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曙光副总裁聂华:E级超算要来了,E级应用还远吗
关键字: 超算E级超算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曙光日前,中科曙光在其举办的“2016曙光技术创新大会”上宣布,正式启动由其牵头的E级高性能计算机(简称“E级超算”)原型系统研制项目。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透露,按照预期目标,在该预研项目结题时,中科曙光将研制出能效比10GFlops/W以上、保证可扩展至10万节点、PUE低至一定水平的E级超级计算机的原型系统。
那么,E级高性能计算机相对于“神威太湖之光”强在哪里?是否会采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究竟何时能建成呢,带着这些疑问,观察者网专访曙光副总裁聂华为网友们答疑解惑。
观察者网:E级超算原型系统和最后的E级超算差别在哪里?
聂华:简单地说,原型系统在速度、规模等方面和最终的E级超算存在差距。研制原型系统的目的,是对一些关键技术难点进行测试和改进,为最后建造全部的系统扫清障碍,避免出现大的技术错误和难题。在攻坚E级超算课题的路径上,曙光的计划是:
·完成E级原型机系统;
·验证E级机研制的关键技术和路线图;
·形成E级机的完整方案;
·为国产E级超算的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观察者网:E级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神威太湖之光”快多少?
聂华: E级超算是指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的超级计算机。刚刚荣膺TOP500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运算速度达到93PFlops,接近每秒十亿亿次,峰值速度则突破了十亿亿次,那么E级超级计算机,则要求运算速度在此基础上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即10倍以上。考虑到当前超算已经发展达到的水平,未来或将面临一定技术瓶颈,因而实现这一跃升并不简单。
观察者网:“神威太湖之光”把最快计算机的持续计算速度刷新到93PFlops,有舆论说超算已经性能过剩了,这种说法对么?
聂华:判断超算性能是否“过剩”,需要辩证地分析。
从绝对意义上讲,人类追求速度是永无止境的。这就像人类文明的发展,相对于广袤的未知空间,人类的智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不断深入地认识世界,人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在探求前沿领域、解决复杂问题方面,我们永远需要更加强大的计算工具,也就是超级计算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从来不存在速度和性能过剩的问题。
与此同时,出现这种声音,也提示我们在操作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在应用领域,我们的应用和课题设计没有和硬件发展取得同步,稍显滞后。对于我国,在超算应用层面方兴未艾,与历经几十年发展积累的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而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硬件发展速度飞快,所以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凸显。
有了这样的认识,未来我们全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应用开发,让领先世界的中国超算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
需要强调的是,曙光作为一家企业,完全遵循市场化运作,靠市场生存。因而推动超算市场化、商业化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根本,因此应用更是曙光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曙光着力发展超算的应用,推动超算在市场中的应用,尤其是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观察者网:发展E级超级计算机的意义何在?
聂华:用技术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超级计算机从诞生之日到今天,其所发挥的重要所用不断突现。也就是说,随着超算性能的不断飞跃,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科技等不断发展,我们不断欣喜地发现,超级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从最初局限于前沿科技到今天渗透进你我的生活。随着神威·太湖之光将人类超算速度刷新到接近100P,下一步实现E级超算,也就是1000P,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战略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早日实现E级超算,也标志着人类技术水平一个里程碑意义的跨越。作为地球村重要成员的中国,有能力、有义务、也有抱负,来率先实现这一目标。
以国家战略的眼光来审视,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体现。发展E级超算,争取率先摘得这个王冠上的璀璨明珠,不但能够激励我国超算事业更快发展,还能带动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领域更快发展。与此同时,事关国家荣誉,它也将进一步提升全国人民对国家的信心,增强国人自信,推动国家进步。
曙光作为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领导厂商,不断致力于推动应用市场化。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超级计算机打开了一片新的市场,很多E级应用都需要用E级超算来解决,在这方面,曙光已经在地球模拟、地球观测、环境预测三个领域,做了有益尝试。
案例方面,我们有两个潜在的E级应用:
一个是曙光与中科院电子所合作,联合投资成立了航天星图。航天星图是立志于做全球领先的空天数据系统和服务,专门处理卫星数据,种类多样的卫星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大,一颗大的卫星一天的数据量就是上百个T,这些数据如何处理,从而为宏观决策、国计民生能发挥作用?这就是合资公司航天星图展开的E级应用开发。
另外,曙光与中科院大气所成立了中科三清,针对日益引起关注的雾霾问题,建立一套面向生态大数据平台的科技治霾的E级应用,包括雾霾成因更加精准地分析,以及为治霾提供决策支持。我们希望中科三清通过曙光的超级计算机跟环境数据的结合,能够打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模式、数据、超级计算机成为科技治霾的完整方案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孙武
-
搅混水?美参联会主席称“伊朗能数月内造出核武” 评论 88欧洲领导人正争相访华,“我们不能失去中国” 评论 246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评论 420沙伊同意复交后,又一大突破将至? 评论 247女子点链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杀害,APP经营者也被判刑 评论 283最新闻 Hot
-
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
欧洲领导人正争相访华,“我们不能失去中国”
-
“今早,解放军军舰回呛台舰喊话”
-
耶伦声称:中俄想替换掉美元,但有难度
-
瑞信瑞银被曝遭美司法部调查:涉嫌帮俄寡头逃避制裁
-
穆迪警告:银行危机仍有外溢风险,美政府可能无法遏制动荡
-
香港5车连环相撞,至少75人受伤
-
一周内第四次,耶伦再改口
-
沙伊同意复交后,又一大突破将至?
-
海底捞回应“孕妇可以插队”,合理吗?
-
去泰国男模餐厅会被“噶腰子”?当地华人:有“噶脑子”的…
-
与华为有“秘密协议”规避制裁?德国电信强烈驳斥
-
扎哈罗娃警告德国
-
女子点链接泄露位置被前男友杀害,APP经营者也被判刑
-
印度“对等报复”英国
-
会晤拜登前,特鲁多声称对华政策要“三管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