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印度希望缓和印中关系,但提了一个条件
【导读】 新年伊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正式生效。烈士肖思远生前所在连队收到了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升过的国旗。面向这面特殊的国旗,喀喇昆仑山谷的解放军边防战士进行了庄严的宣誓,践行“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的承诺。
这一幕,却被印度反对党拿来大做文章,嘲讽莫迪,并要求其对中国“做出回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会对中印边境形势带来哪些影响?莫迪会被反对党的声音裹挟吗?围绕相关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观察者网: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对于中国和印度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
刘宗义:首先,这部法律内容很丰富,并不是针对印度制定的。它为我们今后的陆地国界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是我们国家陆地国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从前,针对陆地国界治理,各个沿边省份、自治区可能都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做法,而有了这部法律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统合,使得各条块明确分工,更为标准、高效地解决问题。
实际上据我所知,从1999年开始,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要进行陆地边界方面的立法。十八大之后,立法进程加快了。到了这两年,随着我们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国家移民管理体系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完成,这项立法也得以加快推进。
因此,这部法律的推出是经过长期酝酿、长期调研,然后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说是对现行改革成果的一个确认。
当然,在国土安全方面,我们确实面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当前面临在边境地区进行反蚕食、反渗透斗争的需要,也有打击三股势力的需要。
我们国家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有14个陆地邻国。在这些邻国中,有两个国家没有和我们正式划边界,也就是印度和不丹。现在,我们和不丹正在推进边界谈判,如果没有印度从中作梗的话,中国和不丹之间的这种陆地边界问题应该是能够比较顺利地解决。那么剩下的就是印度。
观察者网:新年伊始,中国和印度士兵就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上的10个地点互换糖果、表达新年问候,外界曾将此解读为一种积极信号。但没过多久,印度反对党就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大做文章。您怎么看这种炒作?
刘宗义:这种炒作是印度政党政治中的常见现象,现在印度国大党及其领袖拉胡尔·甘地是“为反对而反对”,至于这种反对有没有道理,有没有意义,他们不管。只要是可以争取选票的地方,他都要提出异见。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印度国大党在拉胡尔·甘地手中沦落到如此地步,也是一件让人惋惜的事情。
我们施行陆地国界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就是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部法律不光涉及安全方面的内容,还涉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资料图:拉胡尔·甘地 图自印媒
在过去,我们的对外开放集中在东部沿海,这对西部边疆地区的人才和劳动力形成了吸引效应,但人口的流失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现在我们倡导全方位对外开放,这也包括西部边疆的开放,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就体现了这种开放。所以,我们在边疆地区不仅要进行国防建设,而且要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优化这些地区的营商环境,改善边疆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当地老百姓能够留得下、住得稳、富得起,实现边防建设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而这种发展也包括跨境合作,比如和陆地邻国建立经济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生态保护区,当然也包括政治、安全方面的一些合作,我们在西藏和尼泊尔边境就有这样的合作机制。其实,我们也希望和印度能建立一种良性的合作机制。
印度现在比较关注的是我们在西藏、新疆,特别是与他们接壤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这种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是针对印度的,而是我们实现全民小康,强边固边、兴边富民的一个措施。
可印度方面对此非常不满,认为中国一侧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我们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们从2005年开始也在积极推动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了2017年洞朗对峙的时候,印度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已经非常强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随着印度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能力快速提升,印军能到达原来很多到不了的地区,所以他们就不断蚕食我们的领土,越过实控线,向我们中国一侧推进,寻找战略制高点。这是造成两国边界边界摩擦增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两国对实控线的具体位置在很多地方并不清楚,印度的高级将领就曾表态说,“如果中国方面越境50次的话,我们就会有100次。”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两国之间的这种摩擦可能仍会不时出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6000万例
2022-01-10 07: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哈总统解除国家安全委员会两名副主席职务
2022-01-10 06:56 -
乌边境重兵集结,哈萨克突发暴乱,美俄即将谈判
2022-01-09 22:11 乌克兰之殇 -
俄美会谈前抛“历史梗”, 布林肯被外国网民一通嘲讽
2022-01-09 21:43 俄罗斯与世界 -
哈萨克斯坦:国内各地区局势都已稳定
2022-01-09 21:34 -
澳大利亚总督戴维·赫尔利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2022-01-09 20: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有陌生人告诉我,去哈萨克斯坦抗议就能拿200多美元”
2022-01-09 18:06 -
“暴雪中抢购的美国人,饿死也不吃人造肉”
2022-01-09 17:01 美国一梦 -
这个阿富汗男婴找到了:美军没带走,回家路曲折
2022-01-09 16:57 阿富汗 -
哈萨克斯坦:5135人参与骚乱被捕,相当一部分为外国人
2022-01-09 16:46 -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有多重要?
2022-01-09 16:37 一带一路 -
岸田文雄撰文解释“新资本主义”:给工人涨工资
2022-01-09 16:19 日本 -
俄罗斯:这次,欧安组织不作声了
2022-01-09 15:06 -
巴基斯坦景区遭暴雪袭击,千车被困至少22人死亡
2022-01-09 14:13 巴铁 -
疑似“德尔塔克戎”株来了
2022-01-09 14: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纽约街头遇袭昏迷8个月后,61岁华裔男子不治身亡
2022-01-09 13:31 海外华人 -
谈判在即,美国官员首次透露计划对俄制裁细节
2022-01-09 11:00 乌克兰之殇 -
提名通过率仅41%,拜登创新低
2022-01-09 10:18 美国政治 -
这是英国的“黑暗里程碑”
2022-01-09 09:43 不列颠 -
我们都是从极端平均主义时期过来的,共同富裕不是要回去
2022-01-09 08:44
相关推荐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评论 65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评论 160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641“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64“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572最新闻 Hot
-
“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
波音CEO谈C919:三足鼎立也不是坏事,过度焦虑很愚蠢
-
华春莹讽刺对华“去风险化”:就像小溪偏要孤立长江黄河...
-
俄安全局:美国利用苹果手机监视多国驻俄外交官,包括中国
-
俄方辟谣:金砖峰会或改在中国举办的报道不实
-
“世纪审判迎来惊人结局!”,澳“兵王”输了
-
“美官员本想牵头美中共建一带一路,但错失一生最大政治良机”
-
北约秘书长:700名北约士兵进入科索沃,但……
-
“正考虑请中国主办”
-
河南小麦现在咋样了?央视记者邓州实地探访
-
说到中国登月计划,他又泼脏水:我们要抢先,以防被“抢水”
-
路透、彭博、华尔街日报记者禁止参会!他的主意?
-
印度5月日均进口俄油196万桶,沙特份额被“蚕食”
-
马克龙:西方得改主意了
-
美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票数倒挂被批“笑话”
-
布林肯:跟中方见不上,遗憾
-