治疗。
刚才提到咽喉痛,其实原因很多,新冠可以,流感也可以,很多细菌感染也可以,所以要区别对待,如果是新冠,就按新冠,如果细菌感染,必要时可用抗生素。谢谢!
标签 抗疫进行时- 原标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
- 责任编辑: 王濛 
-
国家疾控局:预计“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
2023-05-08 15:56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2023-05-08 15:41 抗疫进行时 -
跑腿小哥代购精神药品被判刑,法院发出司法建议
2023-05-08 14:08 依法治国 -
黑人外教骚扰师生,学校称文化差异?校方回应
2023-05-08 14:06 -
12306回应了
2023-05-08 13:43 -
柯文哲登记参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
2023-05-08 13:24 台湾 -
当街捅杀女子案将开庭:嫌犯还预谋电杀另三名前同事
2023-05-08 13:24 -
平遥数百亩耕地成粉煤灰填埋场:多次叫停,屡禁不止
2023-05-08 13:05 -
男保安向女业主发送淫秽视频,称“有教育意义”
2023-05-08 11:38 -
高铁上制止熊孩子后被掌掴,当事人:坚决不和解
2023-05-08 11:36 -
淄博一季度GDP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4.7%
2023-05-08 11:09 -
破坏营商环境,辽宁省委巡视组原组长被双开
2023-05-08 10:19 -
郑州一医院开出2.3万元中药处方,区市监局:有异议可投诉
2023-05-08 10:14 -
这两项出入境政策何时恢复到疫情前?官方答复
2023-05-08 10:10 -
“85后”国企会计贪污900万赌博,被判十年
2023-05-08 09:35 -
干部落水失联后,亲属发声
2023-05-08 09:33 -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将访华
2023-05-08 09:21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将主持中国—中亚峰会
2023-05-08 09:08 中国外交 -
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2023-05-08 08:56 航空航天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丨发挥龙头辐射作用 浦东引领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
2023-05-08 08:47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相关推荐 -
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229欧盟贸易专员将访华,“预计讨论电车反补贴调查问题” 评论 105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86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8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