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总书记这样阐释科学家精神
最后更新: 2020-09-13 15:54:17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做了深入阐释。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9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科学家精神做过许多精辟论述,一起来看!
爱国精神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要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图为2020年3月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上领誓。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创新精神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2013年7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求实精神
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2020年3月2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黄大年在为吉林大学的学生们授课(2011年4月10日摄)。新华社发
奉献精神
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5月,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
长期以来,广大院士胸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发扬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秉持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防建设和优化国家决策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协同精神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统一领导、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拿出更多成果,不辜负党中央重托,不辜负人民期盼。
——2020年3月2日,在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座谈时的讲话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右一)在解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育人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科技创新,贵在接力。希望广大院士发挥好科技领军作用,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特别是广大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希望广大院士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 原标题:“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总书记这样阐释科学家精神
- 责任编辑: 黄涛 
-
“从0到1”,习近平反复强调提升这种能力
2020-09-13 15:4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乱港分子涉偷渡被捕,“家属”开记者会要内地放人
2020-09-13 15:14 香港 -
加快科技创新,习近平这些话振聋发聩!
2020-09-13 12:3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
2020-09-13 12:3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习近平这样部署科技创新
2020-09-13 12: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香港普检计划明天结束,目前采样人数占22.2%
2020-09-13 11:24 香港 -
网传安徽一杀人犯12年刑期没蹲过一天牢,官方全面调查
2020-09-13 11:15 依法治国 -
中国首部动物致伤诊治规范教你如何安全“吸猫”
2020-09-13 10:03 观察动物 -
牛津大学将恢复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曾引发志愿者剧烈不适
2020-09-13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深圳地铁一施工现场龙门吊倒塌,致2人死亡、6人受伤
2020-09-13 09:03 -
增强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0-09-13 08:52 -
增强创新活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0-09-13 08:48 -
想要实质民主,不能只靠西方发明的民调问卷
2020-09-13 08:47 这就是中国 -
科技创新究竟怎么“创” 习近平指明方向
2020-09-13 08:46 -
中国导演赵婷《无依之地》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2020-09-13 08:36 中国电影 -
武大中南医院:网传“继续吹哨人、彭志勇医生”严重失实
2020-09-13 08: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10例确诊,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020-09-13 07: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云南瑞丽一小区发现疑似病例,官方通告实施隔离
2020-09-13 07: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蚂蚁集团否认曾与李开复合作提供人脸数据,李开复致歉
2020-09-12 21:42 -
中国造“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2020-09-12 20:34 核电
相关推荐 -
北约时隔12年公布新战略,首次声称中国构成挑战 评论 64习近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评论 23史无前例!G7公报提到中国14次 评论 629最后一刻,土耳其同意芬兰瑞典加入北约 评论 579“50人闷死惨剧”背后:美国党争与千疮百孔的美墨边境 评论 130最新闻 Hot
-
朔尔茨拿定主意:G20就算有普京在,我们也会参加
-
英媒:若天然气危机加剧,英国可能切断对欧盟输气管道
-
习近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CGTN主持人回怼《经济学人》:人写不出这种话
-
北约挑拨:不把中国当对手,担心中俄走近
-
苹果自研5G基带被曝失败,iPhone或将继续采用高通芯片
-
英媒:G7想对俄油限价,找了中印
-
岚图首次起火,云母电池起作用了?
-
北约峰会开幕,俄罗斯直接警告
-
又跳票?澳新防长:核潜艇2030年“无法就绪”
-
史无前例!G7公报提到中国14次
-
美以支持俄军方为由“拉黑”5家中企,我使馆驳斥
-
因支持“侮辱先知”的女发言人,印度一裁缝被当街斩首
-
埃尔多安:土耳其得到了它想要的
-
“那天特朗普想去国会山,还和特工抢方向盘”
-
得州移民惨案升至51死:身上洒满牛排调料,掩盖恶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